陈星星?刘梦琪
【摘要】每种语言中都有表示数字的词语,这些数词被不同的文化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或正面,或负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数词的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选择中文与英语中与数字有关的习语表达进行探讨和对比,以反映社会文化和数字之间的关系,并力求对中国与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数词;英语习语;跨文化交际
【作者简介】陈星星,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刘梦琪,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大道至简,万物皆是数,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数字的组合体。数字,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在被赋予某种意义后,就不再那样冰冷和枯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数字有关的表达,如一帆风顺、三阳开泰、六六大顺等成语或俗语,本文将探讨数字在中英文表达中的含义。
让我们从“零”开始讨论。虽然英语中“零”通常为 “zero”,但不同场合下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排球比赛中,零分称为 “love score”。小数点前的“零”读作“naught”,而试卷上的零分用英语则是“duck”,这是否和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鸭蛋”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关于“一”的表达也“不一而足”,如“一石二鸟”,正好对应英语中的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数词可以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拿“一”来举例,在英语中序数词为 “first”,众所周知,在英式英语中, “first floor”指的是高出地面的第一层,即大部分人理解的“二楼”;美语中的 “first floor”则似乎更符合一般人的认知,就是与地面平齐的“一楼”。
“It takes two to tango”对应的是中文中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探戈舞当然只能两个人一起跳,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这个习语的中文翻译其实是从反面表达了相同的含義。“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对应中文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都是表示集体力量大的意思。虽然数字上不完全一致,但因为提到了中国的典故,因此两种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 “Two wrongs don't make a right”表示“负负并不得正”,或用来劝人“不要错上加错”。英语中还有一句俗语, “Two is company, but three is none.”常常用来形容婚姻关系,翻译成中文即“两人结伴,三人不欢”。但这句话也曾被以讽刺见长的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其作品《不可儿戏》中戏谑地改成 “In married life, three is company, and two is none”。当然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严格遵循语法规范, “none”指代人或物时,必须是有三者或三者以上同时存在,因此它的主要作用是讽刺。“second thoughts”表示“三思”;“second home”除了表示字面意义上的“第二个家”,也可以表示“别墅”,或“第二故乡”。
“in threes and fours”在英语中表达数量不多,对应中文中的 “三三两两”。婚姻中插足的第三者在英语中是用 “the third wheel”表示的。
“A horse stumbles that has four legs”,一匹马有四条腿,这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也是常识。这句话意为“马有失蹄”,因此这句话也可以引申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外,不论在哪种文化中,说脏话总是不太礼貌的行为,人们常常有所避讳,英语中也常常用 “four-letter words”来委婉地表示 “脏话”,这大概是因为 “shit”“damn”“heck” 等脏话都是由四个字母组成的。
体育比赛中,获胜的队伍常会击掌庆祝,在英语中,则用 “high five”或 “Give me five”来描述这一动作。可是周五在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负面的涵义。耶稣在周五受难,亚当和夏娃也在这一天被逐出伊甸园, “the fifth column”一般用来指通敌的内奸。
“六”在中国文化中似乎拥有非常吉祥的象征义,以至于年轻人流行用“666”作为对他人的夸奖。英语中与“六”有关的表达如 “six of one,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不相上下。汉语中之所以这样表示,大概是因为在旧制中,一斤并不像现在一样换算成“十两”,而是等于“十六两”,合二分之一克,因此半斤在过去就是八两。而在英语中, “一打就是12个”的概念现在已深入人心,所以才用6来表达。“sixth sense”表示“第六感、直觉”美国曾经有部电影就叫《第六感》,是一部灵异惊悚片。 “at sixes and sevens”对应中文里的“乱七八糟”。如 “The government is at sixes and sevens over the issue of social violence. (政府在处理社会暴力问题上显得乱七八糟)”,一般认为该习语源于掷色子,原为赌博行话。据说在中世纪时,色子面上的最高点数是7,如想求得13点,即一个色子6点,一个色子7点,这谈何容易,只有那些心烦意乱或处于思想混乱状态下的人才会下此赌注,一试输赢。该习语最初表示“漫不经心地下赌注”,后来转而表示“心绪烦乱”,最后才引申出“乱七八糟”“意见不一”等意思。乔叟在爱情长诗《特罗勒思和克丽西德》中使用过该习语。
众所周知,昙花花期很短,每年仅开放一次,从绽放到凋谢,也不过短短几个小时,“昙花一现”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用英语则是 “seven days' wonder”,有时也表达为“A wonder lasts but nine days”;现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24/7,看似简单,表达的意思却很丰富,用英语解释其实是“24 hours a day, seven days a week”。用中文解释,就是“全年无休”。
“八”在中文里谐音为“发”,容易让人联想到“发财”“发达”,有着吉祥的含义。在英语中却不是这样,桌球游戏中“8”号黑球是玩家最后击入袋中才能赢得比赛,如果打完8号球还有别的球没入袋,反倒输了比赛。因此“8”号球常常让玩家感到尴尬,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behind the eight-ball”用来表示“进退维谷”。
数字“九”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心情愉悅,如 “on cloud nine”,表示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如 “Jean is on cloud nine because she has got a kitten. (Jean因为有了一只小猫而非常高兴)”。又如 “He was on cloud nine when his girlfriend gave him a kiss.” (当他的女友给他一个吻时,他简直爽呆了),“nine cases out of ten”则表示“十之八九”,把握很大。这一成语在两种语言中都有对应的表达,且选词有相似之处。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一个新词诞生了,“996工作制”,即人们不再“朝九晚五”,而是朝九晚九,一周工作六天,通常无加班费的工作方式。在外刊中,曾经用如下表达描述这种制度:“the‘996work schedule”“Deadly‘996Overtime Culture”“the 996 approach”“the ‘996business policy”“the 996 working system”。除了 “996”,还出现了更“骇人”的 “007”,即“working around the clock”,从0点到0点,一周7天不休息。
“baker's dozen”可不是“12”,表示 “13”。据说,英国古代的商业,对于重量的计算十分严密,一旦发现斤两不足就必须重罚。面包师傅为了避免受罚,只要卖一打面包就会多送一个给顾客,以此用来弥补可能不足的重量,所以后来就用这个词表示“十三”了。
“twenty-twenty”表示“视力正常”。这是由英美人士测量视力的特殊方式决定的。“I've told you twenty times”是夸张的说法,意思是“我已经告诉你很多次了!”,有一种不耐烦的语气。如, “That policeman has warned her twenty times”,这是表示“那位警察已多次警告过她”。
“number”这个词本身也有一些固定的表达。如“Your days are numbered”,这是用来威胁人的表达,用中文表达是“你的死期已近”。
本文主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不难发现,看似简单的数字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文化中却有着不同的社会含义,不同的社会文化也带来了不同的数字禁忌。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会闹出很多表达上的笑话。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在不断丰富,数字表达也是如此,这些表达又反过来丰富了人类的文化。有些数字的表达,在英语和汉语中是一致的,有些又只是部分相似,也有所差异,当然也有些表达大相径庭。因此了解数字的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流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能给出更地道、更符合接受语习惯的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迎春. 英语成语中的数字[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04(2):8.
[2]余光中.都是你[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