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凌
“红庙子”是成都市中区一条长约200米、宽约10米的老街,它因为“炒股”而名声鹊起。舆论界认为,世界最大的股票“场外交易”市场非它莫属。1993年初的“红庙子”出现了中外罕见的股市奇观,正如当时财经记者写真的片段:
“那如潮水涌动的炒家‘串串们,竟是大摇大摆地捧着股票沿街叫卖;街的两旁,一边是挨个儿的茶摊,座无虚席,他们的面前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股票和股权证,只是没有写上明码实价,而是当面议价,如果您挤进人群,便不断地有人问您“要股票吗?要什么票?”……
当时,笔者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证券市场监管从业者,亲历了“红庙子”最鼎盛火爆时的场景。
人群鱼贯而入,“红庙子”像满载旅客的春运列车车厢,被挤得水泄不通,看好的买卖要成交必须随人流淌出街口才能钱票两清。每天到场交易、观望的股民约3万~5万人,最多时超过8万人,形成500多米的长龙,从红庙子街绵延到相邻街道。其间交易的有价证券品种,有公众公司股票8只,定向公司股权证31只和23家内部公司认股证;此外,还有信托受益证券、可转换债券、浮动利率债券等。每日成交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红庙子”的示范很快被群起效仿。重庆“解放碑”以及乐山、德阳、自贡、南充、万县等实行股份制试点较集中的城市,连锁反应地出现了自发交易一条街。“红庙子”称呼流行起来,成为一级半市场的代名词。“红庙子”的盛名也吸引了一批来自上海、深圳、东北的“炒股族”,而近水楼台的蜀中学者、记者、官员、经理、工人、菜农、学生和无业人员等不分男女老少,更是捷足先登。川股的风光还引来了西安、贵阳、北海、珠海和甘肃铜城等地的一批异地股,不远万里加盟“红庙子”“上市”。一时间,“红庙子”被外电称为“世界最大的股票黑市”。
“红庙子”的缘起
四川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摇篮,又是股份制经济改革的发祥地。在1992年中国经济环境宽松的背景下,“红庙子”从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破土而出,这并不是历史的误会,“红庙子”之果缘于复合之因。
其一,四川股份制改革起步早、步子大,拥有一批全国最早的股份制试点企业。早在1980年就发行了200万元“成都工业品展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即蜀都大厦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新中国第一张股票。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修建成都市中心高达30层的第一商务楼——蜀都大厦,以募集方式发行股票设立股份公司。蜀都大厦的一名老员工说:“当初不仅仅是外界,连我们自己对股份制都一窍不通。为了完成募股任务可是吃了不少苦头。”那时,募股被视作“乞讨”,但最终还是筹到了第一笔1300万元股金。1995年11月,四川证券交易中心为蜀都A公众股在深圳上市办理了托管。而“八大家”(即乐山电力、四川广华、四川长虹、四川金顶、川长钢、川盐化、川天歌和川金路)等股份公司在1988年、1989年已向社会募集了第一批股份。以后,“川盐化”抓住机遇解决遗留问题,首先规范为公众公司,并于1993年3月12日成为第一家上市公司。其他公司纷纷向“川盐化”看齐,先后于1991年、1992年陆续完成股份募集。在“八大家”股东中,“关系户”的工薪阶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神通广大,对股份制改革的宣传、鼓动能量巨大。“八大家”股票实物券(股权证)一旦发行在外,流通中的冲动亦在所难免。
其二,成渝两市“准股市”开全国先河。1992年3月,重庆在全国首创证券新品种,发行“西南制药三厂浮动利率债券”1000万元;年中又分别发行“西南制药三厂”“重庆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渝港钛白粉公司”三家公司股票(包括债券转股)并办理柜台交易;同年8月,成都推出了“成都工益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债券”和“长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信托受益证券”,它们的发行和交易给证券市场注入了兴奋剂,带来了购销两旺、交投活跃的行情。特别是想象力丰富的人把可转换债券和受益券当作“股票”认购、转让,并把这样的市场美其名日为“准股市”,它的出现标志着成渝两市投资意识较为浓厚。
其三,异地炒手带来了炒股意识。1992年深圳发生“8·10事件”,加速了沪深股市向全国开放。一批炒手的目光转向了沪深以外新发行股票的市场。继异地上市股票“浙江凤凰”“沈阳金杯”之后,川股将加盟沪深股市的消息不径而走,一批深圳炒手飞来成都、乐山,专门议价收购“川盐化”,教会了川民“吃螃蟹”。从炒“川盐化”投机得利中尝到甜头的投资者便饥不择食,刚出笼的成都“瑞达”“兴业”和成都武侯区“华达”“城乡”“汽车城”内部公司的股权证认购证,也被“准股民”当作题材炒作。就这样,在炒股族中暗自打开了一个股票交易的“无形市场”。
其四,成都拥有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中心。1991年12月26日,四川证券交易中心在成都市红庙子街鸣金开市,从国债、保值公债两个品种的交易起步,以后又加入地方企业债券,到1992年8月,交易品种增加到15个。那时,“逢场一个开市日,出市马甲很难齐”,而场外对“七十二行”之外的“证券交易中心”更是少有人知晓。随着交易中心组织承销“工益”“长江”两券的成功,并于1992年9月22日和11月2日先后推出“两券”挂牌,集中竞价交易一炮打响,证券交易中心所在大街——“红庙子”一时成为投资者聚集的场所和瞩目的焦点。在交易中心交易的“两券”,最初实行涨停板制,以限制过度投机,但限价委托成交一度十分困难,有行无市。与此对照鲜明的是,场外形成的自发交易得到了炒股票、炒债券和交流信息者的认同。一些专营转手差价的摊位纷纷占领了红庙子街的黄金地段,自发交易每日“开市”,节假日更是“盛市”。证交中心的“两券”行情被视为“官价”,成了“红庙子”的“人气指标”。特别是具有转股概念的“工益”被当作“龙头股”。该券每单位发行价1元,首日开盘1.8元,按5%(后又降到3%)幅度漲停板控制,一度升至10月16日的最高价2.93元,之后便进入跌宕波动阶段;11月28日跌至2.42元,次日宣布放弃涨停板限制即跌到1.85元,此后一蹶不振在1.5元线上平走;到12月份人气散尽。人们对“工益”转股信心不足,对炒作股权证承受着更大风险。
其五,新闻媒介追逐热点,证券先声唤起人气。1992年8月8日,《四川日报》报社推出了《证券与投资报》,这是继《上海证券报》之后全国第二张专业证券报,它刚问世便面向成都地区普及证券知识,宣传股份制改革,扫除一代“股盲”,发挥了舆论超前引导作用。当全国投资基金尚在孕育之中,《证券与投资报》的创刊号上就开办了投资基金知识讲座。该报在缺乏证券读物的市民经济文化生活中雪中送炭,很快占领了市场,拥有数十万受众。在“工益”“长江”两券挂牌后,成都电视台即专设“财经报导”节目,对交易中心“两券”行情和沪深股市解盘分析。证券成为新闻媒介追踪热点。各新闻单位竞相占领证券市场舆论阵地。1993年,在成都增加的证券视听新闻媒体已有《改革时报》报社的“股份制特刊”、《四川经济日报》的“证券与投资”专版、省社科院的《股份经济与证券市场》月刊等;此外,还有其他报纸、电视、电台开设的证券新闻专栏。1993年6月28日,全国首家广播电台与金融机构联姻的新型专业电台——四川证券电台向股民开播。“深圳专电”“上海专电”通过现代通信把沪深信息即时向川民直播,成为股民的良友。由于舆论导向超前,并一度以“四川股票没有热起来”“发高烧比发低烧好”为主调,舆论界的凝聚力和鼓动性对证券市场影响颇大。1993年1月6日《证券与投资报》上的署名文章《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成都准股市探微》见报,透露决策层试办证交中心是为创造条件争办西部证交所的初衷,并肯定“工益”上市前景,引起民间的极大反响。当日,交易中心的“工益券”行情反弹,引发了“红庙子”转机。“红庙子”的股票热,成为舆论界的重头戏。新华社四川分社试办的《蜀报》开辟专栏,最先推出四川股票、股权证“舆论价”,每期见报。四川经济广播电台更是每日早、中、晚数次传播“红庙子”股票、股权证即时“舆论价”。“红庙子”的影响迅速扩大,成为街谈巷议、家喻户晓的兴奋点。
股票市场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新生事物,自发交易更容易被盲目性所笼罩。为了满足投资大众对股份制和股票的求知欲,1993年1月至3月,由四川省体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四川证券交易中心、四川统计信息产业中心、《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证券与投资报》七家单位共同主办了一次全省具有权威性、广泛性的有关证券问题意向调查。调查结果通过《四川日报》和《证券与投资报》刊登问券反馈信息,最后在四川电视台举行题为“证券世界探秘”现场直播抽奖文艺晚会,开展了一次证券知识普及、股份制改革试点的社会宣传活动。
其六,成都在全国是首批异地开通上海、深圳股市专线的城市。1992年底,成都开通了沪深股市专线的券商:四川省信托投资公司、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成都营业部、成都证券公司、省证券公司、省农村信托投资公司、省工行信托投资公司等,实现了蓉沪、蓉深异地委托证券交易,为川股异地上市架起了空中桥梁。由于川民可直接把握沪深股市脉搏,沪深股市对“红庙子”产生了连动效应。深圳“8·10事件”后,沪指由1400点跌到400余点,11月25日起发动反转行情,股市转暖。1993年初,股市飚升,“红庙子”更是扶摇直上,其特有的“当面成交、钱货两清、早晚开市、不休周日”自发交易的魅力表现
得淋漓尽致。3月12日“川盐化”成为深市挂牌第一只川股。不久,4月26日首只川股“乐山电力”在沪市挂牌大受追捧,上摸50元高价。春风第一枝异地开花别样红,引领众川股争妍一级半市场。未上市的“四川金顶”在“红庙子”立即被炒上了30多元。6月份宣布“工益券”按2.5∶1转股并从交易中心摘牌的消息见报后,“工益券”交易攀上6元多的最高价。当初红庙子与沪深股市同类股价相差十倍乃至数十倍距离,此时已荡然无存。“红庙子”也成为高收益、高风险市场之最。
正是在以上合力作用下,演绎出了惊动中外的“红庙子”股市奇观。
“红庙子”的终结
自发交易毕竟是风险最大、无章无法、极不规范的市场。自发交易约定身份证复印件须与记名有价证券同时转让流通本不合法。自发交易人如潮涌,擅自发行的内部股权“海天”“恩来”乘势粉墨登场,泥沙俱下,其中隐匿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得不令上层担忧。1993年3月“两会”在北京召开期间,省政府主要领导专程从会上赶回,指示党政有关部门有步骤收缩转移和规范“红庙子”。从1993年3月下旬起,一系列“堵疏并举”“舆论降温”“避免振荡”“自生自灭”的治策方略相继出台。一是省体改委决定从1993年3月19日起暂停审批定向募集股份公司,刚批准设立的公司暂停募股。二是省纪委、省监察厅、省体改委专门发文规定禁止党政机关干部参与自发交易。三是对批准设立尚未发行股权证的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不再批准发行实物券,均转为持有卡;同时,由人民银行对股票、股权证组织集中管理。从1993年3月29日起,分两批对成都地区发行在外的股票、股权证进行集中托管,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组织了两期全省股权证管理培训班,培训业务骨干,以点带面,把实物券“回笼”的托管工作在全省逐步铺开;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对自发交易市场的行情监测制度。四是公开处理“恩来”“海天”违纪违法事件,追究责任人行政、刑事责任。五是责成企事业单位自查,严禁公款、小金库资金参与自发交易。六是统一新闻舆论宣传,要求股份制改革的宣传应唱主旋律,不能各吹各的号。省委宣传部向省市新闻媒介单位打招呼,停止刊播自发交易“舆论价”,避免引起新闻误导。七是宣布从1993年3月22日起,“红庙子”迁址到城北体育馆,远离闹市和交通、信息中心,并搭建統一的简易摊位,设临时管理办公室,负责场内秩序和治安。八是争取国家理解支持,对四川实行政策倾斜。1993年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包括“八大家”在内的共13只川股取得上市资格,分别被推向沪、深证交所交易,很大程度地给了解决川股问题的出路。川股驶向正轨,大大释放了自发交易市场压力。
上述举措的逐步到位,取得了对自发交易的综合治理,达到“软着陆”的预期成效。到1993年底,城北体育馆场外交易庶几萎缩,轰动一时的“红庙子”寿终正寝。1994年1月3日,公安机关张贴公告,取缔城北体育馆一级半市场交易。
从国际上看,伦敦证券交易所起源于1773年乔纳森咖啡馆,1802年,该证券交易所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端于“梧桐树协定”:1792年5月17日,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美国24名经纪人商订每日在梧桐树下从事证券交易,并拟订了交易佣金及其他交易条款。1993年的成都“红庙子”,也留下了中国人场外从事证券交易的传奇故事。
“红庙子”唤醒了川人的投资意识,激发了川人的投资热情,特别是“直接融资”参与的群众性,为开拓股份企业股票发行和股权证发行市场赢得了历史契机;“红庙子”证券自发交易的自生自灭,揭开了为发展四川证券市场上档升级、坚定不移发展直接金融的初衷,也拉开了西部区域证券中心目标和金融对外开放、发展大批券商的序幕。
现在30年过去了,四川资本市场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底气,2021年7月一个月内共8家成都企业成功牵手资本市场;8月2日,《财富》全球同步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排行榜,新希望控股集团位列第390位,成都诞生首家本土世界500强。本土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活跃度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区域经济的活跃度。如今,四川已经建立了以各类大宗商品及产权、股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权益、碳排放权等为主的要素市场体系。截至2021年6月底,四川辖区有证券公司4家、证券公司分公司68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营业部417家,期货公司3家、期货公司营业部50家,成都辖内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24家。
当然,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融资规模还是市值,四川还不及北上广深江浙等地,但四川资本市场繁荣、活跃,发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创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区域性农副产品现期货交易市场、拟上市企业资源库等,加快了企业上市的步伐,为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城市,朝着“中国金融第四极”的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单位:四川银保监局)
责任编辑:刘 彪
ChinaBanke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