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锋
【摘要】计算问题无处不在,所以加强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育尤为重要。计算作为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始终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要提高教育理念,开设形式丰富的教学课程,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能够激发小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良好计算能力的形成。本文以培育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为核心,从明确教学目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强化小学计算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7-13岁之间,这阶段的学生正是奠定人生基础,塑造良好人格、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教学环节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加大课堂设置,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加大生活化元素利用,促进小学生良好计算能力的形成。
一、明确教学目的,提高小学生计算兴趣
提高小学计算能力,首先就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对计算教学的重视,明确小学计算教学的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加大小学数学计算课程设置,提高小学生计算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小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加大生活实例,以生活促教学,扩宽小学生思维,提升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所以小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阶段人类的发展规律,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开展小组合作、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小学生计算兴趣,促进良好教学目标的实施。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创新课堂形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促进小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理解。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老师应该在课程之间,回顾以往学习的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列出两组小数除法,让学生观察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当学生发现小数除法的被除数为小数时,老师针对这两组小数除法算式进行计算教学,使学生明确小数除法是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点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再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老师可以开展小超市的活动,用学生的书本、铅笔、或玩具作为买卖的道具,让学生模拟超市买卖场景,将学生分为销售员和消费者,在一买一卖中使学生提高对数学计算的认识,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提高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计算热情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传授,依样画葫芦,千年不变,枯燥乏味。教师讲完计算步骤之后,布置几道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由此可见创新课堂方式尤为迫切,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时,应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单元时,由于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面积的计算,所以在本课学习时,教师应该针对这四种图形之间的组合開展,一方面巩固学生对已学图形知识回顾,另一方面将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老师在进行本课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先将几种之前学习过的图形进行展示,回顾各图形面积的计算方式。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些图形的自由组合,并让学生利用七巧板进行拼图游戏,开展“拼一拼”的游戏活动,看看哪位同学拼出的图形最多,使小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课堂知识。接着,让学生观察图形、估算面积,引出分割线、添补法、割补法等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最后,通过“小猪建房子”案例,利用多媒体将各种图形进行结合,通过一步一步的图形叠加,让学生把房子平面包含的图形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得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算法,最后的计算便如三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了。将静态的线条转向充满动态感的线条,将凌乱的图形拼成整体,生动地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进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
三、加强教学设计,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参与到计算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能够推算出三角形、梯形面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转换方法。老师可以举例生活中多边形,例如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八卦图、水立方上的材料等。并通过多媒体将这些图形展示出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多边形底、高、面积等知识点。在进行“算一算”环节,在选取五边形、六边形图形进行计算,待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计算的规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单元时,为了使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老师可以先回顾除法,引出除法中无法除尽的算式的处理办法,然后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之后让学生体会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有层次地推进学生对分数计算的理解。在计算过程中,解决除法算式中(5÷6)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为A÷B=A/B,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算式中的商。然后,通过“分饼”教学内容的“九个饼平均分给四个人”,让学生明确分数还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学生亲历了动手、动口、动脑过程,充分验证,得出结论,解决了之前除法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分一分”“画一画”“比一比”的实践中,明白了计算还可以这么算。数学思维的开拓提高了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提高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计算技巧、运算能力伴随着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小学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掌握计算技巧,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洞悉计算的奥秘,真正地体会到数学计算的趣味性。教师更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计算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小学生进行计算,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促进小学生良好计算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童晓红.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析[J].山西青年,2018(3):1-2.
[2]钟玉坤.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8(17):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