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婷 谭磊
急性脑梗死的引发因素较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机制异常,进而导致血管发生异常,最终使患者的脑动脉发生堵塞或狭窄,以上原因也是该疾病的主要引发因素[1]。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速度快,病情进展迅猛,临床中,患者应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早期溶栓治疗,可以使发生闭塞以及狭窄的血管能够再次通畅运行,进而将患者的脑部组织供血情况进行改善,最终降低患者的神经组织损伤的可能性[2]。临床中,常用的溶栓药物种类很多,常规治疗之后,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而通过临床实践表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 水平会发生异常,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阿替普酶是第三代具有较强选择性和亲和力的溶栓药物[3]。阿替普酶溶栓,从药理学角度来分析,会使纤溶酶原得到激活,进而将其转换为纤溶酶,再将其与赖氨酸残基、纤维蛋白结合在一起,其中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可以溶解血液循环中的凝血因子V 和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血小板聚集情况得到改善,进而使已经形成血栓的局部纤维蛋白得到改善,具有较好的溶栓作用,快速恢复血管通流情况,改善神经功能[4,5]。本研究观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本院于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就诊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于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就诊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 例。观察组男37 例,女23 例;年龄25~65 岁,平均年龄(52.6±9.68)岁。对照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2.8±10.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6];所选患者发病时间均≤4 h;影像学检查未见大量脑梗死及出血[7]。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颅内出血、近3 个月头部外伤、近3 周消化道或泌尿系统出血、近1 周止血部位动脉穿刺难以压缩等病史;②近3 个月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病史,无陈旧性腔隙性梗死;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④口服抗凝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肝素治疗48 h 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超出正常范围;⑤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糖<2.7 mmol/L;⑥血压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100 mm Hg。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如下:先给与基础常规治疗(降脂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再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嚼服,首次用药剂量为300 mg,第2 次后用药剂量控制在100~200 mg/d,或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规格:25 mg),150 mg/次,1 次/d,上述药物治疗周期为2 周。观察组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选择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注册证号S20110051)静脉溶栓治疗,稀释为10%阿替普酶后,静脉注射量为0.9 mg/kg,控制时间约1 min,将100 ml 含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与90%的阿替普酶溶解,行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1 h 左右。
监测:用药期间及用药后24 h 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将高血压患者泵入血压控制系统,血压控制在150/90 mm Hg 以下为宜。溶栓2 h 后,每间隔15 min测1 次血压、心率,2 h 后每间隔30 min 测量1 次,20 h 后改为2 h 测量1 次。溶栓24 h 后复查头颅CT。如无明显出血,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 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及需要,在发病后3~21 d,复查头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NIHSS[8]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24 h 的神经功能进行比较和评价,总分为45 分,分数越低表示神经功能越正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发生情况。记录比较包括心律失常和血管损伤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24 h 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治愈,生活能完全自理,语言能力趋于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治愈,肌力功能可恢复≥2 级,部分生活能自理,语言能力恢复较佳;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肌力功能可恢复<2 级,生活无法自理;无效:上述临床症状、语言能力及生活自理情况均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血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24 h 后,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n(%)]
脑血管疾病的病情均比较危急,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体的中枢系统中的神经节苷脂较多,神经节苷脂在神经元和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患者的局部组织会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使患者的脑组织发生软化坏死等情况,进而引发神经功能损伤。有关统计表明[9]: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3/4,且死亡率较高,达到了15%左右。临床研究发现,自由基对脑组织产生损伤,极有可能发生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闭塞,中断脑血供,导致脑组织坏死,临床称之为半暗带。急性脑梗死是不可逆的,影响因素较多,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的发病风险较高。发病后,病变组织因缺血时间长会导致自由基产生连锁反应,出现局部缺血半暗带,增加脑部水肿症状。这种损伤可以通过及时治疗改善血液循环,一定程度上恢复坏死脑组织。目前,急性脑梗死患者仍没有标准的临床治疗方法。阿替普酶现作为溶栓治疗的常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学者提出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5],预后情况较佳,加速患者病情的康复。因此,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率。早期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药效更快,能在最佳治疗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毒副作用小,药物经肝脏代谢,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替普酶具有较好的溶栓作用,可以减少不良出血情况的出现。因为阿替普酶溶栓具有可以激活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属于第三代溶栓剂。阿替普酶作为亲和力较好的人类重组纤维蛋白溶解药,激活纤维蛋白酶转换为纤维蛋白,加速溶栓效果,改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阻止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坏死的进程,以此改善神经功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6、24 h 后,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出血症状,保证出现继发性出血症状时,可以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保证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以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NIHSS 评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