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版本述略

2021-11-04 09:01崔唯童
大学书法 2021年5期
关键词:题跋

崔唯童

【内容摘要】《十七帖》刻本形成的特殊性及其作为重要学书范本而导致翻刻的多样性,使得版本种类错综复杂。本文较为全面地整理并分析了目前存世的大量《十七帖》版本,将其分门别类,划分为“馆本”与“临本”两大体系,继而以同类底本归明属系。同时探究不同版本特征,包括命名、印文、题跋以及递藏情况,对比版本间的异同,尤其是唐摹馆本一属,并对其间版本关系略加分析,参以题跋文献及相关研究,记录版本拓制方式、材料及年代。

【关键词】十七帖;版本分类;版刻信息;题跋

引言

《十七帖》最初复制多份的目的便是当作范本使用。贞观时,太宗命取御府藏王羲之部分手札,以双钩廓填的方式复制多份,为弘文馆习书者提供学书范本,即“馆本”初成。因卷首“十七”二字而名为《十七帖》,后世将“敕”字、“解、褚”一段及“僧权”二字拼凑一页,附在刻帖之后,而“唐摹馆本”与“缺十七行本”上挪用了不同的“僧权”字样。因此,《十七帖》是先摹勒于纸,后上石刊刻,且摹与刻的时间应相差较远,其间有内容增补,这是《十七帖》刻本的形成过程。唐韦续《墨薮》中亦记载了《十七帖》在唐时已经是重要学书范本:“夫学书,先须知有王右军绝妙得意处,真书《乐毅》,行书《兰亭》,草书《十七帖》,勿令有死点画,书之道也。”[1]

《十七帖》的范本价值使其在流传过程中,旧拓新翻而产生大量版本,不同时代版本的帖数、行数、字数及札文顺序也不尽相同。张彦远将“贞观内本”即“墨迹本”《十七帖》内容载于《右军书记》,清代包世臣《十七帖疏证》中也记载刻帖内容。两者相较,《右军书记》载二十帖,将《积雪凝寒帖》与《服食帖》、《谯周帖》与《严君平帖》、《青李来禽帖》与《胡桃帖》各合为一帖,无《邛竹杖帖》《盐井帖》《清晏帖》《七十帖》《丝布帖》《胡毋帖》六帖(范祥雍点校《法书要录》误作五帖,脱《丝布帖》[2])。包世臣对《十七帖》重定排次,将《谯周帖》与《严君平帖》合为一帖,共计二十八帖。现所见与包世臣记载一致,而将《谯周帖》《严君平帖》二帖单列,则记作二十九帖。

“馆本”及其翻刻本即称“馆本”体系,此本在帖后刻有一大“勅”字,又称“勅字本”。《十七帖》拓本以“馆本”为最佳,杨宾《铁函斋书跋》卷二《十七帖》论:“又闻馆本,有敕字者第一。”[3]“敕”字下押署为“僧权”二字,存“僧权完好本”两种与“僧权半损本”一种,“馆本”中以“僧权半损本”为上,明代薛晨在校注《墨池编》时说:“帖尾有大敕字及僧权二不完者,乃唐本最佳。”[4]“姜宸英本”《十七帖》末“敕”字旁有姜自跋“后世以‘僧权不全本为《十七帖》第一”之语。此外,《十七帖》又有“唐人临本”,如虞世南、贺知章、颜真卿、褚廷诲等临本皆有文献记载,黄庭坚《题右军十七帖后》云:“《十七帖》者,必多临本。永禅师及虞世南、褚廷诲临写皆不甚远,故世有数本,皆不同。”[5]黄伯思《东观馀论》记载“贺知章临本”曰:“南唐后主煜得唐贺知章临写本勒石置澄心堂者,而本朝侍书王著,又将勒石,势殊疏拙。”[6]“唐人临本”墨迹今已不存,只有后人据墨迹上石摹拓的拓本,称“临本”体系。因此,“馆本”与“临本”构成了《十七帖》版本的两大源流。

一、“馆本”系列

关于“馆本”,黄伯思记作“先唐所刻”[7],这是针对《十七帖》刻本而言。帖末落款称“解无畏勒充馆本”,可知最初复制《十七帖》以“勒”为主但不一定镌字,正如王壮弘所云:“摹勒不必定上石镌刻,勒充馆本者,摹勒允作馆中副本是也。”[8]因而“馆本”的最初本是解无畏等双钩廓填所成,后以此上石镌刻并加“敕”字一页形成的“摹拓本”,刻制精良且内容较全面。目前可见“馆本”是以帖末有“敕”字者为定,但文献记载也有虽称“馆本”而“敕”字一页脱去的情况,张廷济《清仪阁金石题识》卷四记载《“馆本”十七帖(盛泽王旭楼藏本)》“帖后无敕字”[9],然此本今已不得见。“缺十七行本”是以魏泰家藏“唐人双钩本”为底本摹刻上石者,后也有“敕”字与褚、解校定字样,因而同归入“馆本”。“馆本”一系包括“唐摹馆本”与“缺十七行本”两大系列,是目前所见《十七帖》的主要版本。

(一)“唐摹馆本”系列

1.“吴宽本”

又称“张伯英藏本”“张正蒙跋本”“小来禽馆本”“铜山张氏本”,此本为“僧权半损本”。用宋帘纹纸重墨拓,木版刻。《青李来禽帖》缺“樱桃、日给滕”二行,并残“在田里唯以此”六字。首行右侧有“求是楼鉴赏印”“铜山张氏小来禽馆”等朱文印。

明代弘治间吴宽收藏,后经童轩、项元汴,又经清初吴郡缪曰藻、海宁查慎行、张燕昌等递藏,后入清宫,清末张伯英得此本于清内府。现藏上海图书馆。卷末有张正蒙为吴宽跋。此本摹拓精良,字口清晰,点画丰润,宛如墨迹笔写,更容易“通过刀锋看笔锋”[10],是学习临摹的上好范本。

2.“文徵明朱释本”

又称“安思远本”“蒋伯宣本”,此本为“僧权半损本”。宋白麻纸擦拓。上有朱墨小楷释文。《服食帖》二行“比之年时”中“比之”二字缺失。首三行“字”字下有“延龄心赏”“西扆村人”“健庵”等印。

明嘉靖年间归蒋伯宣(蒋诏,字伯宣)藏,文徵明作释文并跋。据伊秉绶跋,此本后为清潘有为(毅堂)所藏,传于侄潘正亨(伯临),又经伍元蕙、潘延龄(健菴)、孔广陶递藏。王壮弘曾在上海张某家见到此本。有杨庆麟、翁方纲、冯昌敏题签,后有文徵明、翁方纲、伊秉绶、蔡之定、吴荣光、谢兰生、杨振麟、杨庆麟、陈其锟等题跋。后归美国安思远。2018年被嘉德拍卖。

仲威依據2019年《十七帖》另一拍卖本后的胡瓒宗跋文“托长洲章生简甫摹之石”,与此本相对比,发现多处擦痕贴合,断此本为嘉靖四年(1525)“章简甫摹刻本”拓本,且为明代后期拓本,而文徵明跋为后人伪造,否认了此本为宋拓善本。虽然此本在学术界似有争议,但也属于上佳拓本,且有朱墨小楷释文,也是学习者的优秀范本之一。

3.“上野本”

又称“姜宸英本”,此本为“僧权半损本”。何焯定为南宋拓本,王壮弘认为属宋刻宋拓。此本缺《朱处仁帖》末行、《七十帖》九行。首行“司马”二字间有“西溟”朱文印,三行“字”下有“鉴沙珍藏”朱文印。此本有沈荃、徐乾学、姜宸英、王士禛、王时敏、汪士、杨宾、宝熙、罗振玉等题跋。

此帖明末由云间顾氏收藏,入清后历经姜宸英、顾棡、鲍廷博递藏,后为罗振玉所获,罗氏售予上野有一(有竹),藏于日本大阪上野氏有竹斋。上野有一之子上野精一捐赠于京都国立博物馆。现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这本《十七帖》刀刻痕迹较为明显,略显生硬,且由于保存等历史原因,品相不及前面所提二种。

4.吴继仕跋本

此本为“僧权半损本”,与“姜宸英本”同为麻布纹纸拓,王壮弘认为两本出自同一底本,但“吴继仕跋本”拓制较后。帖末吴继仕跋称作“宋世旧拓”。首页无鉴藏印,帖末二页有“莫氏廷韩”白文印等,尾页“敕”字上钤宋内府“御书之宝”印,左侧有“鲽砚庐”“臣治印信”“莲沙真赏”三方印,说明此本刻拓时间较早,是宋代拓本。《服食帖》二行整行系据其他拓本配补。曾为郭若愚收藏,现藏上海图书馆。“吴继仕跋本”无论刻拓还是品相都是一流,不让“吴宽本”,是难得的好范本。只是由于多年沉寂于上海图书馆,以前未曾出版,少为人知,現在虽已经由上海图书馆影印出版,但印量不多,普及不广。

将“吴继仕跋本”“姜宸英本”“文徵明朱释本”“吴宽本”对比可以看出,前三者字旁皆有铲痕,且《服食帖》首二行皆有残缺,“吴继仕跋本”据别本补全,“文徵明朱释本”“比年”二字缺失,“姜宸英本”亦缺,据别本补全,《朱处仁帖》首二行“今”字前三本皆断作两笔,《胡毋帖》首行“平”字右上皆有两斜痕,而“吴宽本”无上述特征。但“姜宸英本”与其他三本也有明显不同处,如《汉时讲堂帖》末“告”字下部,“姜宸英本”连续书写,其他三本断作两笔。《诸从帖》首二行“悬”字,“姜宸英本”衍刻一点,其他三本无。《瞻近帖》“旨”字,“姜宸英本”作两点,其他三本皆口内一点。此外,仅“吴继仕跋本”与“朱释本”有相同处,如《瞻近帖》末三行“壁又”二字,“吴继仕跋本”与“朱释本”皆有斜痕,“姜宸英本”与“吴宽本”无,《谯周帖》首行末字“不”,“吴继仕跋本”与“吴宽本”衍刻一横画,“姜宸英本”衍两点,而“文徵明朱释本”上不见此一横画(不知何故,其他特征与“吴继仕跋本”一致)。依据种种特征,“吴继仕跋本”与“文徵明朱释本”基本一致,可认为出自同一底本。而“姜宸英本”“吴宽本”虽与前二者属同一体系,似出自另一底本。

5.“三井本”

此本为“僧权完好本”,全本。与“孔氏岳雪楼藏本”是一石所出。首三行“字”下有“东作之印”等三方印。“玉烟堂帖本”即从此本翻出。

祁豸佳旧藏。流传于日本,贯名菘翁收藏,后归门人吉田公均,经严谷古梅(一六)、日下部鸣鹤递藏。现藏三井听冰阁。“三井本”虽为全本,但其刻拓水平与“上野本”相仿佛,不能算作佳本。

6.南海“孔广陶岳雪楼本”

此本为“僧权完好本”,宋帘纹薄麻纸拓。首页第三行“字”下有“陈氏”葫芦形朱文印及“梦禅室鉴”朱文印。此本《胡毋帖》右三行尾“勿”字末笔皆直引而下无横点,与“三井本”似为同一底本。

是本为元代张雨旧藏,经明宋濂、姚公绶递藏,后归王世贞尔雅楼,入清为蔡嘉(松原)、汪楏(铁芸)、陈淮(望之)、南海孔广陶(鸿昌)所藏。有梁同书题签,刑侗、王文治、潘宁(陋夫)等题跋。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此本与三井等本作学术研究使用很好,作范本则不及前述几种。

7.“冯铨本”

又称“快雪堂本”“明库本”“潢川吴氏本”,此本为“僧权半损本”,北宋拓,木版刻,全本。帖中多字蠹毁。帖首有“晋府书画之印”朱文印,冯铨、汪中题签。

初为明晋王朱棡敬德堂藏,后为镌刻名手刘光旸(字雨若)所得,旋归涿州冯铨快雪堂,乾隆五十六年(1791)归江都汪中,民国初为潢川吴氏所得。前有冯氏、汪氏题签,后有冯铨题跋。现藏开封博物馆。

8.“王稺登本”

此本为“僧权半损本”。缺九行,其中《服食帖》《知足下帖》《瞻近帖》《朱处仁帖》《七十帖》皆有缺损。首三行“字”下有“不折鉴藏金石”朱文印。王壮弘认为此本为“姜宸英本”之翻刻本。原为顾从义(字汝和)所藏,又归王稺登,后为日本中村不折所藏。现藏东京书道博物馆。此本与“冯铨本”刻拓均不甚佳。

9.“王文治快雨堂本”

又称“江川本”,此本为“僧权半损本”,全本,现多残损。王文治称此本“本是受业师柳樗岩先生物”,柳樗岩名谊,丹徒人。《快雨堂题跋》中记载此本为宋刻,《服食帖》“比年”残破状与“朱释本”相同,普遍认为与“文徵明朱释本”“吴继仕跋本”为同一底本。帖内有王文治、墨禅山人题跋。后为日本江川吟舟所藏。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此本刻拓极佳,惜残损严重。

10.“文徵明本”

又称“铃木云洞本”,此本为文徵明藏本,缺损《清晏帖》与《虞安吉帖》等十一行。杨式清于康熙七年(1668)跋:“内有‘徵仲‘停云二小印,当是衡山先生所珍玩者。”“二小印”即“徵仲父印”及“停云生”二印。后为日本铃木云洞所藏,现藏日本清雅堂。此本与“文徵明朱释本”相比,点画字口及泐痕相对一致,应出自同一底本。然也有此本清晰而“朱释本”略残损处,如《蜀都帖》首二行“都”字,“文徵明朱释本”衍一点画,而此本完好无残损。《旦夕帖》首四行“书”字,“文徵明朱释本”末笔已残损衍粗,不见回钩收笔,此本收笔清晰可见。由此可见,相对“文徵明朱释本”,此本拓制时间应该更早。

11.“宝晋斋本”

南宋曹之格于咸淳四年(1268)刊刻《宝晋斋法帖》,其中有《十七帖》,“僧权”二字完好。此本有“宗九奇旧藏本”、日本“石泉凌风藏本”、“上海图书馆藏本”。“上海图书馆藏本”本缺《青李来禽帖》,“敕”字页不见“僧权”二字,而正文首行“未去”旁有“僧权”二字的左半边。然“宗九奇旧藏本”及“石泉凌风藏本”中“敕”字一页仍有完整的“僧权”二字,暂不知其原因。

(二)“缺十七行本”系列

“缺十七行本”的底本是“魏泰家藏唐人硬黄纸双钩本”,据章惇跋文[11]所说,此本原为章惇所藏,后被窃,又为米芾所得,割裂十七行以易画。南宋时经陈与义、贾似道收藏,明时为王祖嫡(胤昌)、王延世(思延)父子所藏,又归吴廷,后入明内府。此本被邢侗刻入《来禽馆帖》,称为“唐人双钩十七帖”。吴廷刻入《馀清斋帖》,王肯堂刻入《郁冈斋墨妙》。

“缺十七行本”系列“僧权”二字完好,所缺十七行为《儿女帖》五行、《谯周帖》三行、《诸从帖》六行、《汉时讲堂帖》首二行、《药草帖》末行。首页第四行“佳”字残,缺“观吾”二字,第八行首字“龙”左半部分残,第九行缺首字“卿”字。张伯英与王壮弘皆认为“缺十七行本”不及“唐摹馆本”。

1.“常熟翁同龢藏本”

此本为淡墨蝉翼拓,上有朱墨小楷释文,翁同龢跋文称此帖非唐代刻石,因帖内末行“远及”二字下刻葫芦形“悦生”印,应为“贾似道刻本”。首页有“仲子琢山珍玩之印”朱文印章,首六行末“梦中”下有“常熟翁同龢藏本”朱文印,“敕”字左侧有翁方纲跋。

此本清康熙乾隆年间曾为洞庭东山翁琢山所收藏,后归常熟翁同龢,翁万戈夫妇后将其捐赠给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玄美庵本”“王肯堂旧藏本”“楚香旧藏本”

“玄美庵本”字旁有朱笔小楷释文,为清吴章汉书,卷首有翁方纲题“唐人双钩十七帖”签,并跋曰:“思陵故物多归贾家。此本既有悦生葫芦印,则是内府所藏初拓之本无疑矣。”可见此本应属“贾似道刻本”一系,后又有文彭、姚元之等跋。与“文徵明朱释本”同为潘延龄(健庵)旧藏,此本现藏日本玄美庵。

同有贾似道“悦生”印的还有“王肯堂旧藏本”,现归日本江田勇二,以及“楚香(龚烈,号楚香)旧藏本”。龚烈对自藏《十七帖》极为珍爱,直言“‘汪容甫(汪中)藏本及潘侍御(潘庭筠)所藏‘王雅宜本,余皆见过,远不及此本也。”此本现归赖少其所藏。

“王肯堂旧藏本”“楚香旧藏本”与“玄美庵本”及“翁同龢藏本”多出自同一石,皆为贾似道所刻魏泰本。此种刻本浑圆丰润,不见刻板生硬,这是贾似道所刻《十七帖》的主要特点。

3.“馀清斋本”

原石现在新安碑园。此本日本现藏有两种拓片,一种为原刻面貌,笔画劲挺,无鉴藏印。一种为清刘绎旧藏,上有小楷释文及缺字补文,“僧权”下有“存吾春斋”朱文印,较前者笔画略粗而残损增多,应是后拓本。

4.其他“缺十七行本”

日本中村不折藏有“缺十七行宋拓本”,与“王稺登本”同在首三行“字”下钤“不折鉴藏金石”朱文印,但此本位置靠上。“僧权”下有“朗庵”朱文印。此本今藏日本书道博物馆,称作“书道博物馆藏本”。

“伊秉绶藏本”帖首有“缉熙殿宝”南宋朱文官印,曾为南宋内府收藏。

“杨又云旧藏本”原为周焯所藏。帖前有清末周銮诒题跋,后有周焯跋。曾为宋内府所藏,有“御府之宝”朱文印。现为马成名所藏。

此外,《邻苏园帖》亦收有“缺十七行本”,有章惇、魏泰及宋人观款,然次序混乱,祁小春称“邻苏园本”翻刻“馀清斋本”,并用“三井本”补全[12]。玉村青山及祁小春皆列一种“文徵明释文本”,然未得见。有正书局曾出版《宋拓“河南本”十七帖》,此帖与“缺十七行本”特征相近,应列为“缺十七行本”系列。

“缺十七行本”诸本中均属刻拓水平较好的本子,已经出版的“馀清斋本”“翁同龢本”“楚香旧藏本”等,也可作为范本的选择之一。

二、“唐人临本”系列

宋代存有多种“唐人临本”,流传至今的仅可见“贺知章临本”及“颜真卿临本”两种拓本。又有“陕本”两种,不确其为唐宋何时所临,也列入“临本”系列。

(一)“贺知章临本”——“修内司本”“沈芥舟本”

南唐后主李煜以“贺知章临本”刻入《澄心堂帖》,北宋王著奉命刊刻《淳化阁帖》,同以“贺知章临本”为底本刻入。黄伯思《东观馀论》卷上《法帖刊误下·第八王会稽书下》曰:“逸少《十七帖》,本唐贞观御府中书。……本二十七条,今官法帖有其十五,散置逸少书三卷中,又续法帖有五。”[13]黄伯思所说“官法帖”即《淳化阁帖》。《淳化阁帖》含《十七帖》中十五帖,卷六含八帖,卷七含七帖,较“馆本”《十七帖》有增减、错行等现象,《谯周帖》与《严君平帖》合为一帖,《龙保帖》“见”字下加“之”字,无“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九字,《七十帖》首三行后衍两行,即《服食帖》尾行和《知足下帖》首行。

日人野本白云列“修内司本”“沈芥舟本”“刘铁云藏河南本”三种属“贺监本”。本文将“刘铁云藏河南本”列入“陕本”系列。“修内司本”,王肯堂跋自刻《十七帖》后提及此本:“唐人双钩廓填十七帖……胜世传修内司诸本远甚。”[14]“沈芥舟本”(沈宗骞,号芥舟),每一帖后刻楷书释文,野本白云认为是宋刻宋拓,与“修内司本”同藏于日本书道博物馆。

(二)“颜真卿临本”

此本缺《来禽帖》,帖末有颜真卿书小楷释文。“颜真卿临本”《十七帖》真赝难辨,清代江藩《半氈斋题跋》云:“《颜临十七帖》清劲疏宕,先儒所谓犹存拙意者,释文笔法与《小字麻姑仙坛》相似,宋元藏鉴家皆未著录,予不能辨其真赝,而可疑之处有二事焉。”[15]江藩依据“司马承祯”印及“湖州刺史”与尾款“大历元年”疑之。此外,清代欧阳辅直接认定此本为伪作,其纂辑的《集古求真》卷八《草书》记载:“按《颜临十七帖》,据江藩所考,伪作显然。”[16]

(三)“陕本”

“陕本”的显著特征为帖石高度超过一般《十七帖》,且帖末無“敕”字一页。翁闿运《论〈十七帖〉宋刻版本》论“陕本”:“今传唐人临本中之最精者……共存十八帖,六十一行……《吾服食帖》缺‘食久,复可可足下七字。又下‘保字损上半。”[17]而据所见“陕本”,《服食帖》“复”字完好,缺“食久、可可、足下”六字,残“保”字。《蜀都帖》“殊为不备”下缺“悉彼”二字。《汉时讲堂帖》“精妙甚可观……信具告”不存。此本原石早佚。现所见属“陕本”者有“刘铁云藏本”及“刘聚卿藏本”。

1.“刘铁云藏本”

张伯英定为唐“孙过庭临本”[18],王壮弘定为“宋人临本”,并称“河南本”,“石残仅存十六帖,与‘馆本非但字画异趣,行款也不相类”[19]。仲威《〈十七帖〉版本概述》中将下列“刘聚卿藏本”称作“河南本”,又作“中州本”[20]。“河南本”与“中州本”同出一石,递藏情况分属两支,然“中州本”首“十”字缺,字旁刻有小楷释文,“河南本”又剪裱散乱,因此本文将“河南本”与“中州本”分列为“刘铁云藏本”与“刘聚卿藏本”。

此本有明白仲、白可复父子,清吴云、宝熙、刘铁云等题跋,原为明末白仲旧藏,又为吴平南所得,后归刘鹗抱残守缺斋。

2.“刘聚卿藏本”

此本高于一般《十七帖》,帖次混乱。有清翁方纲、吴荣光、孔广陶、沈曾植、郑孝胥等题跋。经吴荣光、孔广陶收藏,后归贵池刘世珩(字聚卿)。后为高二适收藏。

总结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集大成之帖,可称为今草之祖,后世学书者无不精研此帖。明代薛晨评《十七帖》云:“达者痛扫诸书,专精此帖,日夕临摹,尽悟结构之妙,乃知一切诸体皆原于是。”[21]苏轼、赵孟、康里巎巎、董其昌、王澍、刘墉等历代书家多有临本传世,且官私刻帖极多。

本次梳理将相同类型的底本及翻刻并列一系,最后列出版本归类情况,以明系属。

(一)“馆本”

1.“唐摹館本”:“吴宽本”“文徵明朱释本”“姜宸英本”“吴继仕跋本”“三井本(玉烟堂本)”“岳雪楼藏本”“冯铨本”“王稺登本”“王文治快雨堂本”“文徵明本”“宝晋斋本(上图藏本、宗九奇藏本、石泉凌风藏本)”。

2.“缺十七行本”:“翁同龢藏本”“玄美庵本”“王肯堂旧藏本”“楚香旧藏本”“来禽馆本”“馀清斋本(邻苏园本)”“郁冈斋本”“书道博物馆藏本”“伊秉绶藏本”“杨又云旧藏本”“文徵明释文本”。

(二)“临本”

1.“贺知章临本”:“修内司本”“沈芥舟本”。

2.“颜真卿临本”。

3.“陕本”:“刘聚卿藏本”“刘铁云藏本”。

注释:

[1]韦续.墨薮[M].北京:中华书局,1985:48.

[2]张彦远,辑录.范祥雍,点校.法书要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24.

[3]杨宾.铁函斋书跋[M].江氏聚珍版丛书本.

[4][21]朱长文,辑.李檾,续辑.薛晨,校注.墨池编[M].明隆庆二年(1568)李檾永和堂刻本.

[5]黄庭坚.山谷题跋[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158—159.

[6][7][13]黄伯思.东观馀论[M].北京:中华书局, 1991:68,68,13.

[8][19]王壮弘.帖学举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178,190.

[9] 张廷济.清仪阁金石题识[M].观自得斋丛书本.

[10]启功.书画创作[J].大学书法,2019(2):10.

[11]章惇跋魏泰藏本《十七帖》:“前示魏道辅藏本《十七帖》甚佳,真古物也。顷亦有之,为一族人窃去,后米芾购得,分裂与人以易画,今皆割截零落矣,与此正同。知渠今日行,谨封还。惇手简。”馀清斋帖[M].横滨:书学院出版部,1981.

[12]祁小春.王羲之《十七帖》汇考[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203.

[14]容庚.丛帖目[M].北京:中华书局,2012:296.

[15]江藩.半毡斋题跋[M].清功顺堂丛书本.

[16]欧阳辅.集古求真[M].开智书局本.

[17]翁闿运.论《十七帖》宋刻版本[J].文物,1980(3):51.

[18]张伯英.张伯英碑帖论稿(第三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28.

[20]仲威.《十七帖》版本概述[J].上海文博论丛,2006(2):79.

本文为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编号:2021gxc16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题跋
论袁宏道题跋文创作的尊体与破体
《六君子图》题跋与画面意境的关系
金农的绘画语言为现当代中国画创作带来的思考
陈訚旧藏敦煌文献题跋辑录与研究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洪武九年自刻本《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题跋与过录文字考释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
从题跋看湖南近代私家藏书之盛
晚明黄道周绘画题跋诗文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