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的作用,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时代发展的顺应性因此其对于我国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助力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在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纽带作用,在推进乡村文化复兴的同时也促进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融入了时代元素,乡村文化与经济交融在该战略措施的推进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呈现出文化与经济繁荣共生的向好向善局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建设总体上取得了杰出的成绩。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文化经济;乡村文化建设
早在2017年《中国农村发展报告》的调研报告中,农村转型,发展趋势,制度改革,土地流转以及精准扶贫等十几个围绕乡村发展状况的现实问题就得到了重视和分析。报告分析得出农村转型升级亟待解决的包括高成本严重损害农业竞争力,农业机械化亟待转型升级,“谁来种地”难题尚未破解,农业规模经营面临重大挑战,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增加,农村资源资产浪费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乡村治理模式仍需创新等在内的八个问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并存的中国乡村,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问题无疑难以得到满足,在物质生活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村民的精神生活更加难以保障[1]。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无疑对这些问题提出重要的解决方案,更为村民精神生活的丰富注入一针强心针,镇定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带活乡村经营经济的同时也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该战略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定义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明确要始终坚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原则。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更加注重提高农村资源资产的流动性,注重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重视农村经济体系构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作为实现国家强盛和促使民族未来前程繁荣复兴的一种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实力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我国还是别国,国家整体结构总由城市和乡村两个体系构建而成,而率先实现文化发展的往往是城市,这是由于国家发展前期建立强健有力的国家机器的必然要求,这也就导致政治经济发展重心对于城市的偏重,使得城乡整体发展差异大大增加,文化发展水平也相去甚远。为了改变我国城乡“头重脚轻”的发展现状,而经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盘活农村资源后,乡民更有余力去进行乡村文化的发扬和创作[2]。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也会在与乡村振兴举措的互动中不断提升并且反过来丰富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指向。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1.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评估和合理定位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面临当今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时对我国现实状况所做出的正确决断,在推动缩小城乡发展差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综合国力的评估环节中,乡村发展状况是“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因国际社会早期普遍注重发展工业经济,因此无论是政策导向亦或是发展方向,都偏重于城市发展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乡村发展,导致城乡经济文化差异巨大,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对这一现象的颠覆性理论成果。无论是对乡村定位发展布局,还是乡村发展方向,乡村发展战略都详备地提出自己的方案以及解决措施,很大程度上消灭了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差异中的不确定性因子。面对国家发展现实状况和我国经济状况在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方向,我们有理由信任乡村发展战略的合理性[3]。
2.乡村文化建设对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
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衍生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一朵伴生花,他们溯源于社会发展的土壤。如果说经济发展是花的茎叶,那么文化建设无疑是花的营养物质。如果人类社会这朵花的营养没跟上,那么人类社会必然走不长远,就算苟延残喘延续了几百年,在社会上生存的人也只能沦为毫无情感的机器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他们重复进行了几百年的工作,彻底失去人类发展所必须的创新能力和人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所必需的活力。文化建设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它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4]。每一个城市都有专属于自身的地标性建筑,这正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缩影,为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在着眼于乡村发展时也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建筑和文化标志,而在打造这些乡村文化缩影时,文化建设的作用也就愈加凸显。
3.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关联
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于乡村经济发展,着眼于提高乡村经济整体发展活力,在其对于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文化建设实质上是“体”和“魂”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铸造坚固的躯干,使其能够容纳更多有益于社会进步发展的物质财富,通过不断更新物质财富含量来提高乡民劳动持续能力,提升其抵御诸如自然灾害和人类战争等不可抗因素的冲击;而乡村文化建设更像是躯体里的魂,当文化建设到适配乡村在当代的发展水平时才撑得起乡村发展的整体面貌,它代表着一个乡村的精气神,如自2018年始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便以其亲民性和文化艺术性得到了迅速推廣和重视,牢固树立乡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乡民在推动乡村振兴道路的步伐走的更坚定[5]。
三、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国际意义
随着国际社会经济的普遍发展,乡村发展水平成为绝大多数国家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而乡村振兴战略在国际社会中的意义也得到提升,国际社会上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模式有多种类型,诸如日本造村运动的因地制宜型,通过整合和开发本地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区域性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有韩国新村运动的自主协同型,通过强化政府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官民互动,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缩小城乡差距的模式;有德国村庄更新的循序渐进型,依然强调政府在宏观上的作用,但是它以乡村作为发展主题,通过不断更新和调动乡村发展的制度和法律框架,追求农村社会的整体效益[6]。诸如此类,国际社会上还有很多助力乡村发展的方式和手段,在此我们不再一一赘述。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对于国家宏观发展政策导向的呼声更高,因长期不被国家发展重视,乡村发展多多少少被搁置,增进速度趋缓。这种局面因城乡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乡村居民安于现状的心态影响,乡民习惯了“穷”的生活,因此他们不会主动追求对乡村文化氛围的打造。在这种局面下,政府的宣传教育和积极引导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越来越看重文化底蕴,而乡村群体在多数国家中依然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国家发展追求的应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乡村振兴,更多的是文化建设上的乡村振兴[7]。只有在意识形态领域乡村文化建设搞上去了,乡民才会更有动力和热情去追求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这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与乡村文化建设同频共振的最实际的因素。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合理性在我国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该战略不仅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际上更具有跨时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乡村振兴战略应与乡村文化建设打好配合,虽然乡村文化建设在多个领域内可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去钻研两者之间的必要关联,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与乡民主观能动相结合,上下一心谋发展,不断在探索中更正航向,我相信我们国家的总体发展布局一定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完善,城乡差距也一定会得到弥补。
参考文献:
[1]刘亚波.乡村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J].中国集体经济.2021-04-02
[2]庞莉;陆路.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文化创新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安康金寨实践[J].图书馆论坛.2020-12-24
[3]王颖.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新农村——抚宁区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统计与管理.2021-04-06
作者简介:
朱俊,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职称: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