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萍
摘要: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创造能力需要提高,怎样落实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呢?我们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开放的连通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放的连通是指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融合大家的观点,超越个人的局限,从而打通学习方式。开放的连通分向内的开放、向外的開放,以及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方式的开放。
关键词:开放的连通;向外的开放;向内的开放;媒介
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创造能力应该通过美术课程提高,那么,身为教师,怎样担负起这一使命呢?我们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开放的连通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放的连通是指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融合大家的观点,超越个人的局限,从而打通学习方式。开放的连通分向内的开放、向外的开放,以及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方式的开放。开放的连通的本质即开放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向外的开放,在大自然中唤起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古人有云:“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美育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相和谐,让儿童感受自然的灵气。自然美对于精神超脱和心灵解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思想的本性就要求有诗一般的创作。
大自然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培养造就人才的摇篮。农村到处是田野,田野里到处都有吸引儿童进行美术活动的素材。走近它,让学生学会观察花草、树木、水、土等自然物的形状、颜色,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各种自然物,令其情绪产生深刻的反应。学生情绪的深刻性,乃是指他们的情绪涉及有关事物本质特征的程度而言的。小学生的情绪越能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就越富于深刻性;反之,越不能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则越缺乏深刻性。这种深刻的体验,需要他们亲自实践。
大自然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到处都有吸引儿童进行美术活动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然、生活环境中“看”到美术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花草、树木、水、土等自然物的形状、颜色等,通过各种感官感受自然事物;应充分利用自然物的各种形状特点吸引学生,并唤起学生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认识身边的树》一课时,我让学生带着画本到校园里,让他们捡起飘落的树叶,观察上面的小虫洞;让他们摸一摸大树的树干,感受到它的纹理,等等。学生对此产生了鲜明的、完整的、深刻的视觉形象,并将它们与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形成全新的表象。教师应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来,之后再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描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收获会大得多。这种引导学生在观赏对象中“看”到美术知识的教学活动,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力及美术素养方面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
陈鹤琴先生在对儿童“活教育”理论的探索过程中,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思想观点。他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形式化的,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活的书、活的教材。确实,在教室里欣赏大量的树木图片,学生也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受。所以,我们应提倡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周围的环境中寻找感兴趣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自然情怀——“造化自然”。
二、向内的开放,利用媒介在探索中深掘美术能力
创造活动作为一种具有内在动机的、主动灵活的活动,只有在心理放松的状态下才能获得最佳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在一个教学环境中,教师、学生、资料、材料、工具等诸多元素都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自己不同的作用,这些作用都是围绕着孩子的行为意识而产生的。行为产生一种意识,意识来源于一个人的感觉器官、心情和逻辑思维。
向内的开放指学生在自主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融合大家的观点,超越个人的局限,从而打通学习方式,利用几何形状、小组调查表、自制小工具等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与学习的媒介,在探索中深掘美术能力。
(一)媒介1——利用随意的线条不安分地作画
笔者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愿望、思路去构思、造型,添画各种具象或者抽象的形象,制成一幅情趣别致的艺术作品。这种看似随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了线条游戏的方法和内容,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体验了新的绘画方法。简单的尝试,让孩子们收获了很多,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色彩进行装饰。此时,学生的作品中不见了平日作画的拘谨,而是多了一份自信。
(二)媒介2——借用小组调查表自主发现
课前,让学生运用调查表的形式,各小组明确分工,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分析画家吴冠中是如何用笔、用墨、用色和构图的;课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呈现,分享各组的成果。
(1)用笔:迁移上节课的水墨知识,回顾墨法有浓淡干湿的变化。
(2)用墨:通过比较两幅吴冠中的作品,发现树干的表现方法有没骨法、双钩法。
(3)用色:对比吴冠中和齐白石两幅主题相同的作品,解析吴冠中用色的不同。
(4)构图:解剖吴冠中作品的构图形式,如特写、满构图、突出主体等。
吴冠中先生的这种返璞归真的画法,看上去如信手涂鸦般,让学生在作画时产生共鸣。利用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带给学生的那份自信来解析水墨画最为合适!但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开始跟我谈画家吴冠中的水墨除发挥水墨本身的韵味以外,常有各种粗细、形状、动感不一的墨线。还有的说他的作品《春如线》,你看到的不是山水,亦不是静物,是点、线、面与色彩的结合!点可以是葱郁的,也可以是疏朗的;线可以是婉约的,也可以是奔放的……
吴冠中先生说“笔墨等于零”,所以,拿起笔来不是先学作画的规矩,抑或掂量内容、造型与风格,而是首先要学会理解与感悟。利用调查表作为媒介连通新知、感悟新知,由学生课前合作、自主发现一起获得的,远比老师讲的赏析课精彩得多。
(三)媒介3——巧用自制小工具探索笔墨之趣
传统水墨画是学生既感兴趣又望而却步的课程。低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敢于大胆表达,形象思维活跃,对于水墨工具和“笔墨”学习兴趣浓厚,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水墨画的良好基础。但是,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欣赏水平有限,让教师陷入一个窘境:你无法大展拳脚地教,学生无法得心应手地使用新技能。如果单一地传授用笔、用墨的基本知识,无异于抹杀了学生对传统水墨画的兴趣。如何把童趣想象与传统水墨技法有效结合,是突破传统水墨教学的重点。
笔者利用自制绘画小工具这一学生感兴趣的媒介连通传统水墨,从而让学生感受彩墨的乐趣。例如,自制海绵、喷壶、棉球等,进行点、滴、染、甩、弹、喷、擦,有效激发低龄段学生对水墨的兴趣。由此,难点也变成了本课的亮点,让传统的水墨变得更有趣味性。
学生的绘笔不再停留在以前作画的框架里,突破了自己。那我的教学呢,是否还停留在教材限定的框架中?限定了自己,那就是限定了学生,若学生思维固化、学生作品“流水线”化,那就是教学的失败!各类媒介促进了儿童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因而,在活动中,我们给予儿童足够的空间,便于他们自由取放材料、自由探索;在精神上尊重儿童的自由性,允许他们自己选择活动内容、方法和伙伴,营造愉快、宽松的氛围,并提供各种极富想象力的材料、工具等,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动脑、动手,积极地去想、去做!小学美术教学中开放式的连通教学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开放的前提下,学生通过媒介进行自学、讨论、释疑、练习,达到学习目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美术能力与自主能力。
参考文献:
[1]袁运甫.我所认识的吴冠中及其绘画[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2(03).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