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摘要: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蒙恬“不知强谏、阿意兴功”,这并非完全是针对蒙恬的责难和批评,还涉及司马迁的立场。司马迁的时代同样面临和匈奴战与和的问题,这番评价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自己反对对匈奴用兵的立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规劝西汉统治者以史为鉴,不要一味“兴功”。司马迁“不强谏”“阿意兴功”“轻百姓力”的批评不仅针对蒙恬,更是针对秦始皇及整个秦朝,同时也委婉地对武帝时期的对外战争提出了批评。
关键词:蒙恬;不知强谏;阿意兴功;司马迁
中图分类号:K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9-0077-03
“不知强谏、阿意兴功”出自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对蒙恬的评价,此言一出,赞同者有之,非议者有之,但值得注意的是,双方都没有考虑到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背景。本文结合相关史料,梳理“不知强谏、阿意兴功”论争,剖析其成因。
一、蒙恬之死与太史公评价
蒙恬祖籍为齐国,从其祖父蒙骜开始自齐事秦。蒙骜、蒙武、蒙恬三代人,在秦的统一战争当中都立有战功,特别是蒙恬深得秦王信赖,“诸将相莫敢与之争论”,可谓煊赫一时。
但蒙氏的尊宠地位随着始皇的去世发生了改变,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1]。随后,沙丘政变这场改变历史走向的皇位争夺战拉开了帷幕。为了各自的利益,胡亥、赵高和李斯结成了迫害扶苏与蒙恬的联盟。于是三人相谋,矫旨赐死蒙恬:“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2]
在扶苏自尽以后,蒙恬上书确认与辩解,但终未逃脱死亡的命运,英雄末路之时蒙恬喟然太息:“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2]
这是蒙恬临死之前最后的反思,认为自己主持修建的长城“绝地脉”,而“罪于天”使得自己“固当死矣”。司马迁对“绝地脉”致死进行了回应并对“其兄弟遇诛”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2]
这段话可以用三个词语概括,不强谏、阿意兴功、轻百姓力。这是司马迁对蒙恬人生悲剧性结局的评价,也是对蒙恬“绝地脉”“罪于天”的批评。司马迁认为造成蒙恬遇诛的主要原因是在百姓流离失所、人心未定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劝谏秦始皇停止修筑劳民伤财的长城和直道,而是一味迎合上意,甘愿为之驱使,轻视百姓,靡费众力,最终导致被诛杀。司马迁对蒙恬的批评有其合理之处,他没有把原因定位在“绝地脉”“罪天”等比较玄秘的方面,而是站在“众庶”“百姓”的角度对蒙恬的死因进行剖析,足见其眼光之独到。
尽管司马迁是基于普通民众的同情,对蒙恬“不强谏”“阿意兴功”“轻百姓力”的行为进行批判,但是此言一出,赞同者有之,非议者有之,在后世学者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二、“不知强谏、阿意兴功”的论争
东汉王充便不赞同司马迁的说法,在《论衡·祸虚》中发表了对司马迁的批评:
夫蒙恬之言既非,而太史公非之亦未是。何则?蒙恬绝脉,罪至当死。地养万物,何过于人,而蒙恬绝其脉?知己有绝地脉之罪,不知地脉所以绝之过。自非如此,与不自非何以异?太史公为非恬之为名将,不能以强谏,故致此祸。夫当谏不谏,故致受死亡之戮。身任李陵,坐下蚕室,如太史公之言,所任非其人,故残身之戮,天命而至也。非蒙恬以不强谏,故致此祸,则己下蚕室,有非者矣。己无非,则其非蒙恬,非也。[3]
王充认同蒙恬“绝地脉,罪于天”的说法,但批评他“不知地脉所以绝之过”,认为蒙恬的反思并不到位。同时也批驳了司马迁“不能以强谏,故致此祸”的说法,并以司马迁身任李陵受宫刑为例,认为他“己无非,则其非蒙恬,非也”,反对司马迁“不以此时强谏”的说法。
与蒙恬“不以此时强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斯对秦始皇欲打击匈奴时的劝谏。在主父偃劝谏汉武帝的上书中曾引用李斯向秦始皇劝谏的内容:
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敝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4]
李斯的劝谏可谓站得高、看得远,把与匈奴作战的弊端与劣势分析得清清楚楚,若李斯这份劝谏为真实存在,便可以和蒙恬“不以此时强谏”形成对比,指责蒙恬“不以此时强谏”也就再合适不过了。但是,李斯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劝谏值得怀疑。
南宋吕祖谦认为:“李斯方助始皇为虐,必无此谏。”[5]明末徐孚远曰:“李斯谏伐胡,本传不载,非事实也,意者欲沮蒙恬之功,故为正言邪?”[6]宋超先生同意“必无此谏”的说法,他认为《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狱中上书,有“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平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此段话名为“有罪”,实为“表功”,因而推测李斯是赞同秦始皇“北逐胡貉”的[7]。宋超先生的说法确实有道理。这段文字似乎是用汉人的思想写成的,很多字句都散发着汉人的思维观点,很难符合秦朝的历史背景。
所以,在秦始皇作出打击匈奴的决定时,李斯可能没有劝谏。更何况秦始皇是一个有雄才大略同时又刚愎自用的君主,公子扶苏劝阻始皇“坑儒”尚被贬黜,更不用说蒙恬。可见,王充对司马迁的批驳不无道理,批评蒙恬“不以此时强谏”确有牵强之处。
司馬贞在《史记索引》述赞部分同样表达了对司马迁评价的看法:“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怨,呼天欲诉,三代良然。”[2]司马贞认为蒙恬的死因是“劳人是怨”,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不惜民力”,但是对司马迁给出的“阿意兴功”这一评价,司马贞似乎并不认同,在其看来,蒙恬筑长城并非“阿意兴功”而是“万里安边”。无论是“阿意兴功”还是“万里安边”都涉及秦朝北击匈奴修长城的必要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