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云 臧万军 陈军浩 张丙强
[摘 要] 在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依托学校“大土木”学科优势,持续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培养机制、实践理念、实践环节、实践内容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创新,构建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3×3”培养模式,奠定了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基础。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实践与创新;实践教学;“3×3”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应用型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探索”(FJJKCG20-073);2018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新工科视阈下地方高校行业背景教师能力发挥与评价”(FJJKCG18-145);2017年度福建省本科高校一般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FBJG20170095)
[作者简介] 王启云(1986—),男,湖南祁阳人,博士,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1-0117-04 [收稿日期] 2021-03-09
21世纪以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持续推进,在不同地下空间开发的时间维度上,呈现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速度,这就需要大量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2002年,中南大学首先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随后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也陆续开设,截止2021年初,全国已有80余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双能力”,其中实践教学是人才“双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由于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大多借鉴或参考相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1],以培养学生“双能力”为目的实践教学体系给高校带来了挑战。同时,在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作为国家新设置的特色专业,自开办以来各院校对创新实践教学一直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探索。中南大学唐礼忠教授[2]认为狠抓学生实习和设计两个环节可以达到加强实践教学的目的。徐帮树等[3]探索了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专业建设内容,实践教学的内容应包括实验课程、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暑期学校、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李富荣[4]从实验教学、实习环节、设计环节以及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训练等方面,构建并创新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李晓乐[5]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出发,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平台,三个模块,四个保证”的实践体系模式。赵延喜[6]指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普遍存在工程经验严重不足、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的缺点,并给出了相应建议。付贵海[7]从实践教育教学理念、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以及大学生创新训练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CDIO理念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多维实践教学模式。闫长斌[8]构建基于校企协同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思路,并给出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韩现民[9]等构建了三平台、四层次、五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了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杨慧等[ 10 ]从构建课内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方式与搭建课外实践平台等方面就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蒋雅君等[ 11 ]对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思路、实习内容设置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梳理了专业实习所需的教学和管理文件体系。福建工程学院作为福建省首家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高校,于2014年开始招生。专业紧扣区域战略需求,不断强化城市地下空间专业能力培养,逐步实现由专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全面提高专业服务区域经济、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大学全过程,知识学习、工程应用和创新实践并行,工程实践、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交互,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创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该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与实践教学模块化,学生与校内外指导教师之间、校内外指导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学生缺少实践创新全过程引领。
2.校企合作表面化,实践基地空泛化,复杂工程问题转化为教学案例不及时,导致实践教学脱离工程实际,内容更新滞后。
3.前沿科研項目、最新工程实例凝练不足,未能有效融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导致课程内容来源单一且创新不足。
4.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连续合理规划,各环节未能有机结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动能不足。
二、培养模式探索
(一)班导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联合指导,构建“三导师”协同指导机制
高校选派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责任心强、热心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作为班导师,选派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学术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学术导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中选聘工程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组建班导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团队。以学生为中心,学术导师为主体,其他导师协同,在思辨能力、工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引领和指导。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践与创新管理平台,学生与导师、导师之间互通,随时解决各种难题,提高指导工作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