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传染病医院立体流线设计初探

2021-11-03 09:26黄凯昕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污物医技院区

黄凯昕

(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州 510220)

1 概述

正当2002 年SARS 疫情仍令人记忆犹新之际,2019年冬天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忽然袭来,令各国人民措手不及,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演变成一场蔓延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全国各地都在效仿北京小汤山模式扩建、增建传染病应急医院。令传染病医院建设在一瞬间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虽说应急医院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到成效,但终究是一种临时性的应对策略。快速装配式建设的做法也存在基础建设资源浪费及抗风防水技术等薄弱环节。要在下一次疫情危机到来之前做好充分准备,还得回归传染病医院建设本身,做到科学发展,平战结合。

2 存在问题

我国第一所公立传染病医院——北京地坛医院[1]创立于1946年,其布局分区和流线组织极具代表性:病人和医务人员分别从院区的东、西两侧进入建筑内部,污物从地下通道运离医院。通过在三个维度(x,y,z)上对传染病医院普遍存在的病、医(洁)、污等三股流线加以严格区分,实现洁污分流(见图1)。

图1 地坛医院洁污流线[2]Fig.1 Clean and Dirty Streamline of Ditan Hospital

然而,在传染病医院经历了多年发展后的今天,随着传染病种的不断细分及受大专科小综合生存发展模式影响,传染病医院内部的流线呈现出更复杂化的发展:

传染病医院虽然承担着地方传染病的集中管理和救治任务,但其生存与发展主要靠医院综合业务收入来维系,缺少必要的资金保障[3]。这要求在没有疫情的时候传染病医院也要重视综合发展创收。因此大型传染病医院内部流线通常比较复杂:既存在传染病人,也存在综合病人(非传染性)。与此同时,传染病根据其传播途径和传染能力的强弱,又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和非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播、接触性传播、血液传播等)。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可以在空气中通过气溶胶传播,因此危险性更高,必须和其它传染病人区分开。因此,大型传染病医院通常存在以下几股流线:①呼吸病传染病人流线;②非呼吸道传染病人流线;③综合病病人流线(非传染性);④医务人员和洁净物品流线;⑤污物流线,需予以严格区分。对此可归纳为12个字:洁污分流、医患分流、患患分流。

部分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新冠肺炎等)属于传播度极高的疾病[4],病人入院时常带有与外界隔离的装置,入院后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自带医技设备的住院楼内,避免与其他病人产生更多交集,达到隔离目的,其流线可以独立考虑。除此以外的其余四股流线,常在传染病医院的医技诊察区产生交汇,需要在流线设计时重点考虑[5]。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当面对四股以上深入建筑内部的流线组织时,复杂程度将大幅增加,给建筑师制造了不少难题[6]。

3 国内案例分析

国内传染病医院建设在二维平面上尝试过多种布局模式的探索,希望实现完全的流线独立,以下为国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染病医院案例。

3.1 组团式布局

上海公卫中心占地33 公顷,总病床数500 床,共设有4 个对外出入口,分别供传染病人、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及外来探视者、污物出入。公卫中心根据传染病种类的不同将病房楼分组团设置,形成树上挂果式的组团布局。中心的病人流线、污物流线集中在北侧,医务流线和洁物流线集中在南侧。公卫中心的每个组团均设有独立的医技部,各组团可独立运作,可以极大地降低传染病人穿越公共诊疗区域制造的病种交叉感染。但由于流线组织只能在二维平面上平层分流,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区域洁污流线比较接近或存在交集的情况(见图2)。

图2 上海公卫中心流线分析[7]Fig.2 Flow Line Analysis of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enter

3.2 行列式布局

行列式布局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传染病医院布置格局:通过三组连廊,将建筑物沿行列式组织在一起,中央通道为医务通道,两侧通道为病人及污物通道,保持医患分流。非常多的传染病医院以及小汤山、雷神山、火神山等应急医院均采用了这种布局方式(见图3)。它的特点在于流线非常清晰,护理单元可以根据疫情的发展随廊道延伸不断增加。但行列式布局的制约性也很明显,由于流线组织方式相对单一,当院区内加入了综合病病人流线后,便无法保证院区内的流线完全分流[8]。

图3 火神山医院总平面Fig.3 General Layout of Huoshenshan Hospital

3.3 依山就势布局

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位于南京市东南的青龙山(见图4),总建筑面积近15万m2,规划床位1 100床。医疗中心选址于山地,利用山体的屏障将医疗中心与外界分隔开。医疗中心于东南侧山谷处设有烈性传染病应急区;在北侧山脊较平整的地带布置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基地西侧为医疗核心区,3 幢主体建筑呈“品”字形分布[9],底层连通实现医技资源共享,地上建筑依托山势形成多层建筑退台,可在竖向不同标高连接外部道路组织对外交通:非传染病出入口设于东侧谷底广场;传染病区出入口沿北、西、南3 个方向设于建筑群外围,利用自然山体的高差,将传染病区出入口与非传染病区出入口分离;污物通过地下通道运送至院区东北部的地下污物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利用自然山势实现了院区内部的立体交通流线(x,y,z1,z2...)组织,为传染病医院内部多股流线独立分流提供了成功的借鉴模式。

图4 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9]Fig.4 Nanjing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enter

3.4 U型布局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广州市的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占地10公顷,分三期建设,总床位3 100床,院内除了传染病区和综合病区外,还设置了公安系统的羁押病区,形成极具代表性的“院中院”格局。医院的总体布局呈U型,形成内外2个交通环,可以较好地组织对内和对外的交通流线,为繁复的功能流线实现独立分流奠定了基础。

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建设、三期规划及抗击新冠疫情应急工程实践当中,市八医院的U 型布局双环交通系统可以根据医院在常态和应急状态下的不同功能区域划分,对交通组织进行灵活调整:

平时状态下,内环用于组织综合病病人流线,可缩短病人的就医步行距离;外环东侧为医护人员和洁净物品流线,外环西侧为传染病人流线。

在新冠疫情的应急状态下,综合病病人被外迁至其它院区。市八全院紧急封闭,在院区南侧的三期预留用地上新建368 床应急负压病房楼和医技楼,与原传染病区及综合病区呈品字形布局,构筑起广州市收治新冠病人的第一道防线。根据疫情状态下的医疗工作开展状态,市八院区的内环交通调整为供救护车和病人出入,便于集中管理和救治(见图5),外环仍作为医务和洁净物品流线使用。

图5 新冠疫情期间市八医院的流线分析Fig.5 Streamline Analysis of Guangzhou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during COVID-19

随着三期建设的开展,市八医院可在原双环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围绕内环中心绿地进一步增加连接医技、住院和行政组团的立体步行廊道(见图6),构建联系整个院区的中央立体流线系统,使综合病病人和医护人员、洁净物品在竖向的不同平面上分流,在满足院区医疗流程高效化运作的同时,实现健康人群和患者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图6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三期规划立体流线分析[10]Fig.6 Three Dimensional Streamline Analysis Chart ofPhase ⅢPlanning of Guangzhou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4 结语

为适应传染病医院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平战结合发展需要,满足院区内部的复杂流线分流设置需求,在大型传染病医院内部建立起立体交通系统,有助于在不同的竖向平面上更好地组织医院内部的复杂流线,达到分流的效果,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医疗效率,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猜你喜欢
污物医技院区
Purex流程中铀、钚、锆、钌混合溶液界面污物的成因研究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院区再造
运用评分制对某院两院区红细胞出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Gas from human waste
多院区管控:院长新视野
保护车辆电子设备免受污物和密封失效的影响
义乌復元私立高档妇儿专科院区开业
以信息化为载体再造住院病人医技检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