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认知盲点 厘清内涵特质
——以道德与法治“公共意识”主题教学为例

2021-11-03 01:44张水琴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公物意识班级

□ 张水琴 郑 洁

公共意识是人们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中恰当行为的一种自觉认识和稳定的心理认同倾向,是和谐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性素质,也是全球化时代公民素质的核心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针对儿童道德成长的需要,有意将公共意识的培养作为低段教学的重要目标,以班级为视角展开教学,为儿童的公共生活奠基。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未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公共意识的内涵特质,教学呈现出低效性。因此,教师要聚焦认知盲点,厘清共有物品、共有场域、共有事件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为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提供逻辑前提。

一、认识共有物品,体现共有与共享

人类以个体的方式存在,却以群体的方式生存。这一特性决定了人类不可能脱离其公共性特质。“个体性”和“公共性”是人性品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维度。正是由于人性存在二重性,才会出现公共财物与私人财物的区分。传统公物,是指国家或公共团体直接为了公共目的而提供使用的事物。如学校中的道路、绿化、操场、教室等场地,以及黑板、桌椅、卫生工具、广播、电脑、篮球架等设施。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尚处于前习俗阶段,他们的行为多从自身的感受和利益出发。因此,他们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乏使用公物的经历,甚至每天都享受着公物提供的种种方便,但并未能准确、深刻地认识“公物”的特性。

【案例1】《这些是大家的》

首先,教师出示了一则谜语,学生一下子就猜出谜底是课桌。教师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探究,找一找教室里的课桌与家里的书桌有什么不同,并将学生的发现罗列出来,整理后如表1。

表1 教室里的课桌与家里的书桌的对比表

接着,教师揭示课题——这些是大家的,并提出问题:“学校为什么要提供课桌?”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这是国家为了让未成年人接受教育而提供的共有与共享物品,由此进一步了解公共财物的内涵特性。然后,教师请学生拿出“公物搜索卡”,汇报自己找到的校园公物,并说说这些公物带来的方便。

人的社会性本质意味着人是以某种或某几种关系存在的。公共意识是个体社会人性的反映,它的终极指向是公共利益,它所蕴含的伦理规范和行为法则也是个体追求自我利益的根本保证。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给公物下定义,或是告知学生哪些是公物,而是通过三个步骤逐步推进:先是对公物和私人财物进行比较,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描述公物的基本特点,帮助二年级学生初步厘清“公物”的概念,凸显公物“共有与共享”的内涵;再通过“搜索卡”对身边的公物进行辨识和拓展,在不断的归纳和演绎中,逐步夯实学生对“公物”的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公物所带来的便捷,唤起学生対公物的喜爱之情,使其初步形成爱护公物的意识。

德国作者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指出:“人的世界是共同的世界,人在世界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对于公物共有与共享的认识,引领着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使其在逐渐拓展的生活空间中逐步理解和认识社会的公共性,体会“私有”与“公有”的伦理。由此,使学生逐渐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与转变。

二、理解共有场域,体会共存与共处

学校(班级)作为家庭到社会的中介,承载着“简化了的社会”的角色和功能,是小学生最主要的社会生活场所,也是最重要的公共生活场域。学校(班级)是学生最近的准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经过一年的班级生活后,学生对这一准公共空间已经略为熟悉,但这种熟悉是对其作为日常活动场所的物理空间的熟悉,而非对其作为社会空间的熟悉。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规范意识尚未形成,自控力尚不足,在学校(班级)这类监督力强的公共场所,能做到自觉爱护公共卫生,但是在其他公共场所,就不能做到不乱扔、不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相关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环境卫生习惯有明确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并了解到这是一种责任和文明的体现。

【案例2】《我们不乱扔》

教师课前设计了一张“我是文明小督查”调查表(如表2),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寻找校内外等公共场所中的不文明行为,观察记录后献上自己的锦囊妙计。

表2 “我是文明小督查”

课堂上,教师让小队代表上台汇报交流,学生罗列出身边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表达自己对这些不文明现象的不满,并表示希望看到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

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出示课前收集的脏乱图片,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身边不讲公共卫生的不良行为,这样会让学生更有真实感,更能积极参与,更有话说。在分享小队收获的时候,学生给出的建议十分实用,且有针对性。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脏乱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到我们都要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爱护公共卫生,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活环境,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

海徳格尔认为,世界是人类共同的世界,人在世界中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的。因此,人具有社会性特征,且人类生活的本质是相互依存的共同生活。只有让他人生活得更好,自身才能生活得更好;只有遵循这样的伦理规训,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学生作为个体化的公民主体,在进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域里,必须有公民美德,承担公共责任。要做到这两点,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

三、感受共有事件,领悟共在与共担

现代社会中,合作、共创的意识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除了家庭与个人的生活外,自己还要参与公共生活。在公共生活中,只有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能使之变得更好,更接近我们希望的状态。这就要求每个人在面对共有事件时都要具备集体责任感,养成“勇于担当”的意识,拥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更广阔的公共世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现象的普遍化,现在的小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其责任意识相对较弱,集体责任感对他们来说更是十分抽象。学生缺少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思考问题的能力,难以把个体活动与整体活动联系起来。对此可以通过一些班级公共事务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面对公共生活中的问题时,应该共同商量,一起解决。

【案例3】《装扮我们的教室》

师:要装扮我们的教室,每个人都得出力,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的才能吧!你们小组想设计教室的哪块区域?请把设计单拿出来向大家展示!

生:我们小组想设计图书角。我们把图书角分成两层,班里每位同学都从家里拿一本最爱看的书来,这样我们的图书角就落成了。课间或午休时间,我们就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了。

生:我们小组最想设计的是生物角。我们小组队员会把家里养的绿萝等小植物带来,同时也想请其他同学带一样小植物放到这里,让我们的生物角充满生机。

……

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生: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产生了不同意见。一开始谁也不听谁的,后来我们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对每一个设计进行表决,最终选择得票多的设计方案。

……

从整体出发思考问题,将自我的行动与集体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人进入公共生活必须具备的品质。上述教学活动中,学生充分讨论,学习从整体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承担各自的责任,团结合作,突破自我,进一步走向公共生活。

培养低段小学生的公共意识任重而道远。一线教师只有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扎实落实教学环节,聚焦认知盲点,厘清内涵特质,学生的公共意识才会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投入公共环境的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有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公物意识班级
行政法视野下农村公物的利用与管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公物私物都要爱护
爱公物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积极探索公物仓建设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