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媒体传播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变为“一部手机,世事皆知”的新局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借助互联网加速传播。在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呈现出不同的优劣势。传统广电在融媒时代,应该牢记“寓教于乐,以德化人”的使命,引领新媒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电媒体;传播;思维变革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158-03
媒体融合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介被网络技术整合形成的全新局面。这种整合具有双重性质,一个技术层面,另一个经营方式层面。
一、我国40年来媒体传播的发展与变化
我国的媒体传播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这短短4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新闻传媒主要有广播和报纸两大类。进入8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新闻异军突起。电视传播的优越性表现为声图并茂、内容丰富等。电视不仅可以传播新闻,还能娱乐大众,大众通过电视,可以欣赏电影、电视剧、戏曲、体育等娱乐性活动,学习历史知识、生活知识。和书本相比,电视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方式更加形象直观。
电视虽然综合了报纸和广播的优势,但电视节目有时间限制,其不仅没有替代报纸,反而促进了报纸行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是报纸、图书发展的鼎盛期。简短的电视新闻被报纸深度挖掘,促进了报业发展;电视剧的盛行,又促进了图书行业的发展。90年代,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现当代小说,一旦改编成电视剧,纸质书也会随之畅销。
21世纪,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新媒体发展。新媒体具有双向传播的特点,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广。受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获取新闻、娱乐等信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操作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格局被打破,用户有手机,就不需要通过电视收看新闻和娱乐节目。一些网络平台也开始自己制作电视剧并播放。随着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软件的崛起,传统电视受众的中老年群体,也逐渐将兴趣从看电视转移到玩抖音和快手方面,这导致电视新闻、娱乐节目的受众大幅度减少,纸质传媒的用户骤减[1]。
二、新媒体传播和传统媒体传播的比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传播进入新媒体蓬勃兴盛、传统媒体式微的时代。两者各有特点,也各有不足。
(一)新媒体传播的优劣势
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主要有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等。
在内容上,新媒体不仅可以传播新闻资讯,还可以制作娱乐节目。新媒体新闻内容丰富,是因为新媒体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可以将身边发生的事作为发布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新媒体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新媒体除了新闻资讯之外,也有娱乐、广告等内容,但娱乐内容大多是自己或者同伴表演,拍下视频进行传播,在自娱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的推送,让更多的人看到。目前,新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产业,有人将短视频制作作为获利方式,也有人用短视频进行直播,推销产品。
新媒体传播很少需要编辑审核,随时发出去都可以,虽然传播速度快,娱乐性强,但缺点是缺少把关人,随意性强,制作粗糙,存在真假难辨等问题。很多新闻主观性强,容易误导受众;有的新闻信息不实,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后,受众才发现新闻是虚假的。
(二)电视传播的优劣势
电视传媒影响了好几代人,其优越性在于精、准、美。由于电视媒体具有国家性质,在节目制作方面需要层层把关,不允许有瑕疵,和当前的抖音视频中的短剧相比,其无论是内容选择还是制作,都堪称精美。
在新闻报道方面,电视台记者专业素质高,在报道重大事件时,可以深入灾难现场进行细致全面深刻的报道,在制作时还有编辑审核,电视报道的新闻具有准确性、权威性的特点;由于自媒体人缺乏专业素养,新闻发布缺少编辑和审核环节,因而内容粗糙,缺乏权威性。自媒体发布的很多新闻,广泛流传后才发现是虚假的,而揭露自媒体虚假新闻的,常常是官媒的电视、报纸。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电视媒体对场景、舞美设计、灯光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无论是谈话类节目还是综艺类节目,都能达到美轮美奂的效果,相较于网络直播的直接、单调,电视制作更加精雕细琢。
电视传播的信息精准,但和新媒体相比,内容不够丰富,尤其是生活化内容缺乏。电视传播限制较多,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只能在固定的时间之内收看,并且播放的内容也有限制,如电视剧不超过三集,综艺节目需要在周末播出,这对受众造成了一定影响[2]。
三、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生活消费、交通、教育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喜忧参半,互联网的发展对其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一)互联网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互联网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冲击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對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冲击。在21世纪之初,我国报业还处于鼎盛时期,全国各大城市有专门的的卖报人活动在车站码头,向旅客兜售当地的报纸,城市繁华的街道上也有大小不等的报刊亭销售报纸杂志。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报纸杂志的读者大幅减少,很多杂志停刊,街道报刊亭逐渐消失。
第二,对电视媒体的冲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看电视成为全国人民夜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老少统一的选择。电视剧、体育节目、综艺节目都有固定观众。在21世纪初,互联网的兴起,让青年一代离开了电视,将网上交流、互动、评论当成自己的精神生活。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网络上收看电视节目更加便捷,且不受时间限制,自己愿意看几集就看几集,还可以收看国外的电视剧,其便捷性使青年人将注意力从电视转移到电脑上。
第三,智能手机和视频软件的普及,电视用户纷纷转变为手机用户。在手机上与人互动,上传自己的视频作品,看直播等活动成为人们主要的精神生活。连中老年群體也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对电视的依赖逐步减少,导致电视媒体影响力下降,收入减少。
(二)传统传媒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变革
新媒体的发展与冲击,促使传统媒体进行改革。早在21世纪之初,我国就提出了三网融合,将电信、互联网和广电进行融合,这样方便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上收看电视内容。纸媒纷纷开设电子版,内容比纸质版更加丰富,读者不仅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最新消息,也可以通过搜索,查看之前的新闻内容。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双向性,报纸电子版也开设了互动专栏。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传统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各级各类纸媒,央视及各省级电视台,都相继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专用号等,通过新媒体和网民互动。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拉近了媒体和受众的距离,媒体可以通过网络听取民意。
电视方面,由于新媒体平台对电视剧进行了分流,电视台的传统优势受到冲击,因此电视台开始制作综艺节目,利用综艺的独特性来吸引观众。近几年,央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制作的综艺节目,以真人秀和音乐选秀为主要方式,赢得了大量观众。生活秀主要表现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父子关系,还涉及相亲内容,这些综艺节目对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成年人可通过真人秀中的明星生活反思自己。真人秀综艺逐渐替代了电视剧,成为人们收看电视的主要选择。
和地方电视台不同的是,央视制作的综艺节目以传承传统文化、发掘音乐创作、喜剧创作以及寻找亲情为主,更加重视创造性和文化性。
我国的媒体经过三网融合之后,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电视剧制作,由原来的电视台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网络平台为主,近几年,很多网络电视剧都是腾讯、优酷、乐视、搜狐网站作为出品方制作的,专供网络播出;而传统电视媒体转战综艺节目,保证自身的收视率[3]。
四、媒体融合下广电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媒体融合下,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都得到了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一)同质化严重
媒体融合下,传统媒体从播放电视剧吸引观众,逐渐转变为以制作综艺为主,虽然综艺节目受到观众追捧,但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诟病。主要是同质化严重,例如2013年《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其他电视台纷纷仿效,出现了不少类似的节目,都是让明星带着子女参加,后来甚至出现了明星带着配偶、婆婆、父母参加节目的现象,综艺节目变成了明星生活秀,内容也高度同质化。选秀类的《中国好声音》获得成功后,又出现了许多有关歌手、歌曲之类的综艺,内容和形式都高度相似,还发展出了广受诟病的“饭圈文化”,影响甚至毒害了青少年及娱乐圈。
综艺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启用流量明星为真人秀表演嘉宾。很多流量明星没有文化素养,也没有演技,身价却被抬高,出现了德不配位的现象。流量明星因为有一副漂亮的面孔,积累了大量粉丝,因而成为综艺节目的常客。很多流量明星没有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这种现象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容貌焦虑,在人生目标方面,不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总想凭借自己的外貌优势成为明星,把当明星当成生活目标。
综艺节目在竞争中以出奇制胜为卖点。2019年,台湾艺人高以翔在浙江卫视录制节目的过程中猝死,这就是电视媒体追求出奇制胜的结果。
在选秀节目中,有些平台利用青少年的无知进行捆绑销售,如2021年5月出现的“倒牛奶追星”事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泛滥,不仅内容严重同质化,对青少年审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几年大行其道的流量明星,没有文化修养,缺少艺术才华,全靠外表美吸引人关注,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偶像缺乏阳刚之气,以“娘炮”为美。
(二)网络传播存在的问题
网络剧的流行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网络剧只重视收视率,忽视了电视剧传播正能量、进行道德教育的作用。网络剧大多取材于网络小说,而目前流行的网络小说很少反映社会现实,都选择以穿越、玄幻为主的纯娱乐形式,架空历史,脱离生活。在服道化方面,没有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粹,缺乏“寓教于乐、以德化人”的功能;在选角方面,只重视演员的外貌、流量,严重误导了青少年。
随着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以视频传播为主的自媒体,很多人将自己的特长作为内容,引起观众的兴趣。但也有很多主播为了获取流量,采用“审丑”的方式来吸引别人关注,如吃播,将吃得多当成自己的优势,这种传播内容毫无价值,浪费食物,对受众没有引导作用。还有部分主播,为了获取流量,专门蹭热点,严重妨碍了他人的生活,如山东的“大衣哥”“拉面哥”就深受主播打扰之苦。
网络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分重利益,忽视了传媒的精神文明建设。而在自媒体时代,很多人用直播获利,只重视流量,忽视了传播内容是否具有积极作用,这是网络平台监管缺位造成的后果。
五、融媒时代广电传媒的思维变革
在融媒时代,广电传媒应该在做好传播的同时,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一)牢记寓教于乐、以德化人的使命
广电传媒的主要职责是传递中央精神,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大众,并正确引导舆论。一直以来,传统广电传媒都属于主流媒体,因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无论是发布新闻,还是制作综艺节目,都具有示范作用。融媒体时代,面对娱乐多样化、新闻及时化的特点,广电行业要改变思维,适应时代发展。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广电传媒一直与新媒体竞争,试图争取更多电视用户,却忽视了自身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特征。在今后的发展中,广电传媒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是传播正能量,要利用电视传播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做到“以德化人”。
融媒体时代,广电传媒首先要明确自身职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娱乐方面,要密切关注民生问题,不能将提高电视台经济效益当成主要发展目标甚至唯一目标。要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为己任,给新媒体做示范,使新媒体传播明确目标,不能为了流量而违背社会道德[4]。
2021年8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顿娱乐圈“饭圈”乱象治理。整治网络乱象,能增强网络传播的责任感。要管理和整顿娱乐媒体,广电媒体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抵制唯颜值论、唯流量论。无论是电视剧制作,还是综艺节目,都要有积极的价值观,以宣传传统道德观,弘扬正能量为己任。
(二)植根生活,勇于创新
目前在我国电视剧领域,资本的力量大于创作力量,很多电视剧在制作过程中,一味迎合受众口味,忽视了生活逻辑。表现突出的是片面理解社会,电视剧中只有高富帅、白富美,没有平头百姓甚至穷人是普遍现象;提到农村人就是自私猥琐,提到有女儿的人家就是重男轻女;最令人诟病的是,大量抗日神剧严重歪曲了历史。在电视剧制作中,为了保证利益,缺乏创新意识,以翻拍名著和经典老剧、购买外国版权来替代创作。这是因为是制作权被资本掌控,资本为了获利,不顾生活逻辑,肆意篡改历史。广电行业在要刹住这股歪风,遵守生活逻辑,植根于生活,积极创新,用高质量的作品来娱乐大众,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不能为了收视率进行剧本创作。
在创新方面,广电媒体应该大力扶持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现象的剧本或者小说,让观众通过电视剧了解社会,了解历史文化,充分发挥电视剧传播社会道德、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而不是单纯依靠电视剧来盈利,忽视了教育功能。
我国很多受欢迎的综艺节目,并非中国制造,而是购买外国节目的版权翻拍的,这也是缺乏艺术创新的表现。所以广电媒体要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可以在高校文学专业、影视制作专业中,通过加强人文教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在网络上发掘新人新作品,培养创新人才。
广电媒体还要借鉴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如新闻生活化、表现方式通俗化,以及根据个人爱好进行的大数据推送等,弥补当前存在的不足。融媒體时代,广电行业应该继续发扬节目制作的“精准美”特点,用精准的新闻、制作精良的综艺和电视剧作品去赢得观众,引领观众追求艺术美。
六、结语
融媒体时代,广电媒体的主要职能是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传媒示范和引导工作,要在引导中发展新媒体,实现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 郭雪峰.融媒体时代下我国广电媒体的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4):58-60.
[2] 赵亚光.互联网环境下广电传媒“内容为王”的重构与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9):65-67,123.
[3] 马跃坛.推进广电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21(4):112-115.
[4] 王婵.融媒体时代广电发展研究[J].记者摇篮,2021(4):61-62.
作者简介:刘露(1984—),男,安徽铜陵人,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广电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