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静
摘要:时事热点颇具时效性、生活性,能够及时地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本门课程中有效运用时事热点可以进一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因此,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有效运用时事热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时事热点;教学效果;策略
一、时事热点概念界定
不同的学者对于时事热点的含义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时事热点可以分为“时事”和“热点”两部分来理解,二者组合起来的意思即为时事热点的含义,即借助网络、电视等途径进行传播的国内外发生的并引起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
二、时事热点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意义
(一)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的学习倾向
初中阶段的学生乐于探索,迫切想要了解外部世界,时事热点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外部世界的反映,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并且相比于课本上陈旧的案例,时事热点较为新颖,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借助时事热点来讲解初中政治较为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利于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积极的学习的倾向。
(二)有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的提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本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而时事热点能反映日新月异的世界,自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运用具有强时效性的时事热点案例来讲解课本知识点,可以有效解决教材滞后的问题,从而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
三、时事热点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策略
(一)教师做好恰当的教学设计
合适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于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至关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有必要先做好教学设计。在撰写教学设计前,教师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教材,了解学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精选最贴合课本内容且较新的时事热点,找到最佳的运用时机,选择恰当的呈现形式。此外,教学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做到学情变则教学设计变。课前做好合适的灵活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师进行时事热点教学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完善時事热点运用的评价机制
健全的时事热点运用的评价机制对于解决时事热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制定者需要熟知评价的目的和评价的要求,建立与评价目的和要求一致的规范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规范化能更有效促进时事热点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众多主体参与评价,学生、教师等主体都对时事热点在课堂的运用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不局限于单个主体。最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评价的方法不应限于口头、书面,可以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评价方法更为多样化。健全的评价机制能够引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时事热点运用情况做出恰当的判断,找到不足,进一步改进时事热点运用方法,做到更有效的运用,从而切实提升时事热点教学效果。
(三)学生增强时事热点学习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素养的考查。时事热点成为中考的常客,因此,教师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或是日常考试,都要渗透时事热点,以考和教来引导学生多关注时事热点,以此来增强学生时事热点学习意识。此外,作为21世纪的初中生也不应单纯为了考试才学习时事热点,而是要具有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怀,与时俱进的精神,关注最新时事热点的自觉性,在没有外在要求的情况下,也能主动了解时事热点。总的来说,了解时事热点的意识的增强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和考试,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以及觉悟的提高。
(四)加强时事热点研究团队建设
时事热点从筛选、整理到运用要耗费教师诸多精力,工作量较大,此外,时事热点时效性强,每天都会有新的时事热点发生,仅凭教师个人力量难以将最新出现的时事热点及时的运用到课堂上来,这就需要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组建专门的时事热点研究团队,团队成员负责时事热点资源库的建设与更新工作、时事热点运用研究工作。加强时事热点研究团队建设可以提升时事热点运用的效率以及时事热点教学效果。
(五)教师提升时事热点的利用层次
时事热点的有效运用不仅限于学生借助时事热点把课本知识点理解了,分析运用能力提高了,还要考虑时事热点运用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对于具有价值观教育作用的时事热点,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高层次利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例如,对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这一课时的讲解,教师可以引用最新的关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时事热点,引起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且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梦想。对时事热点进行高层次的利用益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上运用时事热点的意义非常大,而要做到有效运用离不开健全的评价机制,需要专门的时事热点研究团队加强研究,更需要各个主体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杨志增.时事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7).
[2]蔡彦平.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时事热点[J.文教资料,2021(8):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