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爱芹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形式。不过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学生缺乏参与性。同时,人们还将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这就使得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的有效性很难实现。所以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意义重大,要求各方面对其加强重视,而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研发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在其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教学目标要有全面性、发展性
以前我们强调要有三维目标,一节课下来,要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三方面都得到必要的提高。其实我们现在还可以使它更加细化,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整个初中阶段的知识目标衡量一个章节的目标,以一个章节的知识目标备一个单元的目标,以一个单元的目标备一节课的目标,以一节课的目标备一节微课,立足于课堂进行合理创新。在具体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知识性目标,而且要注重发展性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在整体目标设计中,还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數学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能在一节课之后基本完成目标。所以优化教学目标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第一步。
二、教学内容设计要具备弹性
为了更好地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师在每一节微课的教学设计中都应该具备弹性,并且做到粗细搭配。究其原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如果预设空间不足,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对学生的主动思考便有很大的阻碍,生成自然更加无从谈起;反过来说,如果预设空间过大,那么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生成将会显得十分杂乱。所以在具体教学设计中,需要教师注重粗细搭配,这样便能使课堂更具生成性与创造性。笔者还认为,对于教材安排的内容、章节,并不一定非得按章办事,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需要将课程标准吃透,依“标”办事,这样才能做到“弹性”。其实在此也就是有些专家提出的要优化教学结构。
三、合理选用教学方式
我们通常说教无定法。从本质上讲,教学方式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之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要用得巧妙、得法,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体现教学方法是否适当,唯一途径就是看这种方法是否因此“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有些教师的课表演得很好,但其实效果不佳;反之,有些教师的课堂比较沉闷,但学生考试成绩较好。这些都是片面地强调某方面的后果。所以在教学中,既要重过程,更要重结果,这两个方面的关系要处理好。
(二)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在新课改提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后,部分教师由于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认为自主探究就是要将课堂完全交还给学生,结果是被学生“牵着走”。其实好多知识并不是通过随便讨论就能掌握的,实际上自主探究与教师讲多少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讲授之间的关系,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这样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的合理呈现
在教学方式上来说,不是直接将微课放给学生一看了之,不能让学生当作看一个小视频;也不是固定地在教学的某个环节呈现,而是在有需要的地方展示;视频不是从头播放到尾,也可以再分段。这就是所说的课堂教学思路的优化问题。
四、提高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的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教学中,不能用微课或其他手段代替师生互动。师生间的交流既能渗透教师的思想,又能反馈学生的接受状况。所以加强引导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和互动非常有必要,这是课堂生成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对话和互动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衡量:
(一)课堂对话是否平等
平等的对话意味着学生和教师是在同一条线上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合作,可以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学生与教师也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因此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认知活动过程,还是人与人之间精神方面的对话,这对学生来说,代表着主题的呈现和心灵的敞开;对教师来说,代表着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教授,更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理解及分享,实现教学相长。
(二)是否营造良好的自主探究氛围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有没有将复习铺垫转变为开放式的导入;问题提出之后,有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探究空间;是否采用合适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五、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做到有效调控与回应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课堂最为显著的一大特点便是不确定性。一节课上时常会发生一些不能预料的情况,如果教师可以将这些意外合理利用起来,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准备微课的时候,不能就一点做一个,这和老话说的给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道理一样。否则,可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将这些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资源意识,将学生视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并注重师生互动中所形成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课堂的生成离不开教师有效的调控与回应,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课程生成。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节奏调控能力,如教学速度应该快慢有序,教学坡度应该大小有度。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做好及时回应。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时,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并做好相应的回应措施。有时教师需要对课堂预设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时则需要适当介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点拨;有时教师需要因势利导,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时教师需要进行弱化处理,将问题暂时搁置,以免学生陷入思维困境;有时教师需要制造矛盾和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时教师需要以退为进,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寻问题的答案……只有在教师的回应有效满足教学需要的时候,才能促使意外生成不能预料的精彩,促使课堂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
六、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反思意识
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生成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反思意识,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在每节课结束之后,应该立即回顾与剖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甚至在下一节的内容中加入自己反思性质的微课。
当然,一节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探究的课,还应该有其他的细节打磨,如课前的准备、课后的跟踪指导等,这样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真正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