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中医院

2021-11-02 19:12罗燕
民生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鼓楼名医中医院

北京东城区豆腐池胡同里有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路过的人常以为是一个旅游景点,细看却是一家医院——北京市鼓楼中醫医院(以下简称“鼓楼中医院”)。

成立70年来,鼓楼中医院一直在默默地为附近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最醒目的招牌是“京城名医馆”,馆内汇聚了一批名老中医,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患者。而医院的本草疗愈园、大医论道名医雕像群、罐通古今等中医药文化展示则吸引了大批中医爱好者前来参观。

让患者少跑路

身体不舒服了该去哪个科看病?对于很多人来,这是一个难题。有时候,看一个科室还不够,要辗转好几个科室。

“几个科室开一堆药在手里,这药怎么吃?药跟药之间会不会相克?”鼓楼中医院院长耿嘉玮经常为这些病人着急,有些老人同时患有七八种慢性病,看病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我现在不用吃饭,光吃药就吃饱了。”常有老人向耿嘉玮诉苦。能不能让这些患者在一个科室看多种病?鼓楼中医院尝试了多学科联合门诊。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院长耿嘉玮。图/罗燕

比如,一位糖尿病足患者,他可能会去皮肤科看病,但皮肤科医生不会调血糖。他又要去内分泌科、营养科等多个科室。在鼓楼中医院,他只要进一个联合门诊就可以了,那里有皮肤科、内分泌科、外科、针灸科等多科医生,一起为他诊治。

“病人来到这里,可以得到他这个病的整体用药方案,这是一个专家团队给他做的治疗方案。” 耿嘉玮说,“我们是让患者少跑路,让医生多跑路。”

老年病科也是这样的多学科门诊,诊室的医生来自不同的领域,共同为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服务。

医院还有一个特别的科室是治未病科,这里的医生也各有专长。当病人感到不舒服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儿有病的时候,这个科室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病也要治?鼓楼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乔会秀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其实“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就是在人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调理,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如果已经病了,患有像糖尿病、高血压这样很难治愈的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就要防止并发症。而对一些大病手术后的病人,最重要的是通过调理让他尽快康复,防止复发。

《民生周刊》记者在治未病科诊室门口见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她总感觉口渴,但身体没有其他毛病,找医生开了几服药。“现在感觉好多了,胃口也更好了。”老人告诉记者,她就住在这附近,老伴开个三轮车就送过来了,“看病很方便”。

  送医上门

“人老腿先老。”很多老年人腿脚不便,甚至长期卧床,一旦生病,去医院都很难。

自2015年开始,鼓楼中医院开始探索“医养结合”,组建“医养结合服务队”,走进百姓家及养老机构,为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诊疗服务。

据耿嘉玮介绍,目前医院已经组建了8支医疗队,每个医疗队都配备治未病科、内科、骨科、推拿科医生,还有一名护士,一名药剂师。根据老人需求,还组建了外科、皮科、妇科和心理会诊团队。

“都要配齐了,这样到现场才能真正为百姓解决困难,缓解一点痛苦。”耿嘉玮说。有些老人有腰腿疼、肩膀痛、头疼等毛病,医生会拿着刮痧板手把手教他们用,告诉他们对应的穴位。有时候怕老人记不住,还拿笔在他们的穴位上做个标记。

在送医入户的过程中,耿嘉玮感受到了百姓对中医药的巨大需求。他们特别欢迎上门的中医大夫,看完之后舍不得大夫走,很多人会留下大夫的联系方式,一有不舒服的地方就给大夫打电话。

医生主动上门提高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质量。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本来每天都在公园里遛弯,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身体很健朗,后来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骨裂。在家休息几个月后,他骨伤好了,但腰直不起来了,腿也迈不开了。他不愿意再下楼,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耿嘉玮带着团队到他家后,几个医生一起给他的腰和腿用了一些推拿和放松的手法。做完这一次治疗后,这位老教师感觉效果挺好,反馈给社区,希望医生能再去。于是医院派了一位推拿师,每周上门一次给老人治疗,同时带上一些外用的中草药包配合着使用。一个多月后,这位老教师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可以下楼遛弯了。

“老人特别怕摔跤,摔跤之后长期卧床,慢慢地肌肉萎缩,行走就困难了,就像那位老教师,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最后很可能走不了路了。”乔会秀说。

耿嘉玮希望医生都能成为“多面手”,集“医针药术”于一身,为百姓解决更多问题。“中医大夫除了诊脉开方,还要认识中药,懂药性。比如一味中药,选用的是哪一段?是哪个季节的?成长到多少年?这些都影响药效。”

鼓楼中医院倡导医生到治未病科、针灸科、推拿科学习,掌握针灸、推拿等技术。耿嘉玮常对医院的大夫说:“到了百姓身边,他们可不管你是内科大夫还是外科大夫,他们的需求是全面的。”

除了为居家的老人上门服务,鼓楼中医院还跟一些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为养老机构的老人开通就诊绿色通道。一旦老人出现急症,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入住病房,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平时,医护人员也会到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且定期巡诊。在一些较大的养老机构,医院还设了医疗站点,每天派一个医生去那里值班,让那里的老人们吃下“定心丸”。

传播中医文化

在“京城名医馆”大厅,有一个“大医论道”的名医雕像群,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这也是鼓楼中医院“中医文化之旅”的开端。

鼓楼中医院也是首批“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开设了专门的中医文化展示区。比如,“罐通古今”汇集了古今各种拔罐用具,有玻璃的、瓷器的、竹制的,摆成了编钟的形状。

在鼓楼中医院的顶层,有一个本草疗愈园,里面种了很多种中草药,那里既是医院的后花园,也是中草药现场教学的场所,很多人一上来就特别兴奋,“终于见到鲜活的中药了”。

医院还开发了一些中医相关的文创产品,如带着按摩功能的手机壳、具有刮痧功能的梳子…… “其实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中医保健,比如,用双手搓搓笔都有保健功能。”耿嘉玮说。

她希望中医的一些养生理念和保健方法能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医院经常组织线上线下的中医讲座,为百姓讲一些防病和养生的方法,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医院还经常组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开展义诊,宣传中医文化。北京市第五中学的一名学生在参加了鼓楼中医院的活动之后,对中医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自己做药理研究。他先是自己种了丹参,然后到图书馆查阅了很多关于丹参的资料,做了提取丹参的实验,并且记录下来,最后还发表了一篇关于丹参的文章。

乔会秀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很多学生在学校听完中医课,回家会教父母一些保健方法。在他们理解了“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这些道理之后,他们会主动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贪吃甜食等。有些孩子还根据体质辨识,喝起了养生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医了。”在传播中医的路上,耿嘉玮感受颇深,“我们就是要这样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他们,让他们知道中医是怎么回事,体验到中医其实好简便,学习中医知识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鼓楼中医医院开设“京城名医馆”,帮助群众看上好医生。图/罗燕

猜你喜欢
鼓楼名医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侗寨鼓楼传歌声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
南京鼓楼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