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焕平 陈志斌 陈凯玲
颈源性眩晕又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椎动脉、交感神经、本体感觉等多种因素对颈椎动脉造成持续压迫和刺激所导致的动脉弯曲、狭窄,从而形成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1]。颈源性眩晕的临床发生率较高,患者伴有眩晕、疼痛等典型症状,且伴有视物模糊、耳鸣耳聋、活动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2]。西医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药物、电针等方法治疗颈源性眩晕,虽然可以暂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笔者所在科提出对于颈源性眩晕患者采用浮针+颈椎微调手法予以治疗,针对具体病因,直接在病灶上开展手法治疗,更有利于缓解肌肉痉挛,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具备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本次研究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浮针+颈椎微调手法的临床疗效,详述如下。
共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颈源性头晕患者60例,(1)纳入标准:①均明确诊断为颈源性眩晕;②基础资料完整,且治疗依从性良好,均配合完成治疗和随访[4]。(2)排除标准:①合并后循环缺血;②梅尼埃病;③既往有颈部外伤史;④因颅内肿瘤所致眩晕;⑤合并严重的心脑功能障碍[5]。患者均知情自愿参与,医院伦理部门批准通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7~68岁,平均(43.26±2.18)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8~69岁,平均(43.31±2.2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行电针治疗:常规取穴,取C3~C7双侧夹脊,双侧风池、电针,连续密波,留针30 min,1次/d。
观察组行浮针+颈椎微调手法治疗:(1)浮针。①确定患肌,首先查体,确定患肌,常见的患肌为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及头夹肌,双侧对比,仔细体会指下感觉及患者的感觉,使用记号笔确定患肌,通常在相关肌腹有明显条索、紧张。②进针点,分两部进行,第一步为结合腕踝针及传统经络的理论,如病变患肌为少阳经所过,如斜角肌,则在腕关节上3寸少阳经线上沿皮下进针,针尖向着近心端,患者无酸麻胀痛等不适感,说明进针层次得当,来回弧形扫散,同时配合斜角肌的功能抗阻运动,后仰及同侧屈颈运动,每个功能位抗阻两次,每次约20 s,操作完毕后留针;如果患肌为头夹肌则在手太阳经线,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则在手阳明经线上,腕关节上方3寸处进针,均需配合不同肌群的抗阻运动。第二步为局部进针,在背部然后寻找恰当的进针点,一般选上斜方肌肩井处或肩胛骨内侧缘旁较为平坦处进针,针尖对着患肌压痛点,沿皮下进针,针尖对着患肌点,来回弧形扫散约50次后,配合抗阻运动,即再灌注活动继续扫散,如头夹肌则仰头抗阻,胸锁乳突肌则对侧旋颈、低头及同侧屈颈抗阻、斜角肌同侧屈颈抗阻,斜方肌耸肩抗阻等,解决一处患肌后可调整缓慢退出针尖到皮下针口处,不用出针,调整针尖方向,继续进针,处理下一组患肌,操作同前,争取一次把之前检查到的患肌均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后可局部留针8 h,隔日1次,1个疗程5次。(2)颈椎微调手法。患者侧卧位,颈部自然放松,医者一手拇指按压病变节段前凸之横突前结节,掌根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掌拇指按,拉开椎间隙,两手拇指协调,以轻巧的动作,前后剪切推移病变节段,纠正其矢状面移位,隔日1次。每次浮针治疗后进行,如经治疗后触诊无明显移位,则不需继续治疗,避免反复拔伸牵拉,过分松弛关节囊,增加颈椎失稳。
(1)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眩晕、视物模糊、颈肩痛等症状均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6]。(2)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评分范围0~3分,得分越低表示眩晕症状越轻[7]。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眩晕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眩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n=30) 2.41±0.18 0.62±0.13 44.156 0.000对照组(n=30) 2.43±0.14 1.32±0.28 19.421 0.000 t值 0.480 12.419 P值 0.633 0.000
颈源性眩晕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疾病,该病主要来源于颈椎眩晕和不平衡的特点,关于该病的具体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普遍认为是机械性压迫和交感神经刺激所致。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颈椎本体感觉紊乱被认为是导致颈源性眩晕的主要病理因素。颈源性眩晕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源性眩晕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且患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颈源性眩晕患者的病程长,且病情呈现进行性加重的情况,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患者出现颈椎退行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8-10]。
西医内科上将颈源性眩晕诊断为“椎动脉供血不足”“良性位置性眩晕”,西医上主要采用口服用药、静脉滴注用药的方法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或采用肌肉注射苯海拉明、曲安奈德等治疗方式,或采用电针针灸治疗。虽然西医治疗方法可以获得短暂的治疗效果,但治疗后复发率高,长期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病情的长期稳定控制。除用药、电针外,手法复位、中药外敷、针灸也是常用的治疗手段。浮针疗法是一种起效时间较短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等特点[11],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疗法,浮针结合了传统针灸和现代医学的精髓。浮针疗法是由符仲华教授发明的,浮针具备独特的理论和疗效,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采用浮针治疗当场有效。采用浮针治疗时,机体予以的反馈速度非常快,效果立竿见影。第二,采用浮针治疗的创伤性小。浮针治疗对于机体产生的创伤性和刺激性非常小,此种治疗方法也更容易被广大医患人员接受。第三,复诊适用于肌肉功能性病变和相关疼痛的治疗,且对其他组织几乎没有影响。若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无法确定患者的眩晕是否是由颈椎病所致,则可以选择相关肌肉进行治疗,并根据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的变化情况再做出判断。综合浮针的上述三个特征,以及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制,目前浮针用于颈源性眩晕的治疗优势颇为显著。笔者所在科提出采用浮针+颈椎微调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经治疗发现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颇高,可达到93.33%,这说明浮针联合颈椎微调手术的总体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积极意义。颈源性眩晕患者的头晕症状多出现在晨起或晚上卧下时,这主要是因为起卧时头颈和躯干之间会产生空间位置改变,肌肉会出现反射紊乱,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眩晕症状。通过颈椎微调手法治疗可引起椎管内外结构的位移,对脊柱动力学平衡进行重塑,从而减轻对血管和神经系统产生的机械性压迫[12]。然而单纯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果治疗过程中局部肌群紧张过度,则会增加复位的难度,从而增加治疗的风险性。而将颈椎微调手术与浮针疗法相结合,则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协同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采用浮针配合颈椎微调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优势突出,可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