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贻诚 丁范富 黄泽芳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作为口腔科常见关节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张口受限和关节肌肉疼痛[1-2]。虽然TMD患者主要是疼痛和颌骨张开受限[3],但许多患者会伴随颈部和背部疼痛或其他部位疼痛[4],常常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而揿针可以通过对穴位的持续性的弱刺激以改变周围机体的微观环境,即时改善临床症状并达到24 h持续“针灸治疗”效果[5]。揿针在传统针法中,属于浮刺或浅刺,研究表明揿针具有疏通经络、通利关节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6],因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1-6月本院收治的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观察其应用揿针治疗的临床效果。
收集2020年1-6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治疗的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7]《口腔医学》中有关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颞颌关节局部及周围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①轻度张口受限;②中度张口受限;③重度张口受限;④完全张口受限)和开口异常等主要症状中具有2种以上症状即可诊断,可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疼痛、关节杂音等症状,并且经影像学排除关节结构器质病变;(2)无针刺禁忌证;(3)年龄18~60岁;(4)近3个月未接受疾病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影像学显示关节结构器质病变;(2)有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区外伤史;(3)免疫及代谢系统异常,并伴有发育畸形;(4)合并有严重的内科疾病;(5)有精神及认知功能障碍;(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7)活动性消化道溃疡;(8)依从性差。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88±9.78)岁;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21±7.8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将分组情况放入不透明的信封中,交由专人保管。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遵医嘱进行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辉瑞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63),0.2 g口服,1次/d,连续口服14 d。
观察组: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辉瑞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63),0.2 g口服,1次/d,连续口服14 d;在此基础上接受揿针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坐位,医师将患者颞颌关节区皮肤行常规消毒,穴位埋针于上关穴、下关穴、听宫穴和颊车穴,然后嘱患者做咬合动作,在局部压痛点埋针,并且留针24 h。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4 d。
1.3.1 疼痛 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RS)法,将疼痛分为0~10的11个等级以描述疼痛强度,用数字大小评测疼痛的强度。
1.3.2 最大张口度 采用最大张口度评价颞颌关节活动功能,具体方法为:用游标卡尺测量上切牙、下切牙切缘间的间距。
1.3.3 总有效率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疾病临床疗效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愈:局部疼痛、压痛或关节弹响消失,开口度>3.4 cm,且≤3.9 cm;显效:局部疼痛、压痛及关节的影响明显好转,开口度≥3 cm,且≤3.4 cm;有效:局部疼痛、压痛及关节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开口度>0.2 cm,但没有达到3 cm;无效:症状、体征和开口度没有改善。总有效=治愈+显效+好转。
本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用校正t检验,不符合则采取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疼痛数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数字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疼痛数字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 0) 6.9 3 3±0.7 9 8 6.3 5 3±0.9 9 0观察组(n=3 0) 6.8 0 0±0.8 6 2 5.9 3 3±0.7 0 3 t值 0.4 3 9 3.8 2 5 P值 0.6 4 4 0.0 0 2
治疗前两组最大张口度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大张口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最大张口度比较 [cm,(±s)]
表2 两组最大张口度比较 [cm,(±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 2.87±0.33 3.37±0.73观察组(n=30) 2.69±0.43 3.64±0.56 t值 0.685 1.295 P值 0.757 0.043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TMD是颅面部疼痛的一种,涉及颞下颌关节、咀嚼肌,以及相关的头颈部肌肉骨骼结构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是口腔区域非牙齿疼痛的最常见原因[8-9]。TMD患者经常遭受局部疼痛,下颌运动受损及较少的特殊症状,包括耳痛和鼻塞、耳鸣、头晕、颈部疼痛和头痛等[10-11]。TMD好发于中青年,开始发生在一侧,逐渐累及双侧,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其会影响生活质量,并且症状是慢性的且难以控制。西医临床多使用镇痛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12-13],但伴随药物代谢,停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仍有复发趋势。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安全、长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在治疗颞下颌疾病方面历史悠久,讲究辨证论治,特别是针灸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在中医中属“口噤”“痹证”“颊痛”的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风寒湿邪侵入面部经络,导致血行受阻、脉络瘀阻,继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疼痛,治疗原则应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通痹利窍、补虚益损为主。文献[14]《针灸甲乙经》中就有针灸治疗口痹痛的记载,并且针灸为中医中常用的理疗手法之一,其作用为通过针刺刺激患者颞下颌关节部分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同时针灸治疗可恢复咀嚼肌收缩,促使下颌骨节律性活动,并且可以有效改善疼痛症状[15-16]。而揿针的针具较小,埋在穴位处,通过对穴位的不断刺激,促使经络系统活跃,而达到治愈的效果,该方法具有简便、疼痛感小、疗效持久等特点。该方法作用于面部神经和血管,提高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改善面部微循环,抑制炎症,消除水肿,加快新陈代谢[17]。本研究采用揿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结果表明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通过调节卫气,激发机体的卫外功能,并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从而发挥镇痛作用,其可能与揿针可以改善面部微循环,抑制炎症有关[18]。同时笔者的研究表明揿针治疗可促进咀嚼肌的收缩和下颌骨的节律性活动,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从而增加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最大张口度,并且疗效显示,在应用揿针治疗的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表明揿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操作简便,可以改善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疼痛,提高疗效;可以提升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但其样本量较少,下一步研究应加大样本量,明确揿针治疗的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的有效性及其机制,并且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以便推广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