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军 张耀宗 周 晟 李 荣
(1.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107;2.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21)
近视作为最常见的侵害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眼疾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卫生问题[1]。对学龄儿童而言,近视一旦发生,不仅会给日常生活造成不便,还易使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出现下降,甚至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2]。近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近视度数的持续增长还会对学生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极可能引发许多其他并发症,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大隐患[3-4]。近视甚至阻碍儿童未来职业的选择,给其全面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WHO 在“Visual2020”行动中明确指出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列入到需要显著改善的五类眼病之一[5]。
亚洲地区的近视发生率普遍高于欧美地区[6-7]。近些年,我国视力不良问题越来越突出,且开始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世卫组织有一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概率已位居世界第一。根据2014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监测的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持续走高,对小学学龄阶段的学生进行检测发现视力不良率达45.71%[8]。2018 年8 月30 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制定并颁布实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到2030 年需将6 岁儿童近视患病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要求下降到38%以下[9]。儿童近视防控刻不容缓。
身体活动对多种慢性疾病均能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身体活动有众多形式,其中,体育活动对儿童具有显著的健康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体育活动有助于缓解儿童眼疲劳,维护视力稳定,提高视力水平,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及延缓近视进展[10-11]。6-8 岁儿童正处在视力发展敏感期,是近视防控的重点人群,该年龄阶段儿童的体育活动可分为校内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校内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本研究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并根据现代体育教学特点设计附有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活动干预视力手段,探究经过专门设计的体育活动对儿童动态视力和静态视力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防控儿童近视提供一些参考。
2018 年9 月至2019 年12 月,选取苏州市东山小学一年级学生79 名,其中实验组43 人,对照组36 人。
实验对象入选标准:(1)单眼或双眼裸眼视力≥4.0;(2)无散光、非远视、未佩戴塑型镜、无病理性眼部疾病者;(3)身体健康,无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能正常参与课堂内容;(4)学生有意愿参加实验训练;(5)学生家长支持,并愿意长期配合监督。排除条件:(1)课堂表现不佳,对实验训练不给予配合者;(2)体弱多病无法长期进行实验,缺课达三分之一者。
1.2.1 实验法
本研究采用伴有撤除处理的时间序列设计,2018 年9月至2019 年1 月为实验干预期一,2019 年1 月至2 月为干预撤除期一,2019 年2 月至6 月为实验干预期二,2019 年6 月至9 月为干预撤除期二,2019 年9 月至12 月为实验干预期三。实验组的实验干预皆在学校体育课堂中实施,实验为期15 个月,每周4 次体育课,每次实验干预时长为30分钟。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教学,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根据研究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结合体育教学大纲中一年级学生学习目标选定课堂体育锻炼项目,并将视觉动态练习与体育锻炼项目结合,在闭锁式运动项目中嵌入动态视觉任务,同时强化开放式运动项目中已有的动态视觉任务。、
表1 实验干预练习举例(小足球运球报数)
1.2.2 测试法
由专业测量人员对实验对象进行裸眼视力和动态视力测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89 检测受试者静态视力。每次测试静态视力前,佩戴眼镜的受试者需要提前五分钟将眼镜取下,让眼睛适应当下环境,保证测试的真实度。受试者站在距测试表五米处的标志线处,先测试右眼后测试左眼,将左、右眼静态视力数值记录在测试登记表中,以左、右眼中较差眼的测量数值作为其最终静态视力。
实验对象不同阶段动态视力的检测均使用XP.14-TD-J905 型动态视力检测仪。测试动态视力时,近视学生佩戴眼镜进行测试。动态视力值范围0.1-1.6,动态视力值越高代表动态视力水平越好。采集前向所有实验对象说明动态视力检测仪的测试步骤,示范具体操作流程,提示采集数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每一名实验对象都可以进行2次适应性操作练习。动态视力检测仪启动后,目镜内会显示出一个由远处向近处移动的朗多环视标,与字母“C”相似,视标缺口朝向共有上、下、左、右四种情况。朗多环视标模拟从五十米外以8.33m/s 的速度向实验对象靠近,当实验对象判别出视标缺口方向时,立即将操纵杆快速拨向与视标开口一致的方向,随即液晶窗口自动显示该次检测的动态视力值。主试及时进行记录,按复位键准备下一次采集。每位实验对象测量三次,每次测量间间隔30 秒。取三次的均值作为最终动态视力值。
1.2.3 数理统计法
由表2 可见,第一阶段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裸眼视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干预后,两组学生的裸眼视力均无明显变化。
表2 不同干预期裸眼视力组内差异分析
在经过实验干预撤除期一和撤除期二后,实验组学生裸眼视力的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学生裸眼视力在干预撤除期一后未表现出明显变化,但在干预撤除期二后,裸眼视力显著下降(P<0.01),见表3。
表3 不同撤除干预期裸眼视力组内差异分析
由表4 可知,经过第二阶段的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动态视力无明显变化。经过第三阶段的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动态视力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学生的动态视力无显著变化。
表4 不同干预期动态视力组内差异分析
由表5 可以得出,在实验干预撤除期一和撤除期二后,实验组学生动态视力均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学生动态视力在干预撤除期一后没有明显变化,在干预撤除期二后,裸眼视力出现提高(P<0.05)。
表5 不同撤除干预期动态视力组内差异分析
表6 显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裸眼视力无明显差异,实验中各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裸眼视力也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由图1 可以看出,在干预期二(2019.2-2019.6)和干预期三(2019.9—2019.12)中,实验班学生的裸眼视力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表6 不同阶段裸眼视力组间差异分析
图1 不同阶段两组裸眼视力变化
由表7 可知,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动态视力无明显差异,经过15 个月的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动态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从图2 中也可看出,第三阶段干预时,实验组的动态视力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表7 不同阶段动态视力组间差异分析
图2 不同阶段两组动态视力变化
近视是由于睫状肌长期收缩从而产生痉挛,造成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现象。诸多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体育活动不足是学龄儿童近视程度不断加深的主要原因[12-13]。持续看近处事物的过程中, 脑支配睫状肌一直处于过度收缩的状态易导致睫状肌供血不足等, 进而引起睫状肌痉挛,无法进行正常的收缩舒张调节,最终导致近视的发生。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睫状肌调节功能会出现进一步的下降,表现为睫状肌张力低下、乏力等[14]。儿童近视与睫状肌调节滞后和调节灵敏度下降有关,睫状肌调节功能下降是儿童近视发展的主要机理[15-16]。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来恢复睫状肌调节能力是控制学龄儿童近视进程的关键。在当下学生用眼工作负荷难以减小的情况下,体育活动被认为是一种积极、有效、安全的干预近视方法[17]。
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眼睛视远、视近交替追踪观察物体,包含动态视力的运用,睫状肌交替完成舒缩运动,可以有效消除长时间视近引起的睫状肌痉挛,有助于增强睫状肌调节幅度和灵活性。动态视力即知觉运动物体细节的能力,与睫状肌调节功能密切相关,主要是通过睫状肌的调节使移动的物体呈现在视网膜上[18]。动态视力与裸眼视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裸眼视力是基础,而动态视力可对裸眼视力进行预测,且动态视力水平的提升可能伴随裸眼视力、睫状肌调节能力的一同提高[19]。
本研究中6-8 岁儿童正处于视力可塑期,且考虑到该年龄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较难集中、好奇心强、爱玩游戏等心理发展特点[20]。实验组干预手段以睫状肌调节原理为依据,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对体育活动进行设计、调整和改良,并多采用结合数字、图案等视标物的趣味性游戏来进行跑、跳、球类等基本技术的教学,将动态视觉任务嵌入闭锁式运动中,同时也强化开放式运动中已有的动态视觉任务。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跑、跳等运动技能教学。本研究特采用伴有撤除处理的时间序列设计,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实验设计,有利于切实反应附有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活动对6-8 岁儿童动态视力和裸眼视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结果将更贴近实验对象在自然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结果显示出在第一阶段干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裸眼视力均有提高。实验组学生的裸眼视力水平虽有提升,但低于预期,考虑可能是由于实验干预第一阶段多以单个简单的体育游戏及器材为主要内容,视标较大,练习的频率相对较低。此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实验组学生掌握练习的内容、适应训练的强度和熟悉练习的方法。第二阶段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裸眼视力和动态视力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均值发现,实验组裸眼视力提高的同时,对照组裸眼视力出现下滑,且在第二阶段干预撤除期后,裸眼视力显著下降。第三阶段实验干预后,实验组的裸眼视力和动态视力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纵观本次研究结果,可认为根据睫状肌原理设计安排的体育活动对视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常规的体育教学,但提升效果与研究预期仍存在差距,这可能是由于在第二阶段干预期中出现了实验中断现象对最终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相较于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加入视标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主动运用眼睛追踪物体、观察物体的移动路线,提高睫状肌使用频率,充分发挥睫状肌舒缩功能,促进睫状肌调节能力的恢复,提升了学生的动态视力,进而改善裸眼视力。根据不同运动技能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运用视标器材,融入适量的视距切换练习,不仅加强了体育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更能满足低年级学生的需求,与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带有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活动在激起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睫状肌调节功能,帮助改善学生的裸眼视力,以达到防控儿童近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