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云兵
摘要: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牧生产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因此,相关单位以及养殖户要认识到畜牧生产中环境污染问题,推进畜牧生产的转型,解决好畜牧生产与生态养殖之间的矛盾,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又好又快发展。据此,本文主要针对畜牧生产中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可以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畜牧;农业生产;环境污染
近年来,生态农业理念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生态养殖理念和零排放已经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养殖工作者已经认识到畜牧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畜禽产生的排泄物、臭气以及药物残留等,污染了水资源、土壤以及空气,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要更新观念,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升级畜牧业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
一、畜牧生产中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
(一)兽药残留污染
在农业养殖中,为了保证牲畜类的生长,减少发病率,一般都会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类药物,从而提高畜牧衍生品的质量,增加经济收益。如果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使得药物残留,直接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此外,在日常的圈舍管理中,会对圈舍进行消毒,若药物配比不合理,会残留一些药物,在外界作用下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很有可能被牲畜服用,出现中毒情况,疏于管理的话也会被人误食,从而影响到人体健康。
(二)有害气体污染
大气污染是我国畜牧生产中的主要污染问题,随着市场对畜牧产品需求量的增多,牲畜养殖业越来越多,在生产以及养殖中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通常情况下,在畜牧饲料中会加入蛋白质等,保证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达到加快生长的目的,但是会在牲畜体内产生反应,放出臭气以及氨气,污染了周边大气环境。此外,动物产生的排泄物暴露在空气中,也会产生大气污染。
(三)水体污染
在牲畜养殖中,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磷元素以及氮元素,若处理不妥当,会对周边的水资源造成很大的污染,使水营养化,破坏水的氧含量,严重还会引发大规模的动物死亡。同时,大量的粪便堆积,会导致微生物繁殖,污水会渗入到地下层,影响地下水的纯净,污染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后果不堪设想。
(四)动物尸体影响
结合目前我国动物养殖可以发现,疾病死亡依然大量存在,在对动物尸体进行处理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可私自掩埋,或让其肉制品流入到市场中区。一旦尸体处理不当,还会引发人畜疾病,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对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产生很大的危害。
二、畜牧生产中环境污染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畜牧业相关制度
目前,为了实现畜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需要国家加大管控力度,规范畜牧业发展,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不断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对饲料添加剂进行严格管控,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推动畜牧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对于已经出台的相关文件以及条例,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改进和创新,定期进行检查,对于不合理的部分要进行改正,促进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相互融合,强化综合执法水平,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管理作用。
(二)提高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资源是不可复制的,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实现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养殖户的管理,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思想,让养殖工作者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态养殖理念背景下,需要加强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并通过新媒体、互联網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强化养殖户的环境保护观念。保证让每个养殖户在提高环境保护观念的同时,能够在实践生产过程中付诸行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推动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意识决定行为,在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中,养殖工作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有效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发挥民众的自发性,从而更好的开展畜牧业环境污染工作。
(三)加大对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在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对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有可能发生要提高治理力度,积极制定防污方案,从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同时,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对环境污染进行全过程管理,避免环境再次受到污染。此外,要对畜牧业的养殖方式进行升级,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养殖,比如养猪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引用生物技术,提高猪群质量,对于排泄物以及尸体进行无菌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要加大对资金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对养殖场的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好的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现代化的养殖模式
在新农业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养殖方式进行改革,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各产物的再利用,并对环境保护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现阶段,我国已经建设了多个现代化新型养殖场,对废物进行了回收再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提高了现代化发展。还要积极推广绿色畜牧业生产方式,对有害气体的排放进行有效控制,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同时,还要处理好传统畜牧生产与环境污染的矛盾,积极应用新型养殖方式,贯彻环境保护理念,实现彻底的转变,促进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收益。比如应用畜牧学和能量转换科学技术,建立“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打造“循环农村”,建立现代农业有机示范基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此外,建规范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将路长制,河长制落到实处,进行专人管理、网络化管理以及精细化管理,并大力宣传农村散养户及小型规模户自觉进行统一化、规范化处理,对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
结语
畜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畜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提高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畜牧业相关制度,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并建立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在提高畜牧业生产力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有效管理,使农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得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鞠兴龙.浅析畜牧生产中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兽医导刊,2019(10):15.
[2]董秀梅.畜牧生产中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兽医导刊,2021(11):82-83.
[3]孙显锋.畜牧生产中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4):27-28.
[4]王进昌.畜牧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