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全民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

2021-11-01 03:50徐止浩杜菊梅李凤芹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心理健康

徐止浩 杜菊梅 李凤芹

摘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建设措施,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需求,也是新时期治理需要迫切关注的新领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基于完善我国社会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以及促进文化价值建设和社会治理建设等方面。本文就我国目前的体系建设遇到的现实障碍进行论述,探索相应的建设对策,期望提高我国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发展,形成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共建公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培育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并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提高社会保障,改善民生水平的基础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人们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现代社会的工作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且密,大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越发突出。因此,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就成为必然趋势。

一、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障碍

社会心理服务就是通过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解答社会宏观的心理问题,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1]。从2019年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来,我国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摸索中获得不错的成效,有效提高了国民的幸福感指数,促进全民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众多的现实问题。

一是我国部分地区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认识和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从社会治理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层面上去理解工作的重要性,敷衍了事,搞形式主义。

二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区域没有结合地区形势和发展特点展开相关的调研工作,试点文件大同小异,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展开。

三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偏重于医学化,侧重于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治療,反而忽略了大众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和心理健康疏导。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医学化的硬件设施和药用储备,没有形成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体系和心理健康疏导方案。

四是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进度和建设结构严重不平衡,部分地区建设完善,部分地区缓慢。而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中也更多地注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和社会工作,而忽略了心理学专业的应用和指导。

五是基层社区的心理服务体系不完善,存在误区和盲区。

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人民至上,增强心理健康理念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国家和人民迫切期盼,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成长。深圳大学社会系教授易松国研究得出: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社会结构变化、文化价值观变化、行为思考方式的转变、婚姻关系的变迁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改革均对我国的社会心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必须坚持,深度贯彻和落实人民至上的理念,拔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治高度,彰显“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社会治理理念,培育新时代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以及积极向上的社会治理氛围。注重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增强社会心理健康意识,实现全社会人民整体覆盖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人人可得的全民心理健康服务氛围。

(二)注重分层分类服务,提高心理服务的可及性

要想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就需要建设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的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心理学专业服务的可及性。正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李凌江所言:不同的生活群体需要不同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精神病患者群体需要精神科医生服务,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需要心理学、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服务,身体健康群体也照样需要得到工会、媒体以及妇联等社会组织的服务。

与此同时,要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动态监测和评估全民心理健康状态和社情民意调查,充分发挥政府媒体和教育部门的社会心态引导作用,强化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及时引导和宣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下农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人群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推动社会心理服务至学校,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到医院,根据治病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如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导、老年人心理健康疏导、女性产后心理健康指导,提前评估分析和介入、主动交流和沟通,消除不同群体的消极心理情绪[3]。

(三)创新人才培养,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就是由“谁”来完成的问题。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要大量拥有精神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相应专业素质的人才。心理服务不同于药物治疗,其需要的药物和医用器材较少,更多的是沙盘、音乐放松设备、生物反馈仪器以及情绪宣泄设施等,心理仪器的应用效果与心理服务医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息息相关。

因此,创新培养人才,一方面要借助高校的心理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等专业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心理学的专业素质,为促进全民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另外,针对心理学科的专业性质适当增加专业发展方向,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开设青少年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服务等。另一方面是培育社会队伍。全面整合我国社会心理资源如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监狱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等,指导、规范和监管社会心理服务行业,为高校心理社团、心理咨询企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专业的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服务大众,促进群众心理健康成长。

三、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促进全民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重大,关系着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可持续运行,有助于缓解我国的社会心理矛盾、及时干预和解决敏感实践,促进我国国民心理健康和社会心态积极向上,实现健康中国的建设,保障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炎辉.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探讨[J]. 魅力中国,2020(09):7.

[2]刘畅,张翼.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J]. 当代工人(C版),2020(04):94.

[3]肖汉仕.全民心理健康自我促进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探讨[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04):453-456.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工厂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