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社会

2021-11-01 03:20杨铮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社会问题

摘要:沈少民艺术项目《中国鲤鱼》阐释着他对现代社会中热点问题的解读,从介入社会议题、现实生活、公共空间等社会学角度阐释沈少民“中国鲤鱼”。在艺术家强烈而又充满暗喻的视觉符号之下,“大众文化”、“商品消费”、“生态环境”、“科技和艺术”等全球性现实忧虑和社会问题被揭露。一条鱼从单一的符号语言出发,转向了更加广阔的公共领域。这不仅使作品具有了更多的开放性与可能性的意义,更加的体现了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关键词:中国鲤鱼;艺术介入;社会问题

“艺术介入社会”是指艺术家用作品的方式介入社会之中,是将艺术家自由与独特的思考加入到所针对的社会现象、社会环境、社会问题、社会体制中。不是简单的模仿、图解、描绘社会生活,而是在参与社会实践,并与之构建成为互动的关系,这是艺术对社会的一種立场。“介入不是艺术客观再现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命题,而是艺术主动批判社会生活的社会学命题。”[1]

一、介入社会议题

介入社会议题体现了艺术家对社会的敏感度以及对社会公共话题的关注。王林呼吁:“中国当代艺术家只有在面对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精神问题时,才是具体存在的、有真实意义的艺术家。”[2]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间接的,它探讨的是社会成员精神中的社会性,而不是社会问题本身。《中国鲤鱼》创作起源于沈少明创作的一首诗歌《一条鱼》,创作动力来源于“鲤鱼热”、“转发锦鲤求好运”的大众文化热潮。《中国鲤鱼》从一个诗歌意象,经过社会事件(现象)的“材料转换”,变成一个大型的装置场景。通过艺术家的视觉呈现不断地拓展它的外延,引申着其独特的内涵,凸显着沈少民作为当代艺术家对社会性问题的思考,同样可见其把社会能量转换到创作中的能力和艺术深度。

两千条经过工业科技复制的机械鲤鱼躺在17吨重的盐上,就像干涸后充满盐渍的海滩上躺着一群永远不会死亡但始终奄奄一息的鱼。这样以假乱真的场景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物种生存环境意象的思维范式,从而能够引发视觉观感后的联想与深思。或许鱼成为了人的象征,暗喻现代社会中人在“消费主义”、“文化输出”等全球化背景下的盲目从众、集体无意识、追逐潮流、垂死挣扎的精神与生存状态。在圣经中“盐”象征亘古不变,或许每个人都可以看作漫长时代之河里的一条鱼,大浪淘沙,是甘愿做一条咸鱼?还是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从而留下生命的意义?

二、介入生活现实

沈少民从当下商品消费时代的生活出发,将展厅外与超市物品以相同的排列方式陈列鱼罐头。罐头上印着“收藏证书”:中国制造,拉罐即欣赏,材料由机械、硅胶、塑料、电子组成。预示着这两千条鱼之后的命运,在盐的浸透下变成“咸鱼”,进入工业生产流水线后装进罐头,成为货架上的商品并在展览现场直接以RMB1689的价格出售。从国际背景的视野出发,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3],清政府首次用“中国”这个名称。“1689”、“中国”与《中国鲤鱼》这一语言符号形成了借代与互文的关系。从单一的个体来看,里面的每一条鱼都被国内外关于“中国鲤鱼”的新闻碎片包围着。这些输出的信息以交错的形式制造混沌,以对抗的方式达到融合。从整体来看,大量商业文明社会中工业流水生产的重复展品——“中国鲤鱼”罐头被不断复制排列。“因为它能引起无限的好奇心——是一种略微有点可怕的真空,需要用闲聊和空谈来填满它。”[4] 在这样的情景当中,个体存在的意义好似被消解了,逐渐丧失了原本的意味,变成商品主义中一个空虚的符号。

三、介入公共空间

介入公共空间,体现着艺术家更大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当代艺术向生活现实和大众文化的延展,标志着艺术家改变现代主义个人化的形式追求,更加看重艺术家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会的互动,以开放的心态去呈现个人对社会、历史、生活存在的感受与体验。当展览灯光秀作为谢幕的时候,沈少民的个展便从展览馆“私人空间”向大众“公共空间”转移。

在展览开幕式当天的夜晚,沈少民用无人机、即时通讯技术与灯光艺术相结合在深圳的上空呈现着他的诗歌《一条鱼》:“我盯着盘子里的一条鱼看/看着/看着/就看成了活鱼/我再盯着盘子里的活鱼看/看着/看着/就看成了大海/我再盯着大海看/看着/看着/就看成了一望无际的盐滩。”当一条鱼,缘起大众文化热潮,进而从一个诗歌意象的“材料转换”变成一个大型的装置场景,再转化成一首映照在夜空的诗歌。城市的夜空成为艺术的载体与触媒,传递着一种对现实的观察与想象,一种由词语的组合、闪现、消失而产生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具有公共性的,是艺术作品与诗歌本身带来的冲击与震撼。被带入的观众既是在“观景”,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景观”的一部分。就像这两千条鲤鱼在盐滩之上的呼吸,是在一种被制造出来的假象中逐渐麻痹,并把这种状态当做生活的本质,感受着被物化的世界。

结语

艺术作为“艺术”在今天需要自我反省。社会作为艺术的存在世界也需要接纳艺术的再认识。当代艺术不为哪个地方所独有,但对于每一个不同的地方,它又确实各有特点和差异。因此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又重新凸显出来。在中国语境中,艺术的介入具有独特的意义。它可以揭示出艺术发展的一个维度,也揭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方式,就是艺术在介入社会中。这种意义不仅凸显了艺术家反省自身身份与作用的必要性,也指向了在特殊场域下中国艺术家创作出创造性成果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2]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英].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77.173.174

[3](匈)阿多诺?豪泽尔著;艺术社会学[M]. 学林出版社,1987

[4]王春辰.“艺术介入社会”:新敏感与再肯定[J].美术研究,2012(04):25-30.

[5]朱其. 艺术能介入社会吗?[N]. 中国美术报,2016-01-25(A06).

[6]栗宪庭,沈少民.沈少民访谈“美丽的罂粟花”——栗宪庭访谈沈少民[J].美术文献,2015(03):58-65.

[7]沈少民[J].美术文献,2008(03):22-29.

作者简介:姓名:杨铮,性别:女,出生年月日:1997年4月4日,贯籍:河北石家庄,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绘画)

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邮编:130117

猜你喜欢
社会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社会问题应对措施探析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谈初中生的日常管理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
浅议问题学生教育之我见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审美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