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摘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其的保护,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强化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并结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和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管理工作中,注重人防、技防的同时,还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水源质量的优化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为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问题、保护、对策
引言: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一直处于比较不足的状态,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东部西部地区水资源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西方,用水问题成为政府部分要考虑的首要任务。由于水资源不足,水质不好的问题,将对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水质监测和检查尤为重要。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和检查,可以随时了解我国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调节、整顿和预防污染水质。
1农村水源污染源
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被污染的情况十分严重,而这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因而为了更好地确保水质安全,就必须对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农业面源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能增加产量,使用农药可以抑制病虫害。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过量使用化肥,改变了土壤养分结构,速效养分增加,使长期保持土壤生产能力功能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导致土壤板结,土壤的自然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在雨水季节,土壤中的肥料养分部分随雨水流入河流或渗漏地下,成为农村水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高效杀虫剂和农药过量施用不仅造成产品农药残留,也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1.2乡镇工业废水污染
农村地区的小工业企业以传统生产为主,工艺落后,大量耗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的废水日积月累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污染日益显现。特别是乡镇化工、钢铁、电镀、矿山开采等行业,产生的废水偷排现象较多,对周边的河流、农田污染严重。有些企业利用渗井或渗坑直接污染地下水,造成周边居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甚至中毒。
1.3污水灌溉污染
近年来,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通过河流排向农村,农民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含有各种污染物的污水灌溉农田,一部分污染物随水分被作物吸收,使产品质量下降;一部分污染物在水分的入渗过程中留存在土壤,对土壤都造成污染,长时间的滞留逐渐渗入地下与地下水联通,直接危害着污灌区的饮水安全。
1.4农业养殖污染
畜禽养殖业是近几年全国农村致富的主要途径,养殖规模不断增大,但大多数养殖场采用人工圈养,粪尿集中排放,缺少基本的污水处理措施,冲洗后的污水在圈内外堆积、漫流,粪尿中含量较高的氮磷渗入地下,对相应区域地下水的水质产生影响,有的区域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
1.5基础设施缺乏
当前,农村的饮用水基础设施在很多农村较为缺乏,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水质预警和监测体系,甚至部分水源存在人畜共用的情况。很多农村的饮用水往往是没有经过消毒和处理之后就直接饮用,导致很多饮用水中的有害成分严重超标而并没有及时的发现[2]。
2基于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的保护对策
2.1加强水源地环境监测
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与实际监管相符的方案,在以水质监测现状与问题为依据,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二是增加水质监测设备,从多个角度提高水源水质监测能力。对于有毒物污染的水源要强化分析毒物能力,逐步完善水源地监测体系,使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保障。除此以外,应根据饮用水水质要求,拟定监测方案,确定采样方法、布点、频次等。加强饮用水污染源的监管工作,监测水源地环境力度要加强,控制污染,尽量避免污染源对水源造成污染,确保水质安全,为广大人民提供干净、卫生、安全的饮用水。
2.2加强水源地面污染的防治工作
各地方政府应重视农业污染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增加治理污染力度,尽最大力量缩小农业污染范围,从而降低农业对饮用水造成污染。在控制农业污染的同时,政府部门要对生活垃圾进行治理,分类、集中处理污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国家在环境保护项目方面要投入大量资金,鼓励乡镇构件垃圾填埋区,畜禽粪便处理区,减少生活垃圾对水源水质的污染。
2.3提高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对水源地周围生态环境的建设,遵循生态理念,调整农产品种植方式,主推生态农业和有機农业种植,采用新技术种植,合理科学运用化肥农药,重点从环境污染源头控制污染,确保水源质量。同时在水源地区域内构建生态湿地,涵养水源,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减少耕地,积极落实相关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出林木与草地的生态功能,为水源地营造一个合理、科学的生态区域,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对水源地造成的破坏。
2.4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
加强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情况报告及公示机制。结合水源地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后总结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时将水质调查报告上报给上级管理部门。此外,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完善的城市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促进集中式水源地的水质稳定工作,吸取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再结合实际发展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法律法规。
2.5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应急预案
对现有用水结构进行调整,坚持优水优用原则,处理好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用水地区的供水工作要做好协调。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以保障饮用水为前提,合理安排工业、农业用水,进一步增强居民生活用水及应急用水供给能力。此外,做好饮用水风险应急预案也非常重要,各地政府部门在面对污染事件突发时,必须能够及时处理,确保饮用水的供应,防范风险;做好风险源名录,以便在发生污染事件时能够迅速清查并切断污染源,确保供水质量。
结束语:
近年,农村水源污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分析污染原因、查明污染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建议,是积极开展污染治理的前提,对农村水源污染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议,为新农村水生态建设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覃朗,李晓波.探究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9,31(03):176+178.
[2]徐政,李晓菲,余萍,洪艳琼,陈东,吴锦雄,李亚江.湛江市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与保护对策[J].四川环境,2018,3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