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2021-11-01 02:08李洪岩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造林绿化应用

李洪岩

摘要: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大背景下,以园林绿化工程为重要手段,旨在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发挥林业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但是在造林绿化工程开展过程中,必须依托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各项因素,将林业工程技术充分应用其中,切实做好造林管理工作,避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造林成效产生不利影响,以便达到更加完善的造林效果,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林业工程技术;造林绿化;应用

1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原则

1.1适应性原則

适应性原则是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首要原则,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林业单位必须对植树造林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进行综合性考量。在数据分析及长期观察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植树造林所用的树种及工艺,保证树种成活率。巩义市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前,会对当地气候条件及降水概率进行长期观察及数据收集。在科学精准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准确选择树种及技术。这样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树种存活率,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植树造林成本,达到生态效果与经济效益相平衡的效果。

1.2保护原有植被

虽然开展造林绿化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一定要对区域内的已有植被进行保护,让已有植被可以产生与正常情况一样的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这项原则的落实工作。对原有植被进行有效保护不仅可以降低人为建设工作对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破坏,还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发掘造林绿化工作产生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建设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1.3提升林地的蓄水保墒能力

绿化造林工程在开展过程中,除了要执行上述几方面的工作原则之外,造林地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以及土壤水分含量,会对林木的健康成长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甘肃省永靖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大县,当地的土壤较为贫瘠,土壤当中的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在绿化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林地的蓄水保证能力,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地接纳天然降水,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水分供给。对此在绿化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造林地的蓄水保墒能力,通过在贫瘠的山区地区种植多种灌木和杂草,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固定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林业工程技术应用要点

2.1植苗造林技术要点

相较于多种造林技术而言,植苗造林成活率更高,而且更易于控制林木规模及种类。这种方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较少,因此必须改进植苗造林法技术应用模式,提升植苗造林法的效率和价值。植苗造林法的应用限制较少,且操作方式较为简便,在造林中被广泛应用。虽然植苗造林法操作较为简单,但是育苗程序较为严格,前期准备工作耗时较长,经济成本较高。如果要想进一步扩大植苗造林法的应用范围,就必须进一步降低培苗育种成本,提升培苗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提升植苗造林的效率。

2.2苗木培育与种植技术

苗木培育与种植技术是保障造林绿化成果的关键。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种子的收集、储存和育种等环节工作的管理,在收集种子的时候,我们需收集优质的母体树木,使用科学的方法计量种子的生产量,根据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等确定采种的日期,选择先进的采种工具。林业工程的建设需要的种子一定要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根据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种子,在收集完种子之后我们还好做好种子的储存与加工处理,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加工方式。在储存种子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干湿贮藏这两种贮藏方式,在贮藏期间一定要做好防鼠虫和防潮的工作。在培育苗木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成熟的农业经验,在进行苗木栽植之前,我们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使他们可以熟练掌握技术要领,推广先进技术,在保障苗木成活率的前提,保障造林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造林绿化的价值。

2.3造林规划技术要点

通常植树造林时间为在春天,但是随着植树造林技术的不断提升及树种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地区也选择了其他时间进行造林活动。例如在中国北方地区可选择在4月10~30日植树。此时的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利于树木成活。如果将植树时间提前,那么土壤还未完全解冻,水分无法完全下渗,导致新苗难以在土壤当中扎根。如果在秋季植树,则树苗没有完全进入休眠状态,造成水分丧失,降低树苗成活率。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种植方式及树木种类,才能有效改善种植地区的水土环境。如果一些地区土壤较为肥沃,那么就应当将种植阔叶植物,从而保证该地区的水土不易流失。

2.4进行适度间伐

林木在生长期间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主要分成幼龄、中龄、近熟与成熟和过熟阶段,针对林木所处的不同阶段,我们要对管理措施进行区别和差异上的调整。我们可以使用适度间伐的方式进行林业生产,这样做可以为树木的更新产生良好的促进效果,同时也可以为森林的养分结构进行更加科学且有效地调整,使森林可以产生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我们应该根据林木所处的生长阶段制定科学的间伐指标与标准的范围,当前,我国的林业还需要进行更加科学化的发展,通过严谨研究和积极实践总结经验,为提高森林的建设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发展依据。

2.5造林后的管理工作

造林结束之后,应该定期巡视检查林地,观察林木种苗的成活情况,遇到倒伏的应该及时扶正,同时还应该做好造林地周边的除草和松土工作,避免杂草影响到林木的生长。当林木种苗成活之后,应该每年定期对土壤进行松土处理,并根据林木的生长情况妥善进行施肥,确保养分供给充足,确保新生长出来的枝条能够快速达到木质化,提升林木种苗的抵抗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造林绿化工作当中,我们一定会使用不同种类的林业工程技术,这就对我国的林业工程技术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我们要在这种压力下提升林业工程技术的技术水平与使用价值,让其可以不断优化与创新,使其可以在造林绿化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为推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提供良好助力。在使用林业工程技术时,我们一定要使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做好相关的绿化工作,保障森林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进而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让造林绿化工作的工作效果可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绍侠.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7):230-231.

[2]张光美.论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3):157.

[3]兰光雄.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45,148.

猜你喜欢
造林绿化应用
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究
当前造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