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妍 林冬梅
1.辽宁省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辽宁营口 115001;2.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心理睡眠调适中心,吉林四平 136000
抑郁症属于常见的心境障碍型心理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是由于外界的社会环境、心理因素以及神经内分泌生理方面因素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共同参与、交互作用造成的心理障碍[1]。WTO 数据显示全世界抑郁症的总患病人数达到了近4 亿[2],而我国抑郁症发病率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3%~5%[3]。抑郁症长期折磨着患者的精神世界,患者往往心境低落,兴趣丧失,对于自身生存价值不断质疑和否定,甚至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给患者的家庭和亲友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4]。对于首发抑郁症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积极控制患者抑郁症状,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控制预后有重要意义。药物是目前抗抑郁的主要手段。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其副反应比较多,已逐渐被临床所弃用[5]。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noradrenalin reuptake inhibitor,SNRI)是目前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类型之一,其中度洛西汀属于SNRI,对抑郁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6]。阿戈美拉汀则是最新型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型抗抑郁药物,通过作用于褪黑素受体系统发挥抗抑郁作用。目前,阿戈美拉汀在国内应用较少[7]。本研究对阿戈美拉汀和度洛西汀在首发抑郁症患者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收治的98 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各49例。A 组中,男29 例,女20 例;年龄22~66 岁,平均(44.12±7.75)岁;病程3~11 个月,平均(5.2±2.3)个月。B 组中,男30 例,女19 例;年龄23~68 岁,平均(45.28±7.92)岁;病程3~12 个月,平均(5.4±2.5)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8]进行诊断,确诊为抑郁症,且首次确诊;②年龄18~80 岁;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药物过敏史;②有乙醇依赖史;③存在脏器器质性病变者;④哺乳、妊娠期妇女;⑤存在沟通障碍;⑥依从性差。
A 组患者应用阿戈美拉汀片(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75,规格:25 mg/片,生产批号:20190304)口服治疗,初始给药剂量为25 mg/次,每晚睡前给药1 次。治疗2 周后根据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调整用药剂量,若效果不佳可将剂量上调至50 mg/次,每晚睡前给药1 次。最高剂量50 mg/d。
B 组患者应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63,规格:20 mg/片,生产批号:20190210)口服治疗,初始给药剂量为20 mg/次,每日给药2 次。治疗2 周后根据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调整用药剂量,若效果不佳可将剂量上调至为20 mg/次,每日给药2 次。最高剂量60 mg/d。
两组用药周期均为4 个月。在治疗期间予以必要的心理干预,并进行肝肾功能的监测。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改善情况,根据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减分率评定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记录分析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其中抑郁程度应用HAMD 进行评估,采用17 项版本,总分64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9]。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4 个等级[10],其中HAMD 治疗后的减分率≥75%为治愈,50%≤HAMD 治疗后的减分率<75%为显效,25%≤HAMD治疗后的减分率<50%为有效,HAMD 治疗后的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 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 评分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的比较(分,±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A 组B 组49 49 t 值P 值32.67±4.38 32.80±4.55 0.431 0.605 13.82±2.56a 19.57±3.20a 6.788 0.021
A 组患者的整体药物治疗效果优于B 组,且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n(%)]
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抑郁症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往往伴有睡眠障碍,给患者造成了身心的双重煎熬,病情一旦恶化,患者自残、自杀的风险非常高。抑郁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其危害仅次于恶性肿瘤[10]。抗抑郁药物是控制抑郁症患者症状的主要手段,其中度洛西汀是常用的SNRI 型抗抑郁药物,能抑制神经元对于5-HT 和NE 的再摄取,并一定程度地提升前额叶的多巴胺水平,从而控制抑郁症状[11]。但是度洛西汀起效较慢,口服生物利用度约在70%,且恶心呕吐、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较高。有研究[12]发现,抑郁症患者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很大的关系。阿戈美拉汀为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改善生物节律紊乱的最新型抗抑郁药物。其与褪黑素受体MT1 和MT2 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能作用于褪黑素受体系统,激动褪黑素MT1 和MT2 受体。与此同时,阿戈美拉汀还是5-HT2C受体拮抗剂,能阻断5-HT2C受体,增加前额皮质NE 和多巴胺的释放,进一步发挥抗抑郁作用。阿戈美拉汀口服给药后吸收快,且生物利用度良好,达到了80%[13]。动物试验[14]显示,阿戈美拉汀对动物模型的生物节律紊乱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纠正昼夜节律紊乱,重建生物节律,对于抑郁症状的控制和改善也有很好的效果。本研究对阿戈美拉汀和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 评分均显著下降,A 组患者的HAMD 评分低于B 组,且A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是由于阿戈美拉汀兼具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5-HT2C受体拮抗剂的双重身份,还能促进NE 和多巴胺的释放,从三方面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共同发挥抗抑郁功效,且其生物利用度高,因此临床效果更好。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均尚可。本研究结果验证了严文君[15]的研究结论,提示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中,阿戈美拉汀和度洛西汀对于其抑郁症状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但相较而言,阿戈美拉汀的疗效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中,阿戈美拉汀和度洛西汀对于抑郁症状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但相比而言,阿戈美拉汀的疗效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