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意愿和行为的差异比较研究
——基于广西南宁市X区的数据

2021-11-01 10:08广西财经学院刘其铭
区域治理 2021年32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务工人员意愿

广西财经学院 刘其铭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城市谋生,成为产业链低端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国家以政策、资金、项目等多种方式鼓励、扶持进城务工人员参与职业培训,但从现实情况看,仍然存在着参训率低、宣传面窄、意识差等问题。2017年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战略定位,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必然将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中国制造2025”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进城务工人员”这个概念的前身——“农民工”首先由庄启东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当时指的是为解决固定工不足的问题而临时征用的来自农村的生产工人。随着劳动力转移的逐步深入,进城务工人员内部也出现了分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金晓彤、崔宏静(2013)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出生、保留了农业户口、在农村长大并接受教育、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现已进入城市谋生的流动人口可以认定为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学习能力、职业规划和融入城市意愿方面同老一代进城务工人员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稳增长、调结构”成为国家宏观政策的总基调,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面临“就业难”问题。陈润生(2009)认为,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得到充分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将逐步被劳动力市场淘汰。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则面临着 “技工荒”。由此可以看出,职业培训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称职业培训是农民主动参与或由政府、企业等组织的以提升就业技能为导向的短期培训,不含学历教育。目前,关于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的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职业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职业培训中的具体问题及对策。在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方面,学界主要归因于培训效益、培训模式两点。虽然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大多数研究均从调查培训意愿出发,用“应然”的价值判断代替“实然”的事实判断,模糊了参训意愿和实际参训率的差异,严重影响了政策建议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将从意愿和行为两个维度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情况展开研究。

二、研究设计

据广西2016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末南宁市X区常住人口120.2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7.77万人,外来人口42.53万人,进城务工人员28.03万人。X区作为南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员构成最复杂的城区之一,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表1 KMO和巴特勒球体检验结果

为了确认意愿、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了五个公共因子。如表2所示,它们共解释了总方差的73.114%,我们将这五个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对培训内容的前景判断”“受教育程度”“现有收入及工作时长”“榜样激励”。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表3 因子分析结果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广西大学与南宁市X区政府合作项目“疏离与融入:进城务工人员都市生活实录——以广西南宁市X区为例”。调查以南宁市X区登记在册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非概率配额抽样的抽样方法,在全区10个街道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4个街道作为调查地点,并在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村委会作为具体调查点,共抽出具备典型意义的4个社区与4个村共8个调查地点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800份自编问卷,回收录入有效问卷681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5.13%。

职业培训的意愿测量是主体问卷的一部分,以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答案从“非常愿意”逐步过渡到“很不愿意”。在预测试的基础上,结合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增删。

本文使用了SPSS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作图。因子分析能够简化原有的数据结构,对多元变量进行降维从而提取出几个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意愿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不同代际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选择

研究者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意愿和行为分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3.7%的进城务工人员有参与培训的意愿,占全体进城务工人员的绝大多数。与此相反的是,参与培训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6.4%(自费)和38.0%(公费)。如图1,培训意愿和行为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为了确定不同代际进城务工人员的选择,我们对数据按年龄进行了分组:(见图1)

图1 不同年龄段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意愿与行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培训意愿始终高于实际培训行为,即部分培训意愿没有实现转化。其中,青年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意愿较为强烈,在30-40岁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增长培训意愿出现明显下滑。无论是自费还是公费,各年龄层次的培训行为趋于一致,可见费用负担不是进城务工人员考虑的主要因素。对比培训意愿和培训行为,30岁以下的两组培训意愿明显低于培训行为,但30岁以上则有大量意愿没有成功转化为行为,且集中表现在30-40岁组。因此可以得出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意愿与行为的初步认识,即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大量存在“被培训”现象,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意愿被搁置,中老年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意愿与行为均较低。

(二)因子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求意愿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我们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降低因素间的多重共线性。首先,对原始变量的集合进行KMO和巴特勒球体检验。本问卷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检验结果显示因子分析法适用于本研究。

研究者将问卷中的受访者背景资料和职业资料进行整理,选择出9个与培训意愿与行为相关的因素进行归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F1与Z1/Z8强相关,F2与Z6/Z7强相关,F3与Z4/Z9强相关,F4与Z2/Z5强相关,F5与Z3强相关。根据因子分析的基本思路,我们将因子分析得到的五个公共因子作为新的自变量引入模型,分别以他们的培训意愿与行为作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如表4、5、6所示。

表4 您有没有自己主动掏钱去参加一些技术培训

表5 您有没有参加单位举办/组织员工参加一些学习培训

表6 如果企业/单位/机构组织一些跟您工作有关的学习培训,您愿意参加吗

Y1= 0.140*F2+0.285*F3。

Y2=0.102*F1+0.144*F2+0.322*F 3+0.085*F4。

Y3=0.390*F2+0.182*F3。

通过比较Y1、Y2、Y3可以发现,F2/F3是影响三个函数的中心因子。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对培训内容的前景判断和受教育程度是两个阻碍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意愿向行为过渡的主要因素。

四、讨论与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1.适时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学历教育,鼓励和支持进城务工人员考取职业资格。学历教育是影响职业教育成果的前置条件,在强调职业培训的同时应看到学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可以在人口输出大县、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试点推广免费高中教育,鼓励青少年继续升学。同时,利用失业保险结余,给参与成人学历教育的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发放补贴,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完善企业执行技能等级与工资、住房、职务晋升等待遇相挂钩的机制,鼓励企业雇佣拥有职业资格证和专业技术等级的“双证型”人才。

2.分层级实现个性化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不同年龄阶层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建议将培训机会向新生代特别是向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进城务工人员倾斜。鼓励大型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兴趣特征开展建筑“五大员”、会计、人力资源、计算机、英语、医护、幼师等培训。向已经取得初级、中级资格的进城务工人员发放“培训券”,鼓励他们前往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参与高端技能培训,打造一个终身持续的培训体系。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技能型转变,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层次规划编写职业培训教材。在整体培训中实行“双导师制”,强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现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同时培养。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自觉性。紧密依托基层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乡镇、村组、群团组织力量,发挥好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作用,最大限度宣传现有政策。鼓励以村为单位,以驻村第一书记为联系人,充分利用年节、假日、农闲等时期,邀请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创业者、高级技工等优秀人才返乡宣讲、巡回宣讲。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务工人员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像关心职工一样关爱务工人员子女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