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当前教育领域的推动,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取代了原有成绩为先的应试教育方式,德智体美劳多学科联动教学模式逐渐得到普及和推广。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即使拥有再多知识也很难真正成才。德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依靠学习和记忆就能够掌握,德育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知识并在生活中进行践行,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德育教学内容,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方法。
關键词:情境教学;道德与法治;小学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对社会生活产生基础概念,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能够为人和善,讲文明懂礼貌。虽然小学生年龄偏小,但其作为独立的人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不根据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在讲解德育道理时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同身受才能有效提升其德育素养。情境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同理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感更强,使学生们得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德育知识。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充分利用同理心
德育知识所要提升的是人的内在修养,从而改变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因此,德育教学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归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的突出优势在于其生动性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密切性,从而利用学生们的同理心使其对德育知识产生代入感[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解《吃饭有讲究》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餐食道具,在课堂上模拟出家庭用餐时的场景。安排学生们五人一组围坐在“桌边”享受一顿午餐,其中一人模仿妈妈一人模仿爸爸,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们开始回忆每天自己吃饭时父母是如何教导自己的,用餐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每个小组先自行将注意事项总结出来,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比如,学生们总结出饭前要洗手,教师就可以将正确洗手的方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教给学生们;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自己在家吃饭时不能说话,有的学生则说自己在家经常边吃饭边聊天,这时教师可以让其中一组同学模仿在家吃饭的情境,由一名学生在用餐期间大声说话,教师询问其他同学是什么感受。让学生们可以先自己思考这种行为对周围人的影响,再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行为是否可行,在哪些场景下合适在哪些场景下不妥当。通过情景教学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进而引出良好的餐桌礼仪,使学生们能够由自我感受去推己及人思考行为是否得当,利用学生们的同理心,培养学生们的公德意识。
二、创设实践情境,丰富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可以参与的实践活动兴趣极高,要想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利用开展教育活动创设实践情境[2]。考虑到小学时期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其他学科课程大多需要坐在教室里集中精力学习新知识,但德育教学并不只是书面上的大道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去不断体会和领悟,使大道理能够真正被学生接纳并改变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使其道德修养得到提升。
例如,在讲解《美丽的冬天》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根据一年级的孩子爱玩好动的性格特点,带领学生们一同前往户外看一看冬日里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看一看鸟儿都待在哪里,人们出行时穿的衣着有什么特点等。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自己去观察和体验教学内容,既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大自然的探索欲,又能引领学生们切身感受季节变化和生活中季节所带来的影响。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节假日举办一些主题活动,既能渲染节日气氛又能借机向学生们传播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出情境教学法优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中秋节与学生们一起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冷食月饼,用磨具制作些水果馅的小月饼,打上包装让学生们带回家与亲人一同分享。教师还可以在活动中为学生们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各地过节时的风俗等等,让德育教学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窗口,不断丰富德育教学活动内容,为学生们构建生动有趣的德育教学课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适当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学生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激发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更为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并理解知识,用同理心帮助学生深化德育知识的理解,以实践练习不断加深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结合不同季节、节日等元素开设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一起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观察身边的大自然,潜移默化间向学生们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识的高低或许可以通过成绩进行评判,但道德修养的高低则只能通过行为进行判断,只有让学生们感同身受地理解德育知识才有可能真正影响其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为,不断提升其德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忠滨.运用情境教学搭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21(22):178-179.
[2]牟天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当中有效实施情境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21(2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