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中小学在职教师师德培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存在着三个问题:“职业道德”未居于首要地位,培训形式化、效果虚无化,培训方法缺乏科学性。分析其原因有如下三点:“师本”意识缺失,培训者缺乏专业性,培训对象缺乏主观能动性。为解决困境,师德培训过程中应做到以师为本,从实际出发,并采取案例讨论式的方法进行培训,以期实现师德培训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在职教师;师德培训;“师本”意识;案例式讨论教学
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职业发展与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好坏。现实中,不乏教师师德尚未达到应有水平,因此对其开展师德培训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维护整个教师行业师德水平底线不低的重要途径。但师德作为一个人文性概念,特别是面对业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师德观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们,培训过程中该如何将师德的崇高性倡导进行实践化呢?这是本文将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师德培训困境现状
(一)“职业道德”未居于首位
由于大多数培训者并未厘清师德内涵,师德培训时职业道德往往未居于首要地位,未聚焦于教师工作过程中的细小问题并进行培训和引导。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其中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和情感,以及有关行为的规范等”。根据定义,师德培训应注重培训教师明确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守哪些道德规范,以及与之配套的道德观念和品质,而非一步登天地针对个人道德,提出超越教师工作范围的要求。毕竟道德是一个大概念,如果一个教师首先连基本的职业素养都尚未做到合格和完善,如何期待和奢望其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大道德人?
(二)培训形式化、效果虚无化
当前,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师德培训远离教师的道德生活情境,培训目标空泛、培训内容伪圣。首先,培训目标“高大空”,缺乏操作性、针对性,不结合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情境实践。如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只高呼口号“要崇高师德”,却并不结合本校教师现有的思想行为和出现的实际问题。其次,培训内容伪圣化,只用一套政治性的话语对各种师德规范进行无限拔高,培训内容难以内化为培训对象的道德意识。最后,培训模式多为简单的几个专题式讲座。作为一种需要平时不断潜移默化影响才可能会取得效果的道德教育,只靠几个专题讲座很难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因此,由于师德培训的目标空泛、内容伪圣,培训流于形式,最终培训效果虚无。
(三)培训方法缺乏科学性
师德培训方法实质是灌输,缺乏科学性。大多数德育工作者简单地把灌输理论理解为一种教育方法,把道德知识的成功灌输理解为德育任务的完成与德育目标的实现,甚至在评价系统中也以道德知识的多少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如果说对师范生进行培养时进行适当的灌输是有必要的,但在职教师已经受过多年的灌输式德育教育,他们对师德规范已具备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不顾实际状况强行灌输,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可能会使已经具有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培训对象产生反感甚至逆反心理,轻则对师德要求产生抵触情绪,重则与师德戒律唱反调。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按需施教,围绕中小学在职教师教育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才能使师德培训具有实效。
二、师德培训困境原因探析
(一)“师本”意识缺失
师德培训课程极易一味追求师德崇高化,导致“师本”意识缺失。在舆论对“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等说法的大力宣扬下,本该是对教师精神的歌颂和赞扬日益演变成为社会对教师理所应当的必备品质。社会普遍认为,教师应该是德行完美的人,师德应该是崇高性和神圣性的象征,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因此师德培训中尤其强调教师要成为最高道德涵养的表率。这本来是没有错的,问题是只一味过度追求师德的崇高化忽视了作为师德承受者的教师的个人,不考虑教师个人的承受能力和现实情况,没有做到以师为本。
(二)培训专家缺乏专业性
培训专家不够“专家”。培训者的水平决定着培训的水平,而我国师德培训的专家通常由高校研究德育的学者、中小学师德标兵和教育部门行政领导担任。当研究德育的高校学者作为培训专家时,强理论性、学术型的课程对听者来说往往乏味且没有实际指导作用,效果微乎其微。当来自一线的师德标兵作為培训专家时,虽然可以通过分享讲述亲身经历的感人故事博得培训对象的感动和赞誉,但其容易对自己的事迹过度升华导致“伪圣化”,使他们的经历缺少真正的感召力。当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作为培训专家时,其政治性风格明显,“行政”色彩、“训话”“管教”意味浓烈,这类心口不一的说教极易导致听者情绪低落、情感冷漠,从而导致培训低效甚至无效。
(三)培训对象缺乏主观能动性
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对师德和师德培训都存在认知偏差。一方面,他们认为师德是外在强加,师德不是出于自身主体道德需求产生的追求,而是被用来制约教师的外在枷锁。“师德”成为一种外部性的存在,是“别人的要求”,而不是发生于教师主体的“自己的需求”。这种认知让教师对师德规范产生了对立心态,因此导致培训对象缺乏心理前提和精神基础。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师德培训流于形式但不得不被迫参加。因此这种指向性体现为强硬的规约性,“师德”不再是“主动修为的”,而是“被动接受的”。不管是学校制定的行为准则,还是国家颁布的政策规范,多为禁止性的规定。这种缺乏情感性、强硬性的“师德”规范,外在地规范着教师,使教师很难在“师德”的范畴里感受到修养性、成长性的精神因素。
三、师德培训困境的出路
(一)以师为本
师德培训是针对教师的培训,因此首先必须以“师”为本,回到教师德行德性发展的真实需求上。培训时必须认识到教师是培训过程中的道德主体,不能把以学生为本片面地理解为牺牲教师的发展以成全学生的发展。师德培训要实现以教师为本,要真正把教师的发展置于师德建设中核心、本体性的地位。教师作为培训的主体,是教师的自我发展离不开师德的提高,是一种成长需求。师德培训还应聚焦于教师作为人际关系主体的地位,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师德成长是在其人际关系圈完成的,因此师德培训必须引导教师在关系圈中确认自己的道德坐标,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养成积极的道德行为。另外,培训时应将重点放在“教师职业道德”基本面,依附“教师”的“职业角色”,强调教师在“职场”必须遵守相关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从实际出发
师德培训必须着眼于教师在真实教育场中的道德需求,从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培训要想取得實际效果,就要从实际出发,直面教师的现实生活,不能脱离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全过程中有机渗透,从而以教师个体和群体强大的内驱力推动师德整体水平的提升。培训专家应鼓励教师将自己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有困惑的具体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并解决。在此过程中,培训专家要善于创设平等对话的环境,鼓励教师选择最近发生的、最困扰的事件主动探讨,并带领大家尽量还原到教育困境中,鼓励教师们开放心灵坦诚既有的价值观积极参与讨论,探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只有当教师认为师德是其急切需要的培训内容时,师德培训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三)案例讨论式培训
师德是成人道德。未成年尚可算是成长中的幼苗,稍施外力是较容易完全改变其生长方向的。但成人其生长方向近乎定型甚至依然定型,此时外力已很难完全转变,只有采取慢慢持续的浸润引导其的走向。因此,面对已形成较为稳定师德观的在职教师群体,可借鉴商业培训的经验把案例教学和工作坊模式引入到培训中,即进行案例讨论式培训——在对师德案例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受训教师的需求,选择典型案例为基本素材,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引入、分析讨论、交流总结,强化教师的道德情感,提升教师的师德能力。案例教学的基本素材是案例,在培训专家的引导下,培训对象分析、讨论、分享、交流,运用已有的师德理论来认识案例,或从案例中总结理论,或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双向进行。案例讨论式师德培训的提升实实在在,培训效果更深入、更长效。
结束语
师德培训需要通过教育实践一点一滴积累,先灌输假大空的理论再让理论指导实践的传统培训模式需要培训对象高度的道德自觉性,效果不佳。“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润是道德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也是育德的途径。如果师德培训坚持对教师们进行长期的、细致的、持续的点滴浸润,量变必将引起质变。
参考文献:
[1]于进、于源溟.从灌输到交往:师德培训问题的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4(10):42-46.
[2]陈韵妃.回到“人”:师德培训课程整体架构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4(17):28-31.
[3]姚林群.当前师德培训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5):57-72.
[4]吴全华.师德建设与权力行为的理性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5(3):26-29.
[5]吴振利.中小学骨干教师师德培训的问题、原因及改善对策[J].教育科学,2017(8):49-54.
[6]闾彬.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师德?——兼论当前师德建设要实现“四化”[J].教育科学研究,2018(12):34-37.
[7]王强.从缺失到超越: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7):20-23.
[8]石学斌.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3):28-30.
[9]王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5):61-64.
作者简介:
闵长欢(1997-),女,汉族,籍贯:重庆市,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教师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