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珍,邬丽满,刘秋利,李红霞,黄旭容,陈思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广州510700)
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急重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急诊科室收治患者数量激增,患者病情凶险、疾病类型复杂多样、预后差、病死率高,在一定程度上给急诊科带来更高的挑战。急诊抢救室是医院专为急、危、重症患者设立的区域,承担着挽救患者生命的重任,基于急诊科工作的多变性及特殊性,患者抢救成功率不仅与患者病情、并发症相关,且与急救操作、急救护理及急救医生经验有关[1]。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及护理理念的转变,医务人员在急诊抢救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医务人员的高效配合能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确保各项急救操作有序开展,为救治争取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科学的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救治,保障生命安全,且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2-3]。综合管理在院前及院内管理中的综合应用,能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为患者争取治疗时机,提升整体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作为一种新型急诊管理模式,“三环一体”主要涉及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及重症监护3个环节,强调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协调统一,通过无缝衔接、快速为患者诊治,加强监护,以提升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本研究以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环一体”急诊管理模式,探讨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急诊科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自愿配合本研究;②年龄18~75岁;③生命体征平稳,认知、沟通能力正常;④无高血压病史。排除标准:①患者入院后24 h内死亡;②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病情危及生命;③患者意识不清晰,无法配合治疗;④患者有精神疾病病史;⑤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按病历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观察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22~70(40.53±10.62)岁;发病至送院时间5~10(5.52±1.34)h。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20~75(42.32±11.54)岁;发病至送院时间3~9(4.45±2.6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于患者入院后为其建立静脉通路,早期评估患者病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实施急救处理。
1.2.2 观察组 采用“三环一体”急诊管理模式,具体如下。①急诊科布局:结合急诊科工作特点进行布局。急诊通道设置急诊挂号室、中毒净化室及手术室等,与影像大楼及血库相近的位置安排120救护车、GPS定位系统及心电监护设备、日常急救设备(氧气瓶、担架椅、急救药品)等;救护车上配备常用急救物品,以便在救护车上完成应急抢救操作。②急诊科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急诊科队伍。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急救处理技巧及护理方法,采用24 h轮班制,确保夜间有固定值班人员。将科室业务骨干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承担院前急救、急诊门诊抢救、ICU值班等急救职责,各小组有序衔接,应对各项急诊事件。③具体实施细节:a.接到急救电话后,先询问患者病情,准确落实患者地址、联系方式等,告知家属将患者摆为病情所需体位,指导其进行相关急救操作,稳定患者家属情绪。尽可能将患者带到醒目位置,以缩短急救时间。急救车确保在4 min出诊,携带院前急救药品及心电监护等急救设备。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开展急救操作,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安抚患者情绪。对心电图予以观察、识别。b.利用救护车急救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持续监护,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医生,说明患者具体情况。搬运患者时应动作轻柔,将患者摆放为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障各管路连接通畅。转运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实施基础救治。为患者进行补液处理,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反折、受压。转运期间与院方联系,说明可能到达医院的时间、患者病情。c.患者入院后立即通知医生,将患者送往抢救室,按首诊负责制度相关要求,10 min内将患者妥善安置,给予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送检,明确结果后给予对症处理。对患者依次进行初评、早期诊断及检查、再评估等,接诊1 min内边问诊边评估,主要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状况及意识变化情况等。危重症患者转入ICU继续治疗,监护脏器功能,展开相应的救治。④加强培训:急诊科医生及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轮转急诊岗位,并与其他科室轮岗,避免长时间在同一岗位产生职业倦怠,每月进行1次考核。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急救效率、急救效果:包括患者接收、检查、静脉采血、静脉用药及治疗等用时情况。②比较两组急诊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抢救效果、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沟通协调、服务意识5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内容分值为1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③比较两组预后:患者急救成功、恢复正常且无后遗症表示良好;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但需在保护下工作表示轻度残疾;患者存在严重功能障碍,需他人照料表示重度残疾;仅存在最小生存反应表示植物人状态。救治总有效率=良好率+轻度残疾率。
2.1 两组急救效率及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效率及效果比较
2.2 两组急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急诊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2.3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例(%)]
急诊科作为医院急救窗口,工作量大、收治患者疾病类型复杂、病情凶险,存在较多突发状况,对急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急诊救治专业技能有较高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抢救流程对提升抢救效果、增强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4]。急诊科日常工作多为急诊医生对就诊患者进行接诊,完成相关检查后,组织会诊,接受进一步治疗。由于急救患者病情大多急、严重、发展迅速,所以快速控制患者病情,防止病情恶化,是急诊科工作的重点。因此,必须认真规划急诊工作流程,科学合理分配人力,提升抢救效率[5-7]。急诊科收治患者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需使用先进的设备及诊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争取治疗时间,减轻患者伤残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增强预后。但若急救流程各环节衔接不当或患者等待时间长、监管不力,将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影响预后,甚至死亡。因此,需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化护理流程,各抢救小组及小组成员做到分工明确,保障每项急救操作顺利开展,提高救治效果[8]。
近年来,急诊科急救工作受到了临床高度重视,临床医护人员积极探索新型急救模式,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解决科室配合及协作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9-10]。常规急救护理需耗费大量准备时间,在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仅遵医嘱进行准备,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导致救治效果不理想。“三环一体”是新型急救治疗模式,覆盖从患者现场急救到最终接受确定性治疗的全过程,在持续心电监护及严密监护下,各急救小组及护理人员协调合作,做到无缝衔接,保障了急救治疗的时效性与治疗效果,提升了急救处理成功率。急救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不仅能掌握患者基本信息,且可有效防止交接错误的发生,使各项急救操作顺利进行,做到快速预览分流,及时、有效地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环一体”强调多学科协作,充分发挥急诊小组成员团队协调能力及合作能力,提高急救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环一体”急诊管理模式无论是在急诊急救效率和急救效果方面,还是在急诊护理满意度方面,都有明显提高,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使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均可得到有效救治。
综上所述,将“三环一体”急诊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