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学术语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与匹配效应

2021-10-30 07:29陈嘉文胡亦琳江雪华李梦马利军
关键词:病位空间信息陈述句

陈嘉文,胡亦琳,江雪华,李梦,马利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0 前言

隐喻是人类认知抽象事物的惯常思维方式。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认为,隐喻是在始源域熟悉具体的概念与目标域抽象陌生的概念之间建立新的映射关系,促进认识抽象概念的过程[1]。Lakoff和Johnson[2]将隐喻划分为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其中,空间隐喻强调身体结构和活动方式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人时刻处于空间环境中,在与环境不断接触中感受各种空间关系,形成个体最为熟悉的空间概念,这对表征具体概念发挥重要作用。Zwaan和Yaxley[3]采用语义相关判断任务考察空间位置对具体概念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垂直空间呈现刺激时,具体概念词汇呈现位置与现实空间位置一致的情况(如“白云”呈现在上方,“河流”呈现在下方)比与现实空间位置不一致的情况(如“白云”呈现在下方,“河流”呈现在上方)的反应更快;在水平空间无显著差异。

不同于具体概念,抽象概念不能直接从身体感知运动获得,但可以借助具体概念的知识结构,激活相关感知运动经验进行表征。空间信息可通过方位的具体映射影响权力、道德等抽象概念的表征。Zanolie等[4]采用空间识别范式研究权力概念的表征,将权力词汇呈现在屏幕中央以消除空间信息的影响,发现权力词汇和呈现在屏幕上下方字母判断的速度具有一致性效应,权力概念激活了空间信息,吸引注意在空间方位能量的投注。张亚慧和鲁忠义[5]研究发现青少年罪犯在无意识和有意识情况下均表现出“道德”与“上”、“不道德”与“下”的隐喻联结加工优势。

中医学语言充分利用自然界隐喻来认识人体,贾春华、谷浩荣和郭瑨[6]认为中医学理论是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依赖于具体概念的映射表征。中医学理论以身体感知经验为基础,多运用取象比类或修辞手法来辅助描述不可直接感知的身体结构、病理现象[7]。取象比类的“象”为物象,直接运用物象进行概念表征是人类早期思维的重要特征[8]。中医学大量应用取象比类,在人体与自然界两个概念系统中建立映射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反复验证与修正[9]。隐喻表达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固化为中医学专业术语,其中,空间隐喻最为常见,如“外感”“表证”“里证”“上焦得通”“热在下焦”。贾春华等[6]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提出,中医学依赖身体认识具体空间关系,通过具体空间与中医学抽象概念的隐喻映射,构建中医学概念的空间隐喻。当前对中医医学语言空间隐喻的研究更多聚焦于简单枚举和概念辨析,缺乏心理加工机制的探索,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句子启动范式,探讨中医医学术语是否存在垂直空间隐喻。

在概念映射具体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商榷。第一,匹配不稳定。对道德概念的研究发现,道德暗含上方位,不道德暗含下方位[10]。即匹配易化。两组概念的匹配易化不同时出现时,称为“匹配易化的非绑定性”[11]。Hill和Lapsley[12]研究发现,不道德词汇呈现在屏幕底部时,语料判断较快,道德词汇呈现在顶部和底部的判断反应时无显著差异,即只出现“下-不道德”的匹配易化,未出现“上-道德”的反应加速。第二,信息不匹配条件下的反应比匹配条件下更快,出现匹配抑制[11]。Estes和Barsalou[13]的研究出现这一结果,首先呈现语境信息(如cowboy),随后呈现隐含空间信息的词汇(如hat),最后呈现目标字母。结果发现,词汇隐含的空间信息与目标字母的位置不一致时,对字母位置的反应更快。因此,本研究还将探讨中医医学术语空间隐喻映射的具体关系。

1 实验1

中医医学术语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

1.1 被试

23名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男11人,女12人,平均年龄为(20.45±1.21)岁,均为二年级以上,右利手。

1.2 实验材料

编制包含空间变化信息的陈述句84条,其中空间位置为“从下到上”的句子42条(如“游客从山脚爬到山顶”),空间位置为“从上到下”的句子42条(如“电梯从六楼降到一楼”)。100名不参与正式实验的大学生采用5点评分法对两类句子进行方位效价评定,0=不能感到变化,4=能明显感到变化。选取30条效价均值大于3.32的句子,两类句子各15条。句子中均不出现“上”或“下”等方位的字词。

从《黄帝内经》选取40个中医术语,其中上焦病位20个(如“心火偏亢证”),下焦病位20个(如“脾约便秘证”)。3名中医学专业研究生进行熟悉度评定,选取熟悉度较高的上焦病位和下焦病位各15个。两类病位的笔画数(M病位在上=33.50±4.32;M病位在下=34.69±5.08)差异不显著,t(1, 28)=-0.71,P>0.05。

1.3 实验设计

实验为2(陈述句动态空间信息:从下到上,从上到下)×2(病位类型:病位在上,病位在下)两因素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语料分类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

1.4 实验程序

采用E-prime 2.0编程随机呈现刺激。被试理解指导语后进入正式实验,屏幕中央呈现“+”注视点500ms,随后呈现陈述句4 000ms,接着500ms空屏后呈现一个病位在上或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要求被试做出病位判断,病位在上按“F”键,病位在下则按“J”键。为保证被试认真阅读句子,完成分类判断任务后,要求被试完成再认任务,材料为15个句子中的空间位置词汇和15个填充材料,见过按“F”键,未见过按“J”键。两项任务的按键设置在被试间平衡。

1.5 结果与分析

数据分析时剔除反应错误和反应时M±2.5SD之外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2.23%,见表1。

表1 句-词时间间隔为500 ms时分类判断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

反应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陈述句空间信息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2)=2.15,P>0.05;病位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2)=0.23,P>0.05。陈述句空间信息和病位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 22)=13.11,P<0.05,ηp2=0.10。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在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启动下的反应时更短,P<0.05;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在两类陈述句启动下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P>0.05。错误率的方差分析未发现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的病位分类任务受到陈述句所含空间信息的影响。先呈现空间从下到上的句子,对后呈现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的反应更快,即表现为“上-病位在下”,出现匹配抑制。这可能是被试在加工句子信息时,仅仅关注前一空间词汇所致。如在“游客从山脚爬到山顶”句子中,被试仅关注前一空间词汇“山脚”,激活与之相关的感知经验,引发空间位置为“下”的身体感知运动,促使其对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快速做出反应。与之对应地,陈述句空间变化前的位置为“上”时,未发现促进作用。为探讨被试加工启动刺激时,是否选择性地关注空间变化前的位置,实验2要求被试仅关注陈述句的前一空间词汇。

2 实验2

关注空间变化前位置时中医医学术语空间隐喻的匹配效应。

2.1 被试

28名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男8人,女20人,平均年龄为(20.40±1.01)岁,均为二年级以上,右利手。

2.2 实验材料、设计与程序

材料和设计同实验1。

程序基本同实验1,但本实验要求被试记忆陈述句中空间变化前位置的词汇,如“游客从山脚爬到山顶”,前一空间词汇为“山脚”。再认任务要求被试判断该词汇是否为前一空间词汇。

2.3 结果与分析

数据分析时剔除反应错误和反应时M±2.5SD之外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0%,见表2。

表2 关注空间变化前位置时分类判断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

反应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陈述句空间信息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7)=0.40,P>0.05;病位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7)=0.14,P>0.05。陈述句空间信息和病位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 27)=9.32,P<0.05,ηp2=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在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启动下的反应更快,P<0.05;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在两类陈述句启动下的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

错误率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陈述句空间信息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7)=3.57,P>0.05;病位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7)=0.04,P>0.05。陈述句空间信息和病位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 27)=4.41,P<0.05,ηp2=0.14。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在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启动下的错误率更低,P<0.05;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在两类陈述句启动下的错误率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2要求被试仅关注空间变化前的位置,表现出现实空间概念与中医病位概念的匹配易化,即陈述句空间变化前的位置信息与病证病位一致时,表征中医概念更快。实验2与实验1结果一致,表明实验1中被试仅关注陈述句空间变化前的位置信息,但其所提供的动态空间语境不同于实验2的局部静态空间语境,因此,需进一步考察动态空间信息对中医概念表征的影响。同时,实验2结果只表现出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更快地启动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即“下(前一空间位置)-病位在下”,没有出现空间从上到下的陈述句对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的启动效应,即“上(前一空间位置)-病位在上”,因此陈述句空间变化前位置的现实空间概念与中医病位概念之间的匹配易化是非绑定的。为验证被试关注变化后的空间位置是否出现同样结果,实验3要求被试仅关注陈述句的后一空间词汇。

3 实验3

关注空间变化后位置时中医医学术语空间隐喻的匹配效应。

3.1 被试

27名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男9人,女18人,平均年龄为(21.15±1.31)岁,均为二年级以上,右利手。

3.2 实验材料、设计与程序

材料和设计同实验1。

程序基本同实验1,但本实验要求被试记忆陈述句中空间变化后位置的词汇,如“花盆从阳台砸到路面”,后一空间词汇为“路面”。再认任务要求被试判断该词汇是否为后一空间词汇。

3.3 结果与分析

数据分析时剔除反应错误和反应时M±2.5SD之外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3.33%,见表3。

表3 关注空间变化后位置时分类判断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

反应时的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陈述句空间信息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6)=1.06,P>0.05;病位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6)=0.01,P>0.05。陈述句空间信息和病位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 26)=34.19,P<0.05,ηp2=0.20。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先呈现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对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的反应更快,P<0.05;先呈现空间从上到下的陈述句,对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反应更快,P<0.05。

错误率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陈述句空间信息的主效应显著,F(1, 26)=4.97,P<0.05, ηp2=0.16;病位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6)=2.44,P>0.05。陈述句空间信息和病位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 26)=7.77,P<0.05,ηp2=0.23。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在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启动下的反应错误率更低,P<0.05;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在空间从上到下的陈述句启动下的反应错误率更低,P<0.05。

实验3要求被试仅关注空间变化后的位置,表现出现实空间概念与中医病位概念的匹配易化。空间从上到下的陈述句更快地启动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表现为“下(后一空间位置)-病位在下”;同时,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更快地启动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即“上(后一空间位置)-病位在上”。因此,陈述句空间变化后位置的空间概念与中医病位概念之间的匹配易化是稳定的。考虑到动态空间变化包含的信息较复杂,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加工、构建动态垂直空间语境。贾宁等[11]通过改变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发现出现匹配易化还是匹配抑制的关键在于两项任务是否竞争相同的认知资源。实验4将延长句-词的时间间隔,考察动态垂直空间信息是否对中医医学术语空间隐喻匹配效应产生影响。

4 实验4

延时设置对中医医学术语空间隐喻匹配效应的影响。

4.1 被试

27名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男9人,女18人,平均年龄为(21.27±1.41)岁,均为二年级以上,右利手。

4.2 实验材料、设计与程序

材料与设计同实验1。

程序基本同实验1。本实验将句-词的时间间隔由500ms延长至4 000ms。间隔时间参考贾宁等[11]在词汇分类任务中的时间间隔。

4.3 结果与分析

数据分析时剔除反应错误和反应时M±2.5SD之外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4.35%,见表4。

反应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陈述句空间信息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6)=1.91,P>0.05;病位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6)=1.23,P>0.05。陈述句空间信息和病位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 26)=13.20,P<0.05,ηp2=0.10。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在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启动下的反应更快,P<0.05;病位在下的中医术语在两类陈述句的启动下的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

错误率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陈述句空间信息的主效应显著,F(1, 26)=7.94,P<0.05,ηp2=0.23;病位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 26)=1.09,P>0.05。陈述句空间信息和病位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 26)=10.75,P<0.05,ηp2=0.29。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先呈现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对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的反应错误率更低,P<0.05;先呈现空间从上到下的陈述句,对两类病位的反应错误率无显著差异,P>0.05。

延长启动句与目标中医术语的时间间隔至4 000 ms时,先呈现空间从下到上的句子,对随后呈现的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反应更快,表现为“上-病位在上”的匹配易化。这不同于实验1出现的“上-病位在下”的匹配抑制现象。两个实验的不同在于句-词的时间间隔,这提示时间间隔过短时,加工启动句与目标中医术语需要竞争共同的认知资源,导致匹配抑制;两项任务均充分加工时,匹配抑制现象消失,出现匹配易化。

5 讨论

5.1 中医医学术语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

研究结果表明,加工中医病位术语受到先前呈现的含有空间信息变化陈述句的影响。实验2、3结果表现为“下-病位在下”或“上-病位在上”的隐喻一致性,说明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形成了现实空间概念与中医病位空间概念的隐喻联结。实现这一联结,首先是基于身体感知运动,体现了具身认知的观点。个体在加工“山顶”“山脚”等具体概念时,通过视觉等多个感觉通道产生身体感知运动,在认知系统中构建“山顶”与空间为“上”,“山脚”与空间为“下”的概念联结。

不同于可直接感知的具体概念,身体生理结构和病理现象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中医学将人体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3个部位,根据脏腑的生理位置将其划分到不同的部位,以迅速掌握病位、病理现象。贾春华等[6]认为中医学常使用隐喻解释临床现象,借助具体概念表征抽象概念。实验2、3中,启动句表示空间信息的具体概念如“山顶”或“山脚”会引发被试认知系统中与之相关的向上或向下的感知运动,中医病证病位与先前具体概念的空间位置一致时,促进被试对病证病位的反应。这一结果支持概念隐喻理论的观点,表明中医医学术语的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

5.2 中医概念空间隐喻的匹配效应及其稳定性

实验1考察现实动态空间信息对中医病证病位概念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先呈现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对病位在下中医术语的反应更快,出现“上-病位在下”的匹配抑制现象。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概念表征与感知运动共享相同的认知资源,加工某一概念时,个体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感知运动经验,与情绪、内省等共同表征概念[1]。贾宁等[11]认为,加工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两项任务需要竞争相同的资源,若两项任务的时间间隔过短,启动刺激未完成充分加工,仍占据大量认知资源,导致对目标刺激的反应减慢。为验证这一观点,实验4在实验1的基础上将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延长至4 000 ms,结果发现,先呈现空间从下到上的陈述句,对病位在上中医术语的反应更快,出现“上-病位在上”的匹配易化。这表明实验1的匹配抑制现象是即时实验条件下,信息加工不充分、竞争认知资源所致。证实中医病证病位概念的表征受到动态空间信息的影响,动态变化的现实空间概念与中医病位空间概念具有隐喻一致性,体现了概念隐喻理论的观点。

中医学理论强调整体观念,中医辨证论治关注身体内部环境的整体性、身体与外周环境的联系性,是一个动态的诊疗过程。“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准则,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上病下取”是指症状或体征(标)出现在上焦或中焦,而其病理变化(本)在中焦或下焦,通过调理中焦或下焦达到治疗效果,“下病上取”则相反[14]。中医学针对某些疾病已经形成约定俗成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出现昏迷、中风等上焦病证时,常常采取按压足底涌泉穴等“下取”的方式进行急救。实验4结果发现,空间从下到上动态变化的陈述句对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的启动更快,这可能与启动句的现实空间变化“从下到上”和中医学“下治上病”的辨证论治思维方式一致有关。两者空间变化的方向一致,变化前空间位置“下”对应治疗实施的“下焦”部位,变化后空间位置“上”则与治疗目标部位,即出现症状或体征的“上焦”部位相契合,促使对随后呈现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更快做出反应。

实验4还发现,现实空间概念与中医病位概念之间隐喻匹配存在不稳定性,只出现“上-病位为上”,未出现“下-病位为下”。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一般涉及人体重要脏器如心、头面部,其中,心为君主之官,表明心在脏腑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受到这种理论的影响,中医学生可能对上焦部位的脏器及其病理现象更敏感,能更快速辨认出病位在上的中医术语。目前缺乏大量中医医学术语隐喻研究结果的支撑,现实空间概念与中医病位概念的匹配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具体概念涵盖的范畴有限,现实生活存在大量无法直接用身体感知的抽象概念,因此常借助同一个具体概念构建多重抽象概念[1]。同时,还存在使用多重具体概念构建同一抽象概念的现象。中医学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诊断病位需通过四诊合参,综合身体的各个症状。本研究仅从垂直空间单一维度考察中医术语概念隐喻的加工机制,结果出现概念匹配效应的不稳定性,可能与中医概念存在多重隐喻表征有关。

可见,中医术语的垂直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中医术语的空间隐喻存在不稳定性;认知资源的竞争与释放是匹配效应的关键。

猜你喜欢
病位空间信息陈述句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共建空间信息走廊 助力“一带一路”
城市空间导示系统中的空间信息编码研究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