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勇,朱美晓,赵洪波
2016年,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并强调了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体育素养培养是一个不断累积体育文化知识,通过长期的身体锻炼和技能学习,使个人情操得到升华的过程。[2]在多元文化教育潮流下,学生在文化知识、行为方式、学习形态、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了普遍的差异性,[3]对差异性的深刻认识是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然而审视当前的体育教育现状,原有单一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已难以满足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的多样化需求,[4]致使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受阻和教育公平的失衡。[3]鉴于此,本文借助文化回应教学理念,分析青少年体育素养具有的文化回应特性,以此提出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文化回应路径,以期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在陌生环境中的学习适应性,美国学者首次提出文化回应教学。该理论经过50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盖伊(Geneva Gay)在该领域贡献最大,也最被广大学者所认可,他将文化回应教学定义为:参照文化的结构,教学模式在课程上和教学方式上对应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形态、沟通方式,以学生的母文化为阶梯,帮助特殊群体学生有比较公平的机会去寻求杰出的表现。[5]
文化回应教学,归根结底是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指尊重学生的母文化,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将学生的母文化视为学习的桥梁,而不是学习的障碍。所谓“回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应,对文化的回应。课堂是由教师和多个文化个体所构成,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一味地以主流文化的文化背景进行教学,要关注到学生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把学生的文化特色、知识结构与先前经验作为“教”与“学”的出发点,使学习经验更具个人意义[6]。帮助弱势群体学生树立对本族群文化的认同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基础。以更能让这些学生接受的、与学生母文化接轨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母文化基础之上发散思维,自主选择新的文化,不断添加、整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从而促进他们多元化地看待与参与世界。[7]
文化回应教学主要具有五大特征。第一,全面性。文化回应教学在关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回应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方式、情绪情感、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关注,旨在培养多方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第二,有效性。文化回应教学更加重视原有文化与新授知识间的相互作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个体,他们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宗教习俗、知识结构、认知特点、行为方式、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文化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第三,多维性。文化回应教学不是单一地从教学内容上回应学生的文化,而是从教学策略、教室气氛、师生关系、课堂评价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回应,努力构建文化回应教学学习氛围;第四,增能性。文化回应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控制”“指挥”转变到“引导”“激发”的方向上去,实现从因“教”而“学”到因“学”而“教”的转变。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欣赏他人文化,养成多元文化意识,使学生在知识上、社会上、情感上与政治上增能;第五,解放性。非主流文化学生应当从单一的主流文化约束中解放出来,形成对自己文化的骄傲感和自豪感,在认同自身文化的同时批判性地继承外来文化以促使自身文化的不断沿承与发展。[8]但在接受外来文化时,要能够从固有文化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摆脱因自身文化而带来的认知偏差与障碍,构建母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脉络经路。
随着体育教学理论的迅速发展,体育素养这一概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赖天德最早提出体育素养概念,使这一话题成为热点。1993年,Whitehead 正式提出“Physical Literacy”,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他将“Physical Literacy”定义为“个体在一生中保持适当负荷身体活动所需的动机与信心、身体能力、知识与理解[9]。”随后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对体育素养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其研究结果也逐渐趋于统一。余智在《体育素养概念研究》一文中提到,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行为、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品德、体育个性等要素的综合素质与修养[10]。学者杨献南在此研究基础上,考虑到实践操作的可行性,认为用运动技能和体育参与代替体育技能和体育行为更具适切性,且由于体育素养是对个体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内在追求,故将体质基础、体育参与、运动技能归属为身体文化素养,将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个性和体育道德归属为精神文化素养,将体育素养概念重新界定为,是指个体以先天遗传素养为基础,通过家庭、学校体育教育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在追求的综合性文化塑造。[11]综上,本文采用学者杨献南对体育素养概念的阐释作为研究基础。
体育具有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这是实现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目标的前提,体育教学作为联结两者的重要桥梁,是培养青少年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的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就是要求体育教学要积极回应和满足青少年体育素养形成的需求和条件,以体育课程内容为核心,以学生的文化差异为基础,回应学生不同的学习形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文化基础,对一系列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反思和内化,从而不断提升和完善个体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价值观,促进体育素养的有效生成。因此,客观审视青少年体育素养形成的文化回应特性(如图1),是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实现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目标的关键。
图1 “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青少年体育素养文化回应解析Figure 1 Analysis on the cultural response of youth sports lite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response teaching"
2.2.1 青少年体育素养构成的整体性解析
文化回应教学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强调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方式、情绪情感,不仅要重视新知识、新技能的传递,更要观照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储备,促进新旧知识的有效融合,实现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全面回应。这一特征与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整体性需求相一致,主要涉及横向和纵向的整体性需求两个方面。从横向上看,青少年体育素养包括身体文化素养和精神文化素养两个方面,具有身心观照的整体性结构特征,这既是由体育的本质功能所决定,更是个体生命发展完整性的需要。这种整体性是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的关键,是身体文化素养和精神文化素养两者协同发展的结果,其中任一方面素养的单向发展都难以实现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养目标,如当前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中存在的偏重身体文化素养发展,忽视精神文化素养提升的现象。随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呼声高涨,学校体育教学强化了其强身健体的外显功能,教学过程中偏重符号、事实或结论的传递和记忆,强调动作技术、规则的机械讲授和身体素质的枯燥练习,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增强学生的体质水平而设计,却很少涉及课程知识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内在思想等。这种漠视文化内涵的体育教学,只能对学生进行表层知识灌输,难以引导学生对深层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意义感不足,难以实现发展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整体目标;从纵向上看,构成身体文化素养和精神文化素养的任一维度,皆具有递进性的整体性特征。如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育品德的发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表现出渐进的阶段性特点,主要是源于与体育知识掌握有关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与运动技能学习有关的基础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皆具有其适宜的发展敏感期,学生只有在特定的敏感期内接受适宜的身心教育,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发展才会合理、有序。因此,教学中应依据青少年体育素养各维度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从教学内容上积极回应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是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生成的关键。
需要指出的是,青少年体育素养构成的整体性是其组成结构具有层次性的整体性,横向上表现为身体文化素养的外显性,是体育具有的强身健体的外层功能作用于个体的结果,而精神文化素养的内隐性,是体育具有的内在人格塑造的内层功能作用于个体的结果;纵向上表现为各维度水平的发展都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的结果,呈现出连续渐进发展的整体性。由此,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审视青少年体育素养构成的整体性,能够为设置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课程内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2.2 青少年体育素养生成的逻辑性解析
文化回应教学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从对学生的控制转换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激发上去,促使学生主动生成新的认知结构。依据此可知,文化回应教学强调的教学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回应,还要在教学策略、教学氛围等多个维度上进行回应,体现出文化回应的多维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知识生成的良好外部环境。而文化回应教学这一特点恰好符合了青少年体育素养生成的内在逻辑需求,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的生成。
青少年体育素养的生成是其内在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而是存在其内在的生成逻辑,教学中遵循这一生成逻辑组织教学过程是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生成的关键。青少年体育素养包括身体文化素养和精神文化素养两个方面,由于体育素养形成的具身认知性特征,决定了身体文化素养是青少年体育素养生成的逻辑起点,能够为精神文化素养的形成提供载体媒介,并对精神文化素养产生激发和促进作用。同时,精神文化素养一旦形成,也会对身体文化素养的发展产生反作用,与前者相比,精神文化素养对身体文化素养形成的反作用力更为强烈。正如逻辑层次理论指出的,行为、能力、意识和价值观等构成了完整个体,其中行为、能力属于低层次,意识、价值观等属于高层次,个体在处理问题时,可以从改变自身的行为入手,以低层次的改变引起意识、价值观等高层次的变化。但是,高层次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对低层次行为产生积极的驱动作用,只有价值观等高层次的改变,才能使低层次的行为保持得更加持久。如青少年的体质水平、体育参与和运动技能是身体文化素养的构成要素,学生通过体育参与,能够提高体质水平和运动技能,由此身体文化素养得以提升,同时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练过程中,产生的身体感受和情感体验等,包括自信心、荣誉感以及挫败感、失落感等,都会使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素养发生改变。如果学生在体育参与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积极的、正向的,那么就会强化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促进体质水平和运动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如果学生在体育参与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消极的、反向的,那么就会减弱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降低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学生的体质水平和运动技能等身体文化素养必将受阻。
因此,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如何在提升青少年身体文化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身体文化素养对精神文化素养的激发和促进作用,便成为依据体育文化回应教学理念组织教学过程的逻辑前提。即在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过程中,应以青少年体育素养生成的内在逻辑为依据,实现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氛围等教学全过程的积极回应,以此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有效生成。
2.2.3 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的差异性解析
文化回应教学主张非主流文化的学生应从单一的主流文化约束中解放出来,建立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文化优势,学会欣赏并批判地继承外来文化,以促进自身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这一文化回应教学特性,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差异性的普遍存在,体育素养之旅承认个体差异,认为因身体条件、意愿和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体育素养之旅都是唯一的、独特的,这种差异性不应成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12]更不能成为降低学生自信心,阻碍学生学习的障碍,而应该成为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桥梁。基于此文化回应教学特征,分析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养过程亦是如此。
青少年体育参与过程中表现出的体质水平、运动技能、体育个性及体育品德等素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这些差异性是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地域因素、自然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家庭教育因素等,表明了青少年体育素养各维度均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养只有以青少年自身的不同为基础,才能使素养水平获得有效的提升。如青少年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发展,需要以原有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在与新知识、新技能的相互交融中促使青少年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新的发展水平,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又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以此循环往复,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得到不断提升。因此,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中,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青少年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包括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思想观念的变化情况等,最终对青少年体育素养的生成产生或大或小,或利或弊的影响,决定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整体发展水平。然而审视当前的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原有体育素养水平的关照,面对身体素质、体育意识、行为、个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教学中安排的教学内容、运用的教学策略以及实施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却未能关照学生个体的体育素养发展需要,忽视了体育素养构成要素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特征,从而使教学成为与学生自身缺少实质联系的符号教学和机械教学,难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性和意义性学习。因此,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中,教师应明晰青少年体育素养间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正确看待学生间存在的多方面差异,合理规划教学全过程,使其积极回应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的不同需求,促使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原有文化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地提升。同时,这也是促使青少年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只有真正学会和掌握这些客观规律,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水平才能得以不断发展和深化。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养亦是如此,深刻把握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文化回应特性是探寻“文化回应”培养路径、实现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两者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路径Figure 2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youth sports literacy under the "cultural response teaching"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它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地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一方面,知识以外在的符号形式存在,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符号仅仅是知识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知识内在承载的是一种文化内涵,是人们对人与事物之间关系及规律的掌握、思想与思维的理解,是内在具有的文化意义和文化精神。学生只有理解、把握并建立自我对知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体悟,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即此,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的整体性需求才能得以满足。
体育教师应将课程知识作为一种多层次的文化资源去探寻和挖掘。包括学校体育的外层文化,即文化的符号存在形式,是指带有人类创造色彩的物质实体,主要涉及项目知识、动作技术、器材设施、体育商品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等;学校体育的中层文化,即社会关系系统,指一定的社会制度、人际关系及组织形式等,主要涉及体育项目的学练原则、规则要求、竞赛制度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等;学校体育的内层文化,即体育的精神内核,表现为一定的体育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文化内涵,决定着文化的本质,主要涉及体育项目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以及相关的宗教情绪和民族精神等。以上是构成体育课程知识的文化要素,这要求体育教师在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中能够依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其融合于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中,回应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的完整性需求,使学生在掌握符号知识,提高身体文化素养的同时,对课程符号知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加以理解、批判,主动建构起自身的精神世界,以促进精神文化素养的提升。
体育课程是体育作用于青少年身心,发挥教育作用的重要媒介,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与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密切相关。体育课程的建设应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体现出青少年体育素养纵向发展的渐进性特征。首先是课程目标设置的渐进性,依据青少年体育素养各维度如运动技能、体育个性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设置与青少年各学段身心发展规律相符的课程目标,如运动技能的发展就呈金字塔式,从底层至顶层依次为基础运动技能、运动熟练性屏障、成熟运动技能以及高级运动技能几个阶段,对底层基础运动技能的掌握是进阶到高层次成熟运动技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如果某一层次运动技能未在适宜的学段得到发展,那么高层次运动技能的发展必将受阻,正如当前中学生体育活动中出现的“跑都不会跑”现象,正是由于其基本摆臂、走等动作不规范所造成的。再如不同学段青少年的认知、思想意识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特征,低学段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理性思维,而高学段学生自我意识渐增,对事物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基于此,课程目标的设置均应与青少年身体和精神文化素养的发展需求相一致,使青少年体育素养在不同的学段均得到适宜的发展;其次是课程内容安排的渐进性,应体现出青少年各维度素养不同发展阶段衔接的有序性,与课程目标相比,课程内容的设置更具灵活性和多元性,在遵循各学段体育课程目标前提下,结合本地域、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并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各运动项目的特性构建满足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实现青少年体育素养渐进性发展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文化回应教学是以多元文化观为前提,强调建构多元主义的知识观,注重多层次文化融合,促进知识生成的过程。因此,在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树立文化回应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体育课程内容的文化要素,根据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创建有利于知识生成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上,应明确以体育课程知识的文化完整性传习和满足青少年体育素养不同发展需求,使青少年在体育课程知识的文化教育下,都能够获得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的提升;其次,教学设计上,体育教师既要考虑体育项目教学中体能、技能的教学方法,又要考虑到项目蕴涵的文化内涵以及促使两者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既要关照青少年体育素养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又要考虑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适宜发展的教学策略,进而设计出相契合的教学方案;教学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创设尊重、平等的文化氛围,使青少年以其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课程知识融合过程中,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发挥自身文化潜能,对课程知识进行理解和批判,进而生成一种既能回应自身需求又能面向未来的新文化体系;最后,教学评价上,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依据文化回应教学的目标设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内容,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对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过程中文化回应教学的各环节进行审查,同时对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去感知、洞察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观念以及行为方面的变化,以此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文化回应教学实效。
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如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育个性等都是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13]同样,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发展更离不开三者的协同作用,协同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三方对青少年体育素养影响的趋同性和一致性程度,避免青少年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认知矛盾,阻碍体育素养的有效生成。学校体育作为青少年接受系统教育的场所,在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中具有主导作用。因此,遵循文化回应教学理念,加强以学校为主导的协同共育的环境建设,系统回应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发展需求,是实现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首先,提高主体责任意识,明确三方主体责任边界。明晰学校、社区、家长在协同共育环境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及职责分工,将协同共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体系,[14]促使三方的协同共育机制逐步趋于科学化和制度化;其次,搭建协同共育平台,创新协同回应渠道,以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协同共育的主要途径,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此外,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网上共育专栏、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手机客户端等服务,拓宽共育渠道,加强沟通交流质量;此外,加大社区体育场地利用度,扩充协同共育场地资源,提高家长、社区指导员和社区志愿者的体育素养,提高资源供给效率,实现协同共育目标;最后,整合多方力量,建立协同共育的组织机制,统筹规划协同共育工作,同时,跟踪协同共育的全过程,建立协同共育的反馈机制,保障协同共育工作的有效运行,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回应合力。
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养需要明确教师的文化回应主体地位,强化体育教师的文化回应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师充分认识、理解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文化回应价值,才能在教学中超越符号知识的狭隘定位,关注知识的文化背景依存,主动传承和创造文化。只有体育教师具备深入挖掘课程知识文化内涵以及根据不同学生文化背景组织体育教学过程的能力,才能有力推进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
首先,提升体育教师的文化回应意识,一方面,提升体育教师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意识,使体育教师能够敏锐察觉到体育项目所承载的体育传统和体育价值,并能够有意识的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如在田径教学中,不仅要让青少年掌握技术不断演进后的最终结果,更要了解田径项目技术演进的历史背景,以及演进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梳理,切身体悟田径项目传承至今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敏感性和包容性,要意识到不同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反映着他们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对于存在差异性的青少年要持肯定态度,根据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资源;其次,提升体育教师的文化回应性能力,一方面,教师要能够理解并掌握体育知识文化的多层次性内涵,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化为相关联的课程内容,使体育知识的文化内涵能够得以有效表达以促进青少年新认识结构的生成;另一方面,教师在掌握青少年具有的不同体育知识、能力、意识背景基础上,能够根据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的不同需求和情感经验,选择并运用适宜的教学策略,提高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的适切性,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有效生成。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外在强身健体和内在人格提升的双重使命,这是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生成的必要前提,更是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探索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路径的重要依据。因此,遵循文化回应教学理念,深入分析青少年体育素养生成的内在逻辑,以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的多维需求为中心,积极践行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养路径,是实现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行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