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军
笔者在人才挖猎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高管的在最近的几份工作中,履职经历时间均小于一年,有的甚至不到半年,导致企业HR不得不重新思考该候选人工作稳定性的问题,以及频繁跳槽背后的逻辑。
当然,能成为企业的高管,其专业技术以及管理能力应该是高于普通求职者,但在选择企业的过程中,总是碰到各种各样的坑,导致工作稳定性差,后期求职难,这与他们当初选择企业的随意性有很大关联。也许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企业,其中的风险点在哪,对于所选的企业和岗位缺乏全盘的考量。笔者近些年在人才挖猎的过程中,分析过往的案例,总结出求职过程中三方面的风险点,供更多的求职者参考,以帮助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走得更顺、更稳。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老板在某些行业已经站稳了脚跟,但该行业已经发展成熟,利润空间越来越少,在国家大力推行转型升级之际,很多老板也在试着转型。但在转型期间,老板和他的管理团队并没有经过深度的调研,只是凭感觉选择进入某个陌生的领域,大刀阔斧地改革、大规模地招人,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项目转不动了,又开始裁员。
例如,最近碰到一家企业,本来在环境净化行业做得不错,却要去做家用扫地机。笔者帮他们配置了事业部的总经理,以及相关的技术研发关键人,但过了大概十个月左右,该总经理给我打电话说要离职了。作为专业的顾问,我要弄清楚其离职原因,他说,老板不做这个新项目了,要解散整个团队。虽然我听后有些突然,但也在意料之中,毕竟类似的事情也经常发生。
在和老板沟通时,老板最初的想法是,挖一批人进来,投入一部分资源,把产品快速研发出来,产品上市马上就能见到利润。然而实践起来才发现,产品上市进度太慢,跟他當初预期的相差甚远。
殊不知,任何产品的上市,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也许再多给几个月的时间,说不定产品已经成型了,后期也就更快了,但没有坚持到最后,这就是没有遵循 “竹子定律”;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老板做项目的决心不够。
还有很多互联网行业的案例,商城开发成型了,到需要大力铺开招商的时候,老板却舍不得推广投入,最后只好搁浅。不是老板没钱,而是决心的问题,是不是一定要做该项目的问题。很多高管因为项目的暂停,被迫离职,在找到下一家之前出现了长时间的空档,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所以,建议高管在选择该企业之前要多思考,老板除了资金实力外,对该新项目是什么心态,期望是什么,做该项目的决心究竟有多大,做项目的决心直接影响项目的持续性。
企业老板对公司高管的信任度,是开展工作的关键基础。通常,老板对空降的总经理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障碍。例如,害怕失去控制权,害怕削弱在组织中的地位,喜欢与经理人争功等等。老板不充分授权在企业中也是常见的情况,但是如果不充分授权,空降的职业经理人能力再强,也无法发挥其最大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浪费年薪。很多企业被贴上“家族企业”标签,老板任人唯亲,核心要点也就是要解决信任的问题。在许多老板心里存在这样的逻辑,“自己人总是值得信任的”。
笔者曾经碰到一个案例,某个以汽车文化为主题的项目,高薪挖来了在本行业顶尖的高管担任总经理。年薪丰厚,股份照拿,可谓给官又给钱。但在很多做决策的过程中,总经理根本就没有话语权,加上老板本人没从事过该行业,对业务也不熟悉。可是老板的好奇心很强,什么事情都想亲力亲为,导致总经理形同摆设,开展工作十分艰难,甚至基本的审批权都没有。这种小脚穿大鞋,不但脚累,更对鞋造成很大的浪费,与职位相对应的审批权是其开展工作的最基本需要,只有官位但没有实权的总经理在实践中不可能发挥作用。这样的项目花了大量的投入最后却失败也很正常。
基于此种现象,职业经理人在选择之前,也要做进一步判断,老板的风格是集权还是分权,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取得老板的信任。一般说来,邀请你高薪进入公司,你就是行业的专家。如果老板天性多疑,不信任你,或者角色错位,不放手让你去做,也注定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最后分手也成必然。更严重的是,可能项目没有成功还要让高管来背黑锅,影响下一份求职工作。
一般说来,如果老板想要候选人入职的意愿十分强烈,那么在和候选人交流的过程中,对于候选人提出的不过分的要求,老板基本都能答应,包括薪酬以及相关的工作所匹配的资源,但入职之后,老板当初的很多承诺都不能逐一兑现,甚至基本的薪酬都给不到,更别谈其他开展工作资源匹配的问题。不可否认,当时的承诺就带有信口开河,甚至“忽悠”的性质。高管刚开始还可以忍忍,等到太多的承诺未能实现时,加上其他因素的累积,离职是迟早的事情。
曾经有国外某大学生物工程博士,到一家初创型生物企业任职研发总监,当初约定试用期6个月,转正后纳入公司的股权计划,并且比例已经谈好,到目前在公司已经工作两年,产品早已上市,老板却没有落实当初的许诺。在此期间,该博士提出离职多次,老板却多次放低姿态做思想工作,并承诺很快落实股权事宜,该博士也多次吐槽老板的不守信,最后,一气之下直接裸辞离开了这家企业。
针对老板这种多次承诺次次失信的行为,该博士裸辞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回头想想,在入职前,既然企业可以对候选人做背景调查,求职者也同样可以对企业做背景调查,通过身边的朋友圈多维度了解企业老板的风格等等。评估自己能不能适应,为后期的入职决定收集必要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针对求职者,过程中风险点很多,决心、信任、守诺只是其中的三个维度,也是从企业家个性特质、心态方面分析作为出发点。但是笔者想说的是,买卖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求职者作为卖方主导的市场已经来临,不能光谈“企业家如何评估职业经理人”“企业家如何面试候选人”,更多的是要谈“求职者如何选择企业”“如果把握求职过程中的风险点”,帮助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免陷入泥潭无法自拔,本在大有作为的年龄却提前进入职业生涯的衰落期。
作者单位 深圳市青藤人才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