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纬
内容摘要:本文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发,结合影视文化内容,探讨了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高中课文《雷雨(节选)》为例,论述了如何把影视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例举了引入途径。影视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学习课文,爱上课堂,有其引入的必要,可以应用在语文教育中。
关键词:戏剧教学 影视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 雷雨
影视文化艺术有着广泛的文化传播方式,包含影视音乐文化、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各具特色的雕塑、丰富多样的建筑特色等,具有面向大众性、娱乐性、时效性、示范性等特点。影视文化,特别是经典电影,对我国青少年的精神审美、生活情趣、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形成有着重要导向性的作用,对他们的生活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终生影响。影视文化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生动的刻画,反映出弘扬社会的真善美,揭露社会的不良风气,鞭挞生活中的假恶丑,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①
一.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可行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如下教学建议: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改变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学习惯,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②。
教师要具有专业发展意识,应努力适应、积极参与语文课程改革,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③。高中生在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基础上,通过影视文化,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眼界储备量。
科技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微博、抖音等应用软件几乎已走入每个人的生活,多媒体教学也走入了课堂.学生置身于网络之中,各种各样的图片和影视作品随之而来,影视资源变得唾手可得。语文教学引入影视片段辅助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有其可行性。而它在给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教学中合理的引入影视文化,起到教学的作用是十分具有研究意义的。
(二)必要性
现今高中生受到越来越多方面的各种网络文化影响,参次不齐的文化传播,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高中生。早在15世纪的西方就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出现了群氓文化,在当时就有学者如利维斯、霍加特等提出以教育来抵抗群氓文化宰制性力量的工具,这在如今也有相类似的借鉴意义④,体现了教育的必要性。如今高中生面对多样化文化,很容易被良莠不齐的文化感染、更是有出现崇洋媚外的情况,对我们中国的本土文化不感兴趣,而在语文教育中,适当引入影视文化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应对之策,其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来自我们中国的经典文化,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熏陶学生的审美素养,对低质量文化学会拒绝。另一方面也弘扬了中国特色文化,学生在影视作品中了解过去的历史、古时的人文情怀、中国的灿烂文化,通过声光影像感受中华文化,自觉的爱上中国文化。从文化层面来看,影视文化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特定课堂下有其必要性。
语文教学低效表现有环节多、内容少、密度小等,那么教师如何提高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呢?影视文化教育便是其中的一个切入点。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熏陶学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导向。在高中课本中,戏剧这种文学体裁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以人物台词为手段,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通常引入的是长篇戏剧节选片段,学生如果没有很好的文本理解能力,或是没有充分的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是不高的。学生往往欠缺对戏剧的了解,学习戏剧篇目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戏剧文化及中国艺术精神。戏剧的灵魂是关注人类整体命运与未来,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终极关怀,对尘埋已深的人类理性与良知的唤醒⑤。
影视片段融入课堂,结合教学可以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影视作品同时对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与写作等多方面能力产生影响,更能培养学生语感,整体把握能力。影视作品是听说读写各方面联系的作用过程,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也需要影视文化的加入,其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影视文化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前能起到预热作用:学生在课前可以熟悉文本。在课堂中能起到增色作用:用影视作品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影視作品与课文文本的比较,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影视资源能使课本中抽象内容具体化。在课后有巩固作用:课后观看其相关影视作品;学习影视作品是怎样表现课文的背景、人物、情节的。这同时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鉴赏与提升过程。合理的运用影视文化,可以发挥语文课程其独有作用,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通过以上论述说明引入影视文化教育有其必要性。
二.引入途径
《雷雨(节选)》有如下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个性化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多重性格特征。本文将从三方面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论述影视文化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优点。
(一)播放影视片段,理解个性化语言
电影语言讲究构图、光影、色彩、声音、声画的艺术性,通过多方面表达,观影者的沉浸感受,能够准确清晰的传达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雷雨(节选)》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剧本上光靠字面意思对情感的表达不够,学生不易于理解,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播放视频直观感受人物的外貌特征、形象特点,能帮助学生快速有效的体会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不同情境下的言行、个性化的语言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鲁侍萍是一个善良、自尊、要强的下层劳动妇女,从未想过找周家要补偿,而在相认之后,悲愤、痛苦在短时间内爆发,又很快克制自己情绪,撕掉支票体现了人物的自尊与要强。在与周萍相见后,周萍与大海的冲突让她极度失望、悲愤,差点失言,此时的她内心是痛苦与克制的。周朴园在与侍萍相认前,是对她的怀念、愧疚、温情善意。而在相认之后却转为警觉、防备。在解雇鲁大海和四凤时又表现出自私、冷酷、利己、行事狠辣的一面。在与鲁大海谈判时明知是自己儿子却依然保持冷漠、傲慢,用居高临下的口气一步步戏弄大海,凸显出作为资本家老谋深算、冷酷无情的一面。在《雷雨(节选)》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随着剧情的推进而逐渐显露,在课文中都是通过简单的一个词来形容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表现的,学生在阅读时容易因篇幅过长而忽略这些潜台词,没有能够很好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往往需要阅读多遍才能感知,但停留在课本上的感受注定是有限的,周朴园的“沉思”到底是如何沉思?他的“连忙”又是怎个做法?如何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课本中鲜活生动的语言是如何在影片中具体体现的?一个成功的戏剧人物形象,要求言行符合本身逻辑,能够在剧情中生长、丰满。学生通过短短的两个字并不能体会到当下的情绪传达,周朴园在与鲁侍萍见面时的从愧疚到警惕、在开除鲁大海时的心狠手辣,到底是怎样的场面,在此片段使用视频辅助教学,学生能够立马得到一个清晰的认知,更好的把握全文。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可以加入这种课堂提问环节,向学生们抛出问题,学生先阅读文本自我揣摩体会,再与影视作品对照,既丰富了课堂,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影视片段能够把人物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更加打动人心。
(二)再现影视片段,了解作品特点
《辞海》对“戏剧”一词的释文如下:“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中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一种艺术”⑥。在通过前面对影视片段的观看后,教师可进一步带领学生走入戏剧,让学生再现影视片段,了解戏剧的特点。
戏剧鉴赏的三要素是人物、矛盾冲突、语言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体会戏剧的矛盾冲突、语言特色时,《雷雨》中父子、母子、兄弟之间所本应有的人伦亲情,因为阶级利益和立场冲突被生生撕裂、消解。毫不知情者是如此可悲,而知情者亦如此可怜;身在局中者被宿命玩弄而身不由已,目睹一切的观众由此在心中产生巨大的悲剧感。通过情景剧的再现,直观体会多重意蕴,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要来得更加深入人心。在复杂的关系和冲突中体会《雷雨》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寄托的情绪、情感,对旧中国社会罪恶的控诉、命运的不公、宿命感等等。引入相应影视片段,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体会,与课文发生情感共鸣。这既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考验,也是引导学生掌握课堂重点知识的一个方式。
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情景剧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体验一次角色扮演。在《雷雨(节选)》中,让学生们再现周朴园与鲁侍萍的试探、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这两处片段。情景剧开始前教师应告诉学生该片段的着重点在哪,比如鲁侍萍在与周朴园对话时的“悲愤”、“怨愤”到“叹一口气”、“苦笑”、“停一停”,她是怎么一步一步变化的,表情动作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学生在尝试扮演的过程中对人物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在扮演角色中表演的学生,还是在观看中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戏剧的特色:人物形象、剧情的矛盾冲突、对话的语言特色。且此形式的互动能得到学生们的高度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情景剧结束后教师再请学生对演绎做出点评,“演员”是否表演的到位,有哪些优点、哪些地方没演到,说说有没有体会到如同原文带来的感情。在此环节中学生不会觉得无趣、疲惫,而是在释放压力、放松中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对接下来的教学也有帮助。
(三)再创作影视片段,把握人物多重性格特征
阅读能力有阅读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迁移力、创造力六个能力等级。阅读创造力作为最高层次的阅读,指在阅读中有新的发现、提出或解答作品原有内容之外的新问题。阅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⑧文学作品常常被作为影视作品的蓝本,基于文字的创作往往能给大众带来全新的体验,就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由《雷雨》改编的影视作品。
《雷雨(节选)》片段停止在鲁大海与周朴园的争执中,鲁大海被打伤后由仆人带下,鲁侍萍紧随其后。后续会如何发展?学生可根据自身对前文的了解,进行自由发挥,续写《雷雨》,再创作一个结局。《雷雨》中每个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都给学生以极大的自由发挥余地,教师可予以适当引导,鲁大海会怎样应对周朴园这一举动?鲁侍萍是否会与周冲相认?四凤到底会迎来怎样的结局?语文教学中分析人物心理,性格特征一直属于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可以加入此种课后作业,鼓励学生们大胆创作,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性与创造性,学生在续写中更深的理解了人物的多重性格特征,根据人物特性,为他们模拟走向,是对思维的一次发展与提升训练。
学生先阅读文本自我揣摩体会再进行续写,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性与创造性,这也使学生在续写中更深的理解了人物的多重性格特征,学生在续写中根据人物特性,为他们模拟走向,是对思维的一次发展与提升训练。这也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梳理清楚人物性格特征,给学生清晰的印象。
学生在再创作过程中,会对原文有新的发现,提出或解答作品原有内容之外的新问题。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完美的阅读过程绝不是读者的被动接受,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阅历和知识储备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⑨。通过这一练笔,教师也可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吸收情况。教师在下次课还可把优秀续写作品、有特色的改写作品面向全班展示。阅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通过续写在创作,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感知,并且启迪自身,拓展思维空间,是一次有益的学习。
影视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自身直观性、综合性、示范性等特点能弥补课文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既增加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又丰富了课堂内容,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以及中学生学习特点。适当影视教育活动更有助于实现课堂三维目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影视的过于直观也会导致束缚思想、限制思维。多媒体普遍下要学会正确运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教学中必须将影视资源与文本内容、教学策略相配合,在合理的时间点使用影视资源来辅助教学,通过文本研究,一方面提出影视文化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另一方面需要正确、合理的运用影视资源,不可滥用,在课堂中要用的有水平、有意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建立高效、多元情境化课堂,是教师应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坤平.浅析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J].艺术评鉴.2021.
[2]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顾春芳.戏剧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宋龄玉.解读高中语文戏剧文本的三要素[J].阅读鉴赏.
[7]梁晓雪.中学语文教材中叙事作品的影视辅助教学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20.
注 释
①杨坤平.浅析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J].艺术交流.2021.151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
④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53
⑤顾春芳.戏剧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03
⑥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563
⑦宋玲玉.解读高中语文戏剧文本的三要素[J].閱读鉴赏
⑧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0
⑨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2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