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勒毛都2号墓地M10发掘记

2021-10-29 12:50周通
大众考古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蒙头骨墓葬

周通

2020年12月,河南省赴蒙古国考古项目成果之一、记载中国考古队在蒙古考古故事的《龙出漠北显华章——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记》一书出版。翻阅图书中那些熟悉的画面,草原考古的独特经历再次浮现在眼前。作为项目成员之一,2019年我与队友赴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参加第3个年度的中蒙联合考古项目。我们将要发掘的是一座小型“甲”字形匈奴墓,编号M10。

这个目前为止所发掘的规模最小的甲字形墓葬,给了两国考古队员最大的惊喜,也成为三年间中蒙联合考古项目的亮点之一。这个夏天我们有幸见证了历史:这是近百年来所发掘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匈奴贵族墓葬,在匈奴考古研究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初见

M10位于墓群西南部山脚下,由“甲”字形主墓和1座圆形积石陪葬墓组成,陪葬墓位于主墓墓道南端向东约10米位置。与墓地中部密集分布的大型墓葬相比,这座墓葬不仅规模小,位置也相对偏僻。

目前发现的最大规模的“甲”字形匈奴墓是墓地中的M1,总长83米,有28座陪葬墓。中蒙联合考古队此前刚完成发掘的M189长50米,有12座陪葬墓。M10的墓室和墓道总长才13.3米,规模之小一目了然。近百年来,多国考古学家在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一共发掘了30多座“甲”字形匈奴墓,眼前这座是最小的。

M10的主墓葬为“甲”字形积石墓,墓道和墓室边缘在地面上用石块砌墙环绕,墙体北高南低,墙外表平整,内填沙石。墓道位于南部,砌得并不规整,像是用一层石块象征性地圈了一下。其中,墓道北宽2.5米,南宽1.5米,平面长3.4米;边缘石块高0.2米。墓室东西两面墙长10.3米,北墙宽9.2米,南部宽5.6米;北边石墙最高0.7米。

除了东部一座很小的陪葬墓(圆形积石墓)之外,没有见到诸如石列等其他祭祀遗迹。在我们抵达之时,主墓葬表层已经被揭露。石砌围墙内堆积较多石块,石块大小不一,墓室顶部正中有一块明显的草木灰痕迹。考虑到此前该墓地发掘的几座“甲”字形墓葬都被盗严重,包括M189,因此大家对这座小型墓葬的保存状况并没有太高期待。

马车

东部的小陪葬墓很快清理完毕,仅有一具保存不好的人骨,没有任何随葬品。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清理主墓。我们将墓中的石块搬出来,继续往下清理。墓内一层石头一层沙,填土与外面的堆积有很明显的差别,因此不用一层层刮面。沙土很松软,如果没有石头的话,铁锹稍微用点力就下去二三十厘米,十分担心会破坏到器物。因为不知道墓葬深度(这是这类“甲”字形匈奴墓葬的特点,无法根据斜坡墓道判断深度),细沙也无法用手铲一点点去清理,这与中原的田野考古差别非常大。

7月20日,在墓坑的东北部暴露几个马头骨,我们意识到可能有重要遗迹现象。根据以往的发掘资料,随葬马头骨是这类墓葬的重要特点之一,马头骨放在棺椁之外,附近还会有马车。果然,首先在马头骨西侧发现一块木板,上面有红、白、绿色彩绘云纹装饰,虽然在沙土中经历了两千年时光,但纹饰仍然十分清晰。我们判断这块木板应该是车舆的一部分。随后在墓坑东部又发现斜放的车轮,12根木质轮辐保存较好,车轮的外缘已经朽烂不见。看车轮和车舆的摆放位置,不像是一辆完整的马车,倒像是被拆下来的部分构件,或者说是被破坏之后的状态。为了弄清下面的情况,这两块构件只能先清理走。

随后,下部清理出来更多的马车构件。截至22日,一辆马车的基本轮廓已经显现出来:马车在墓室中部,能看出基本轮廓,呈南北向放置。可能墓坑太小,无法将其完整放进去,马车在下葬之前显然经过部分拆解。马头在墓室北部靠东摆放,共清理出15具马头骨,每个马头骨下面还有1到2个趾骨,一个马头骨和1到2个趾骨代表了一匹马。这和中原墓葬中的现象明显不同,中原地区几乎都是埋葬整匹马。根据蒙方老师介绍,这是游牧民族的特殊葬俗之一,在此前的青铜时代遗存中也多有发现。

我们还注意到另一个明显特征——这辆马车虽然有彩绘装饰,但其实非常简陋。除了车舆上的几個铁钉外,没有任何其他金属构件,比如同类墓葬中常见的车軎、车辖、盖弓帽等。这是以往墓葬中没有遇见的现象,有同事根据中原考古的经验推测可能是明器马车,也有人说可能与墓葬的级别有关,毕竟这是同类墓葬中规模最小的。

此时还有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那就是完全可以排除被盗扰的可能。从马车情况看,这座墓葬保存完好。

保存完好的棺椁

马车之下又是几层石块和沙土。7月26日,终于发现了棺椁痕迹,此时距离墓顶近5米深。木质棺椁已经被沙石完全压塌,盖板腐朽之后紧贴在人骨表面。根据痕迹判断,葬具是一棺一椁。棺和椁之间摆放着陶器和铜器——椁室西北部放置两件陶罐,西部中间位置放一件铜鍑、两件陶器。

人骨上部有整齐排列的几列柿蒂纹铜片,铜片还附着有织物,这些铜片应该装饰在棺上。我们在人骨表面提取了部分织物样本进行鉴定,确认有丝绸。但是不能确定丝绸究竟是覆盖在棺上,还是属于棺内衣物。

在人骨的东南部清理出30件动物纹银马饰,根据位置判断应放置在棺内。马饰均为铁胎包银,形状有圆形、长条形、葫芦形三种,表面都有独角兽纹饰,这是“甲”字形匈奴墓葬最有特点的随葬器物之一。此前虽然多座同类墓葬中都有出土,但M10出土的这些器物是最完整的一套。

棺内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头向北,面向上,初步判断是成年男性。棺内还清理出银箍、玉剑璏、金片、金冠形饰、银簪、铁器等。我们对其中的玉剑璏比较关注,因为游牧民族很少使用剑这种兵器,此前匈奴墓葬中也没出现过玉剑具。玉具剑在汉代属于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器物,《汉书·匈奴传》中有汉宣帝赐玉具剑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记载,鉴于墓葬规模太小,不宜将其与匈奴的最高统治者单于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墓主的身份更加神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墓中的剑具放在头骨左侧,并不是整套出土,一方面可见墓主对其非常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它本来不一定安装在剑上。

在清理工作的最后几天,惊喜接踵而来。面对全新的器物类型、全新的葬俗,瞬间有信息大爆炸的感觉。我们最大限度地留存影像和文字资料,待回国之后再开展详细研究。

8月1日,我们完成了这座墓葬的全部清理工作,也结束了本年度的中蒙联合考古田野工作。随着各种测试结果和初步研究的出炉,大家意识到这座小型墓葬是一项多么重要的发现,说是见证历史一点也不为过。

小墓葬大意义

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发现的“甲”字形匈奴墓葬一共有300多座,这种类型是匈奴贵族墓葬的主要形制,几乎每座墓葬顶部都能见到盗扰留下的大小不等的陷坑,那些圆形陪葬墓也不例外。目前为止,十余个国家的考古学家在各地一共发掘了30多座“甲”字形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学者在科布多省发掘了一座“甲”字形墓,据说保存完好。遗憾的是当时用的发掘方法并不科学——直接从墓顶打竖井进入墓室,因此并没有揭露完整的结构信息。如此看来,这座小小的M10,是近百年匈奴考古史上第一座保存完好且经过科学发掘的甲字形匈奴墓。

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上,大量墓葬都有遭到破坏的现象。除了普遍可见的墓顶陷坑之外,深达21米的M1棺内人骨被严重破坏,器物几乎没有扰动;M189的12座陪葬墓绝大部分人骨的头部都被不同程度破坏;M189主墓葬深达11米多,棺椁内也是一片狼藉……这些证据说明该墓地遭受的是一次有组织的报复性破坏活动,与一般意义上的盗墓活动有区别。在这种情形之下,为何M10能够得以幸免?规模小显然不是理由,地表明显的石砌结构不可能在大规模破坏活动中被忽略。我们推测其下葬时间可能是晚于那场破坏活动,最后的测年结果也证实其晚于被严重破坏的M189。因此墓地的破坏活动肯定发生在两个墓葬的下葬活动之间。如此,则这座墓葬为研究该墓地的破坏活动提供了更精确的时间坐标,这在匈奴考古历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没有盗扰,这座墓葬发现了第一套完整的独角兽纹银马饰,第一輛没有任何金属构件、没有伞盖的马车,第一件金冠形饰,第一件玉剑璏……这些遗物不仅为研究匈奴葬俗和亚欧大陆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材料,更重要的是,结合墓葬本身的规格信息,它们为研究匈奴贵族内部的等级制度及其物质化表现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坐标。

2019年底,我们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考古成果被美国《考古》杂志评选为年度世界十大发现。这不仅是中国赴境外考古项目首次获此殊荣,也是匈奴考古成果首次获得世界关注,在蒙古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一个月的蒙古考古生活虽然短暂,但我们有幸亲手揭露了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亲历了匈奴考古史上的多个第一次。中国考古的理论和方法,中国考古队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也在这次联合考古实践中得到蒙古国同行的认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蒙联合考古工作将会有更加令人期待的收获。

(作者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中蒙头骨墓葬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二里头遗址发现高规格夏代墓葬
神奇的水晶头骨
著名头骨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会说话的头骨
肿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