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数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广大人民创造历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史观。不同的史观会导致对历史进步动力与历史成就来源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不同史观对人们现实的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史观是典型的“英雄史观”,二十五史主要是以帝王将相等人物为核心的“英雄史”,最广大的底层人民和被压迫阶级及其创造在其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这种英雄史观反映的是上层社会“官本位”历史体系与史学思想,从史学资料意义上说,它当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但是仅仅依靠它是无法真正说明中国历史与文明奥秘的。
英雄史观看上去流行于阶级社会,但其初创却是在原始社会的晚期和阶级社会的早期,那是人类的一个神话的时代,为了解释现实世界的来源,人们找到了“上帝”、“神”和“英雄”。在阶级社会,“英雄史观” 及“上帝史观”最适合权势者所用,进而一直影响到当代。
“人民史观”是由马克思主义者发现的历史规律和提出的伟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存,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必须的生活条件,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正是这样的历史活动,成为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毛泽东同志更加精辟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知道,在阶级社会里,是谁创造了这“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当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军人、普通商人和知识分子等。
为什么说考古学是践行人民史观的重要科学呢?
第一,考古学从根本上破除了“英雄史观”的底层迷障。旧石器时代考古证明,人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这一发现使得流传数千年的“神” 或“上帝”造人说无以立足。
第二,考古学证明,国家文明的诞生才不过5000多年,在国家文明及国家统治者——那些许多被美化为“英雄”的人物出现之前,人类已经有了300多万年的历史。包括国家诞生的前提——即解决人们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必须的生活条件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都是在还没有“英雄”的时代由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没有人民和人民的劳动,就不可能产生国家,也就没有所谓的“文明”。即使国家诞生之后,如果离开人民,这个国家同样会土崩瓦解。为此,真正的英雄都心怀苍生,感恩人民。
第三,考古学所展开的城市考古、手工业考古、农业考古、建筑考古、科技考古、美术考古等,都可以证明,国家诞生以后,无论是统治者居住的巍峨宫殿,还是他们无偿享用的山珍海味、穿用的绫罗绸缎、佩戴的黄金美玉,哪样不是出自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可是,浩如烟海的正史史料中有多少记载了人民的辛劳和伟大的业绩?
第四,考古学材料表明,历代人民不仅创造了无限的物质文化,也创造了无限的精神文化。如石窟中那些精美的绘画和雕塑,帝王陵墓中的陶瓷木俑,分布各地的园林胜景遗迹,还有巨大的运河、长城、都市遗址、陆海丝路,它们包含着各种设计思想、科學技术、拼搏精神、哲学理念,无不是奠立在劳动人民才智、汗水与牺牲之上的文明结晶。
可以认为,考古学中发现的任何辉煌的文化遗物,即使是从某位帝王陵墓中出土,但考古学家也不会认为它们是由这位帝王创造出来的,而只承认帝王仅仅是财富的占有者。真正创造这些精美文物与建造起豪华地宫的,都不是这位帝王自己,而是数以千万计、未留下任何姓名的劳动人民。考古学家在自己的发现中不承认“英雄史观”,只承认所发现“文化”的独特与辉煌,这种独特与辉煌属于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而不属于某个“英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说过:考古学研究的重心在于揭示人类文化的整体面貌。即任何考古学文化反映的都是以群体或人民为主体的创造,为此,考古学家笔下呈现的史学恰恰是不同时代人民所创造的历史成就。今天收藏和展示在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世界遗产地、国家文化公园中的那些“国宝”,也都是展现和证明人民创造历史的经典材料。
人民史观不仅仅是对事实与规律的尊重,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民只有认识到自己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和崇高地位,只有认识到自己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导者,才会真正产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才会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历史,才能彻底走出“英雄史观”“官本位”的传统腐朽观念,才能以一个平等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观生存于人世间,才能把习近平总书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指示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如马克思讲的去创造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
我们认为,让考古学进入学校教育,就是把人民史观交给青少年,让他们顺利成长为代表美好未来的新一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