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2021-10-29 14:31杨志鹏潘雷张宪立杨志鲁姜叶舟林凯焦伟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7期
关键词:直肠开腹直肠癌

杨志鹏 潘雷 张宪立 杨志鲁 姜叶舟 林凯 焦伟民

结直肠癌是恶性消化道肿瘤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多发于年龄50 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中,医学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仅次于胃癌与食管癌。近几年来,由于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其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逐年增加[1]。结直肠癌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社会因素、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诱发结直肠癌,但目前有学说表明,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因为人长期摄入过量的动物脂肪与蛋白质,而植物纤维的摄入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2]。也有学者[3]认为,人体直肠内一旦出现了直肠息肉,那么罹患癌症的风险系数也会变大。目前针对结直肠癌的治疗首选方案为手术切除,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开腹手术治疗为主,而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临床多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肿瘤切除,从整体的应用情况来看,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本次研究以本院2015 年5 月~2019 年5 月 收治的113 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整体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5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113 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56 例)与观察组(57 例)。对照组男38 例,女18 例;年龄38~77 岁,平均年龄(57.24±7.24)岁。观察组男33 例,女24 例;年龄39~73 岁,平均年龄(55.34±6.7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并治疗基础性疾病,如纠正贫血问题,控制好患者血压,术前3~5 d开始给予患者半流质食物,为了更好的预防患者出现肠道感染,要口服肠道抑菌类药物,术前做好禁食禁饮工作,做好肠道准备,维持电解质平衡。

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在患者下腹部正中作一切口,对结肠系膜进行逐层分离,并选择在腹膜折处会合,之后对肠系膜下血管进行结扎,将动静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干净,用荷包钳将病变处的直肠切断,然后用管状吻合器对肠管进行吻合。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采取改良截石位,充分暴露左下腹,建立气腹。将患者肚脐处作为腹腔镜手术的入口,作一个长度约为1 cm 的观察孔,对腹部及盆腔等进行详细探查;根据患者详细情况开出4 个操作孔,操作孔分别要开在患者脐部、左侧麦氏点、右侧麦氏点及右侧腹部处。利用超声刀对肠系膜下的动脉根部进行结扎,对乙状结肠、直肠系膜等血管进行游离处理,对动静脉根部淋巴结实施清扫;根据全直肠系膜(TME)的治疗原则,对直肠至肿瘤下方切除处的裸化肠管进行游离,用腔镜线形切割闭合器切断闭合肠管;对已开出的左侧麦氏点孔进行延长处理,延长长度大致为3~5 cm,切除带有肿瘤的近段直肠,切除后立即将切除后的组织送检;缝合时将吻合器钉置入近段乙状结肠腔内,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再次建立气腹,利用腹腔镜对肠管进行吻合,从肛门处置入管形的吻合器,进行充分的止血。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中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指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有切口脂肪液化、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切口开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术中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术后指标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指标对比(,d)

表2 两组术后指标对比(,d)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n(%)]

3 讨论

近几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医学研究认为,结直肠癌的高危诱发因素是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比如摄入了过量的动物脂肪、蛋白质等[4]。除此之外,吸烟、遗传以及血吸虫病等因素也会诱发结直肠癌,然而由于直肠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如何科学的治疗恶性肿瘤成为了临床上的难点,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开腹手术为治疗结直肠癌的首选方案,但是临床研究发现,开腹手术存在失血量大、创口大及术后并发症多等缺陷,而且很多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并不理想,无谓延长了住院时间,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及生理负担。自上世纪90 年代起,美国完成了首例腹腔镜结直肠治疗手术,自此开启了结直肠手术治疗方案的新模式。大量临床治疗数据表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并不大,而且腹腔镜手术还具有更多的治疗优势,比如创口小、出血量较少、术后下床时间早等,由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上的伤害更小,因此在康复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5]。

从临床操作来看,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同样秉承了肿瘤根治的原则与流程,而且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理想。应用腹腔镜手术将更好暴露手术视野,可以方便主刀医生直观、明了观察到直肠的组织结构,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用超声刀进行止血,超声刀的止血效果显然更优于开腹手术中所用的止血技术,避免机体出现大量失血现象,且腹腔镜手术不会直接接触肿瘤,以避免直接接触或挤压残余病变组织[6-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过程中的优势,同时,观察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更小,患者在术后恢复的更快。除此之外,由于开腹手术创口更大,术后更容易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切口开裂等问题,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速度及效果[9,10]。

综上所述,针对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不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直肠开腹直肠癌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