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叶,承 雨
(海军军医大学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外语教研室,上海 200433)
公示语是指公开告示、指示、提示、警示、标示,与公众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等休戚相关的文字与图形信息[1]。国内医院公示语英译现状不容乐观,在外国受访者评选在华最有效导向系统的一项调查中,医院排名倒数第二位[2]。目前医院公示语英译调查对象主要是地方医院,暂未发现针对军队医院公示语英译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作为军队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医院参与越来越多的军事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规范的公示语双语对照既是军队医院语言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示军队医院国际化、现代化形象的人文特色窗口。本研究对上海地区三所军队医院公示语英译现状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改善军队医院人文环境,促进宣传与交流,提升军队医院的国际形象及文化力。
1.1 调查对象2021年1月选取上海市三所军队三甲医院(以下简称为甲、乙、丙医院)为对象,对其公示语标识英译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1.2 调查方法本研究通过拍照和手写记录采集三所军队医院的中英文公示语,共收集样本399例。调查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2017版)(以下简称《国家规范》)[3]和上海市地方标准《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2009版)(以下简称《上海市规范》)[4]中“医疗卫生”部分的英文译写规范,将样本进行分类,并对相关术语和定义、翻译方法以及书写要求等进行对比分析。
2.1 总体评价收集的399个公示语标识主要包括功能设施、警示警告、指示指令、说明提示等信息。调查发现,三所军队医院均重视中英双语公示语的应用,在门诊楼、住院楼等区域普遍配有中英双语公示语,且大部分都符合《国家规范》和《上海市规范》,其中甲乙两所医院的公示语普遍标有英语,而丙医院有些区域则缺乏相应翻译。同时,调查者发现几所医院的公示语翻译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问题公示语占总样本量的33.60%(表1),其中翻译错误占21.56%,无英文对照占9.78%,制作失误占2.26%(表2)。
表1 三所军队医院双语公示语总体情况比较
表2 公示语英译错误类型
2.2 错误分析
2.2.1 不合规范 该问题主要体现在英译标识没有遵循《国家规范》和《上海市规范》。其中最典型的是“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的翻译,应分别译为“Clinic”、“Expert Clinic”、“Special Need Clinic”而不是“Consulting Clinic”、“Specialist”、“Clinic of VIP/Special Clinic”。“预检导医”和“预检咨询”,甲医院译成“Medical Guide”和“Suggestion”,而乙医院译成“Enquiry”,准确的译法应为“Patient Guide”和“Inquiries”。“推拿”应译为“Tuina”,而不是“Massage”(按摩)。“第x诊区”应译为“Outpatient Area x”,而不是“Ward x”(第x病房)。“投诉接待”应译为“Complaints”,而不是“Appealing Reception”。“宣教室”应译为“Health Education Room”,而不是“Patient Education Room”。
2.2.2 语法错误 该问题主要体现在词性的误用上,最常见的是逻辑错误、动词、动名词和名词的误用以及搭配错误。如“无痛病房”译成“Painless Ward”,译法存在逻辑错误,可以统称为“Pain Management Ward”。“入口”应采用名词译法“Entrance”,而不是动词“Enter”。“请勿在手扶梯上嬉戏”被误译为“Don’t playing on the autowalk”,正确译法应为“Don’t play on the escalator”。“请照顾好老人和小孩”被误译为“Take care your children”,正确译法是“Take care of the elderly and children”。“出院结账”误译成“Check out for dischargement”,单词“dischargement”不存在,应译为“Discharge and Payment/Cashier”。
2.2.3 语用失误 该问题主要体现在单词的误用上,主要是译者不熟悉词义以及英汉差异,根本原因是不了解英语国家和我国的文化差异。如“预约中心”,由于英美国家普遍采用预约就诊,相应表达方式为“make an appointment”,所以应译为“Appointments”。由于译者不了解国外就医文化,按字面意思译成了“Precontract Center”,英文“precontract”强调合同,在国外尤指婚约,因此会带来歧义。“会合点”甲医院用了“Rendezvous Point”,“rendezvous”常用来指秘密会面、秘密会面地点,因此并不恰当,而乙医院则译为“Meeting Point”,该短语正是指机场或车站等大型公共场所中的会合点,因此比较贴切。“抢救室”乙医院译成“Salvage Room”,“salvage”指从火灾或海难中抢救财物,这里指抢救患者,属于语用失误,应译为“Emergency Room”或“Resuscitation Room”。研究所误译成“Investigating room”,“investigate”尤指为揭开真相进行调查或审查,而不是研究,规范译法应为“Research Institute”。
2.2.4 无英文对照 该问题主要体现在有的医院某些区域缺少英译公示语。另外,三所军队医院中有很多为军服务或者宣传军队医院文化的公示语,但缺乏对应的英文翻译。如“军人第一,军属优先”、“军人诊区”、“军人优生优育”等标语,建议译成“PLA Member/Servicemember First,Military Family Member First”、“Waiting Area for PLA Members/Servicemembers”、“Prenatal and Postnatal Care for PLA Members/Servicemembers”。展示医院文化的“荣誉墙”缺乏英译,使用了汉语拼音“RONG YU QIANG”,建议使用相应的英文表达“Wall of Honor”。
2.2.5 制作失误 该问题主要由于制作公示语标牌的工作人员不懂英语或者粗心大意造成,表现形式为中英文公示语不相符、大小写不统一、字体不统一、单词拼错以及英文缩写不规范。如门诊楼公示语标牌上“Area”误写成“Ared”。“住院部”、“血管外科”、“门诊检验室”则分别译成“Entrance For Visitors”、“Thoracic”、“Outpatient Laboratorg”,出现中英文公示语不对应或拼写错误的情况。
3.1 加强医院监督管理 规范双语翻译医院公示语的译文影响国外就诊者和国外交流专家对诊室专业性和医院权威性的认知[5]。三所军队医院中的公示语存在语法错误和制作错误,医院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管
理与监督,在制作标语标牌时认真校对,及时反馈,杜绝因制作者马虎大意产生的问题,做到公示语的规范化。对于不合规范的公示语英译,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应该严格参照《国家规范》和《上海市规范》提供的翻译版本,规范和统一英译公示语,同时确保英译公示语无低级错误表达。对于无对应译文的现象,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完善补充。
3.2 体现军队特色 提升军队医院文化形象医院形象是医院的面貌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总体印象的反映[6]。军队医院公示语属于静态的识别系统,是医院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三所医院公示语凸显“为军服务”的宗旨,然而在翻译相关公示语的时候,出现译文模糊、译文缺失、译文不统一等现象。此外,公示语的英译版本是医院价值观的载体和和外界交流的传播方式,应当做到规范和简洁。医院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协调和沟通,对公示语英文翻译进行统一、规范和完善,使英文公示语能够充分展现医院的文化风貌,提升有军事特色的国际化医院良好形象。
3.3 了解文化差异 兼顾受众思维习惯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如何妥善处理文化差异是译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公示语的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以效果为目的,实现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7]。公示语英译时应充分考虑英语国家就诊文化、参照国外已有的平行文本,注意语气和用词。不了解文化差异,不考虑受众的思维习惯,往往会引起误会。原语文化生态和译语文化生态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差异,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