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睿
研究图书馆史可理清图书馆的发展脉络,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汇总和编纂,不仅可掌握图书馆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从根源上寻求解决之道,还可以明确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截至目前,国外并没有编写出版过地区性的图书馆行业志书。英国曾出版过《牛津大学图书馆志》(AnnalsoftheBodleianLibrary,Oxford)、《剑桥大学图书馆志》(AnnalsofCambridgeUniversityLibrary)2部馆志,但著作出版后再无续修出版的记录。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作为美国图书馆界的专业组织,也只是在1976年至1979年间出版过4本《ALA年鉴:图书馆活动》(TheALAyearbook:areviewoflibraryevents)的介绍性著作。
中国图书馆事业萌芽于晚清,成长于民国、繁荣于当代,至今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1)高雄:《1980-2014年我国图书馆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20世纪90年代,图书馆志编纂逐渐兴起。以“图书馆事业志”为书名在读秀学术搜索《读秀数据库(网络版)》中对1990—2020年独立出版的图书馆行业志进行检索,数据显示:自1993年以来,我国印行出版了9部图书馆事业志。其中,《福建图书馆事业志》《河南图书馆事业志》《上海图书馆事业志》《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志》《呼伦贝尔图书馆事业志》《三门峡图书馆事业志》分别记述了4个省级行政区、2个市级行政区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志》《湖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志》和《湖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志》3部志书展现的是湖南省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不难发现,已经问世的图书馆事业志数量与我国图书馆的数量显然不成比例。因此,图书馆事业志的编纂期待得到图书馆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对已出版志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图书馆行业志著作的结构、体例、章节、内容等编纂方式,汲取经验,进而形成适合自身实际的志书编纂思路和框架。(2)张前永、张一川:《图书馆史研究现状及其对公共图书馆的启示》,《河南图书馆选刊》2019年第10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图书馆事业志》(96版)历时五年得以修纂完成。该志上起清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上海开埠之后,下至1990年年末,基本上完整、准确、科学地记述了一百五十年来上海地区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2021年3月,上海图书馆组织编纂的《图书馆事业卷》出版,该志书共121.9万字,较为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1978至2010年上海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体现了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
两部志书的编修出版使有助于图书馆事业志的发展、为社会留下珍贵的文化历史资料,也为上海地区图书馆事业和社会文化的建设发展提供权威的参考依据。笔者自2012年6月参与《图书馆事业卷》的编纂,亲历篇目拟定、资料收集、资料长编制作、初稿撰写、分纂、总纂等编纂工作实践,本文将从志书编纂记述的角度,对《上海图书馆事业志》(96版)、《图书馆事业卷》两部志书进行研究,从篇目设置、资料收集、编写实践三方面梳理总结新志的编纂特色。
《上海图书馆事业志》(96版)设清末民国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工会、机关图书馆,文献收藏,服务、开发,教育、研究、交流,事业管理,人物11篇。(3)参见范军编纂:《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1978-2009)》,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230页《图书馆事业卷》的篇目根据图书馆行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整,全志设图书馆,馆藏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工作,技术应用与开发,协作与交流,教育与研究,队伍建设,事业管理,人物10篇。
在篇目设置方面,新志较前志有三处明显的革新。其一,结构更紧密。前志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但第一至第六篇系各系统图书馆的机构介绍,难免有馆史丛编的繁琐感,因此,新志尝试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党校图书馆、工会图书馆这六大系统图书馆归入一篇进行编写。其二,分类更科学。编纂地区图书馆事业志,应侧重考虑记述图书馆业务发展的各个方面,如资源建设、用户服务、技术应用、对外交流、人力资源等。根据图书馆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在继承前志优点的同时,新志增设了技术应用与开发、队伍建设两篇。其三,更切合实际。文献作为图书馆重要的资源,其建设亦是图书馆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新志设置了馆藏资源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两篇,尝试从资源本身和资源建设两个方面来记述各类图书馆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的主要历程。此外,随着上海地区图书馆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地区图书馆和专业组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志设置了协作与交流篇,记述上海地区图书情报行业开展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协作交流。
《图书馆事业卷》篇目设置较前志更趋合理科学,总体按篇、章、节、目体系,层层相属,结构紧密,做到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在各篇统辖下,按事业发展情况编排章、节、目。同时,在篇目编制过程中,灵活运用“单独设目”“破格升级”“位置前移”“特设专记”等方式,确保篇目设置平衡,避免特色内容记述过粗、过浅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在馆藏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技术应用与开发等篇中描述具体业务进程和技术发展等内容的章节下根据编纂需要设立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目,分类进行记述;服务工作篇中的读者活动因内容翔实由原来的节升格为章;专业图书馆章中的一些研究所、研究机构资料室因合并或调整而进行了目的位置调整;设立三篇专记记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系统中具有特色的馆藏,体现上海地区图书在馆藏建设方面的亮点。下面详列两部志书篇章框架(如表1所示),以供阅者对比。
表1. 《上海图书馆事业志》(96版)与《图书馆事业卷》篇目对照表
(续表)
志书的编纂工作要根据篇目进行资料搜集,科学选取入志资料,对入志资料真实性的把握是资料收集的关键。《图书馆事业卷》资料收集工作沿用了《上海图书馆事业志》(96版)的工作模式,向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党校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六大系统图书馆部署编纂工作并落实具体实施方案,继续坚持首轮修志的成功做法,明确入志资料的标准,其创新和发展具体表现在资料收集内容范围、标准制定、资料准确三方面。
其一,编制《<图书馆事业卷>单位资料收集内容》。为了指导各参编单位、机构做好《图书馆事业卷》的资料查找工作。志书编纂办依照拟定的《图书馆事业卷篇目》,梳理形成了资料收集共性的内容范围,主要包括概况(发展沿革、隶属变化、部门设置、馆舍情况、专业队伍);资源(范围数量、收藏重点或特色、组织开发);服务(常规服务、情报服务、其他服务);现代技术(硬件设备、管理系统、网络设施);馆际协作、专业研究(国内协作、国外交流、学术活动和成果);重要人物(传略、简介、名录)。该提纲作为资料收集参考,在资料收集阶段,以篇目所列内容为纲,围绕着本单位的情况进行条线梳理,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加以增减。鉴于此,志书编纂办整理编制了《图书馆事业卷》编修指导资料册,内容包含《地方志书编纂的原则和要求》《地方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地方志书的基本知识》《上海市级志书编纂实施方案解读》等方志专家撰写的文章,为参与志书编纂的机构提供借鉴、参考和指引。在志书编纂的总体框架下,各参编机构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开展志书编纂工作,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其二,制定资料收集规范及初稿试写标准。要做好史料搜集等基础工作,从大量的史料中发现亮点,挖掘具有创新性、典型性和时代意义的先进人物和探索实践,先编印一些资料集,建好先期档案,做好资料积累等基础性工作。再形成馆务日志、大事记、编年纪事、长编、年鉴等资料,进而形成图书馆馆志、图书馆事业志。《图书馆事业卷》自2016年2月起向各系统图书馆征集图照、大事记、人物等内容资料。《图照(图片)要求》中规定图片需能反映1978至2010年期间馆况变迁的图书馆全景照片(含老馆、新馆、分馆等),以及反映本馆重大业务发展情况的照片(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意义,非获奖照片),照片以电子版为准,图像清晰,像素高。《大事记要求》为1978年至2010年的事件,时间要求细化到日期,文字内容真实,言简意赅。两则收集标准均提供了参照体例和范例。关于人物信息的提供,依照制定的《人物篇遴选标准》进行资料收集,人物信息分传略、简介与名录三类,各选入标准及字数控制在该标准中均明确要求,人物籍贯信息和照片的内容提交也有说明和范例。此外,在资料收集达80%的情况下,对各图书馆机构内容的编纂制订了《图书馆机构初稿撰写要求》,规范了编纂内容的体例和特色,并对编纂字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三,做好以图书馆为主题的专门史料汇编工作。目前学术界对上海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史的研究缺乏专门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研究论著较少,研究内容也多局限于某一图书馆或某一事件,研究成果、研究资料多散见于其他资料中。此外,一些学者对上海地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事业等具体的领域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在时间上是断代的。同时,编纂《图书馆事业卷》的难点是资料零散,要整合年鉴如《上海统计年鉴》《上海文化年鉴》《中国图书馆年鉴》中涉及的统计资料,但这些数据在21世纪以后的数据比较接近完整,然而改革开放至21世纪前的数据可能分散于其他的资料中。需要把相关的资料从具体篇章的主题角度整合在一起,按照修志的体例进行有序整理。《图书馆事业卷》的编写是依托相关的文献资料、史料、史实以及已有研究成果开展,因此,文献检索、资料分析是编写的重要基础。资料收集初期主要以《<图书馆事业卷>单位资料收集内容》为纲,围绕着本机构的情况进行条线梳理。资料收集后期,各方面条线的资料长编提交之后,相应的工作由条线转到块面,完成了基于篇目布局的长编梳理。《上海文化年鉴》《上海工会年鉴》《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志》《上海交通大学志》《海纳百川 知识导航:上海图书馆成立60周年纪念文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60年庆纪念册》等资料汇编出版物的有效使用,对《图书馆事业卷》主要内容的资料长编收集和整理工作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行业志以行业性质来划分记述范围(不以主管部门为记述范围),是以一个地区内的行业为记述对象,须记全地区内各个部门同类专业的内容,是反映专业古今发展面貌的资料性著述。图书馆事业志所载内容不限于某个具体的图书馆机构,而是包括该地区的所有类型的图书馆。因此,《图书馆事业卷》在统筹编写方面,难度较部门志更大,往往需由组织机构牵头,各参编单位通力协作完成。根据《上海图书馆事业志》(96版)编后记的记述,该志在编写阶段的大部分志稿都由各系统分编委提供,志书编辑部汇总加工。(4)参见朱庆祚主编,《上海图书馆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图书馆事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11月,第543页《图书馆事业卷》编纂工作亦是在该志编纂委员会和编纂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具体开展的,相较前志在志书编写阶段,《图书馆事业卷》在编纂委员会之下成立了一个编纂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协调各系统图书馆和各篇章的编纂工作。工作小组由各系统图书馆负责编纂工作的同志和负责各篇章编纂的专家组成。《图书馆事业卷》的编写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献量迅速增长,上海地区的图书馆事业也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1978—2010年间,上海地区各类型图书馆经历了快速发展期、现代化转型期和大发展大繁荣期,图书馆业务工作走向规范化、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图书馆服务得到明显改善。图书馆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中,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取得重要成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图书馆事业的国际交流以及海峡两岸图书馆界的交流活跃。同时,图书馆学研究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编纂工作小组中老一辈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他们努力挖掘和记录记忆中的宝贵资料,交流探讨某个具体时期的图书馆发展情况,对一些久远、珍贵的史料予以整理和拼接,把这些体现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内容客观地写入志书,对全面体现志书的特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突出志书实用性。《图书馆事业卷》记述了从1978年开始到2010年上海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对图书馆事业进行了科学、准确、较为完整的叙述和介绍,对各系统各类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对相关事实的描述,为研究上海地区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案例和史料,是最基础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同时,志书正文后附索引,易于读者查志用志。
三是注重体例内容创新。清代章学诚在论述志体与史体的区别时说:“横者志,纵者史。”新方志在旧方志基础上又有创新。包中协学者认为“纪纲志类,详近略远。纵述历史,横陈现状”等编写手法很适合图书馆的馆情。例如现当代图书馆功能健全,服务方式多样,是为记述重点,使用“纵述历史,横陈现状”的原则能更好地表现图书馆的业务分工,按照图书馆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篇章进行具体编纂,有助于厘清各项具体业务的发展历程,线索清晰,减少内容重复。(5)包中协:《我国图书馆史志编纂出版的回顾和展望》,《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年第3期。《图书馆事业卷》既收录了各类图书馆的馆情发展,又汇集了基于图书馆业务对各类图书馆在资源、服务、技术、交流、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形式规范且内容丰富。
古语云:“盛世修志,功在千秋。”对于整个上海图书馆界而言,编纂图书馆事业志既是一项传承历史、记述现实、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重要工作,也是历史赋予图书馆人的重要使命和光荣任务。对《图书馆事业卷》编纂特色的研究,是对志书编纂工作圆满完成的成果汇报,更是对图书馆行业志编纂经验的梳理总结。期待每一位参与者和见证者通过图书馆事业志的编纂研究,实现与图书馆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