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伟(江西省科技事务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几年,江西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深入实施科技强省、工业强省战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创新载体和平台,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引进用好创新人才,加强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省委省政府共同下发《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要求推进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坐拥南昌高新区、赣江新区、小蓝经开区等主体的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集聚了江西省最主要的创新资源,拥有扎实的科技、创新、产业等发展基础,大力建设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如何高效率地发挥政府的宏观与定向政策作用,迫切需要高质量创新政策的出台。
多年来,江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创新高地,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区域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势头强劲,形成了“一廊两区六城多点”的创新区域体系,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20年,江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人员活力充分释放,科技工作跨步争先,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位次前移了6位,从2015年的第22位上升至第16位。南昌市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1.24亿元,比上年增加11.59亿元,增长12.93%;研发投入(R&D)强度1.81%,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5%的平均水平。南昌高新区作为大走廊的主体,在2020年最新的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跃居第26位,进步幅度在中西部同类高新区中处于前列;赣江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稳居“第一方阵”;小蓝经开区位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百强。
一是打造全国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科创大走廊优势明显。
区位优势:交通更加便利。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是江西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长江横轴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京九发展轴的交汇处,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大走廊位于京九大通道和沪昆大动脉的结合部,长江黄金水道和赣鄱水运通道在此交汇,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贯通,航空和水运基础设施完备,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而且,大走廊生态红利丰厚,东临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依国家级梅岭风景区,河流、湖泊纵横交错。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多样,水质常年保持在三类以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先发优势:新兴产业积蓄。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区域内产业基础扎实,体系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VR科技等一批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拥有洪都航空、江铃集团、江中药业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大走廊的主导产业支撑有力,产业发展动能强劲。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的移动智能终端产能占国内三分之一以上,LED全产业链具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半导体MOCVD项目打破国际垄断;中成药产业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新建成的瑶湖机场即将成为国产大飞机总装试飞基地;拥有国内领先的VR产业集群,具有从装备制造、内容研发到人才培训的完整产业链,随着世界VR大会永久落户南昌,走廊内的VR产业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大走廊也是江西省最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拥有江西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以及江铃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等一批国内一流整车工厂和零部件配套企业;以江中药业、洪都航空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正在加快崛起。2019年大走廊范围内共拥有上市企业71家,高新技术企业611家,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类产业集聚区。
动能优势:创新要素集聚。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已成为全省科技、人才和各类创新资源的密集区,正成为中部一流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集聚示范区。大走廊聚集了全省70%以上的科研工作人员,各种模式引进了包括48名两院院士在内的大批高层次科创人才;走廊内各类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拥有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科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科院纳米所南昌研究院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并相继合作引进了同济大学汽车创新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研究院、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究院,科研平台数量和质量在省内遥遥领先。大走廊自主创新成果丰硕,近年来共有3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奖,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3个,其中“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科研成果开辟了国际LED照明新技术路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节能减排价值。
支撑优势:科创环境日益优化。大走廊内拥有北大科技园、腾讯众创空间等各类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另外还有数百家“创新咖啡”“创新工厂”等小微创业创新平台,成功举办了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重量级创新创业活动,双创平台载体众多,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是省内最主要的创新创业基地和展示窗口。
二是科创大走廊创新创业配套政策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南昌市先后出台了《南昌市2020年“洪城科创券”工作指引》《南昌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南昌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南昌市外国专家“滕王阁友谊奖”奖励办法》《南昌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南昌市创新型县(区)、乡镇试点建设实施细则》《南昌市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实施办法》《南昌市科学技术局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南昌市高层次科技人才“洪城计划”实施办法》《南昌市科技局科研诚信建设实施细则》《南昌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南昌高新区相继出台了《南昌高新区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的若干政策》《南昌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赣江新区出台了《赣江新区关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赣江新区科研用地规范管理意见(试行)》《赣江新区科技创新劵管理办法(试行)》,推出“赣江海智”“赣江创新”“赣江创业”“赣江杰青”等人才计划;小蓝经开区开启了“基金+基地”的创新新路径,并出台了《促进改革和创新发展奖励办法》等举措鼓励创新。这些政策措施覆盖了科技管理、创新平台、大众创业、科技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全链条的创新政策体系,为大走廊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创新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发展产生了强大虹吸效应, 江西作为若干国家战略布局的毗邻区,受城市能级、产业层级、创新要素等方面的制约,区域竞争压力更趋激烈,与上海张江、杭州城西、武汉东湖等地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是科研投入不足。政府财政资金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20年江西省研发投入(R&D)强度为1.68%,南昌市虽然高于全省,为1.95%(目标数),但与全国2.4%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2020年全省科研投入总量430.7亿元,仅为广东省的12.4%、湖北省的42.8%、安徽省的48.8%。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发投入存在明显不均衡发展态势,创新投入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几乎没有投入。
二是创新实力整体不足。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南昌以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为传统支柱产业,以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产业结构相对传统,企业总体科技含量较低,部分缺乏核心技术,大多仍处于模仿摸索阶段,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竞争力不足。专利申请数、大型仪器设备等都相对落后。
三是创新平台不多,成果转化不畅。整体科创基础条件仍较为薄弱,创新重大平台不多,尤其是国字号平台少,缺乏国家直属科研机构、院校和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活动产出水平低,成果商品化能力偏弱,成果转化率不到20%,产业化率仅5%,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很好地投入到生产实践 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是创新融资模式少,市场缺乏创新活力。创新资金来源路径少,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三高”问题,即:用钱利息高、用工成本高、用料成本高,因而企业没有资金投入自主创新。创投资本进入少,企业融资难问题严峻。
五是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缺乏。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井喷式增长,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数量相对偏少,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既留不住本地高校培养的科技人才,也难吸引外省人才流入。高校科研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科研院所人才资源有待进一步盘活。
六是产城融合水平较低,城市公共配套基础设施略显不足。对于一座科技新城来讲,如果说既有的科研水平、科研范围是硬实力,那么新城的生活配套、自然环境就是城市的软实力,这样软硬结合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不二法宝。大走廊区域内高水平医疗资源、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匮乏,高端商务设施配套不足,交通建设还较为滞后,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薄弱,难以形成以城带产、以产兴城的良性互动,造成区域范围内人气不足、劳动力短缺、高层次人才扎根难等问题,制约相关产业提档升级发展。
一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首先,设立科技创新走廊专项基金,为科技创新走廊沿线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研发资金支持,集聚创新型科技企业,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其次,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明确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比例,同时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资金来源,形成稳定投入机制。最后,整合科技创新走廊沿线土地,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器等载体平台,构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科研人员利用大设施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并通过孵化器帮助创业者创立企业,开展技术成果商业化应用,缩短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时间周期,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吸引科技型企业在科技创新走廊沿线集聚发展。
二是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项目遴选制度,择优选定攻关团队;实行“赛马式”制度,平行资助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实行“项目经理人+技术顾问”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行“里程碑式”考核制度,对项目关键节点约定的任务目标进行考核,确保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自主可控。
三是充分发挥高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校是人才和科技成果最密集的场所,在建设科技创新走廊时,应注重发挥高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加快企业获得高校科技成果的速度,从而加快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鼓励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工业实践能力或创新创业能力,为江西发展提供更多紧缺人才。大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高校向外推广已有科技成果,支持高校成立技术成果转移服务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在创新走廊沿线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和全国专利保险试点等,促进科技成果与科技金融资源有效对接。
四是发挥政府投资杠杆作用,建立科技金融体系。首先,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构建引领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成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早期创业投资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创业类项目和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子基金在项目投资过程中的超额收益全部让渡,同时最高承担子基金在一个具体项目上40%的投资风险,助力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跨越“死亡谷”。其次,进一步鼓励风险投资发展。一方面,创业者通过风险投资筹集的资金来自投资人,这大大降低了创业失败对创业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利于鼓励有创新点子的人放手尝试,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另一方面,基于追求利益的特点,风险投资有更强的市场敏锐性,在甄别初创企业是否拥有产业化潜力上有更强的判断力。因此,在科创走廊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引进和支持风险投资发展,进一步发挥风险投资的市场导向作用。
五是消除科技人才流动障碍。首先,倡导多元文化氛围,让在此工作生活的科技人才更加适应。“抢人大战”不只是比着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开放程度。要加强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在大走廊建设过程中,注重沿线学校、医院等基础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解决好人才子女入学、就医等问题,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其次,建立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制度。促进科技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规定离岗或在职创办企业;允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企业科研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研究员。最后,重构市场化人才分类评价激励体系。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区分竞争领域和非竞争领域,对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竞争领域,以人才市场价值、经济贡献为主要评价标准,建立“经济贡献越大、奖励补贴越多”的长效激励机制;在政府主导投入的非竞争领域,应由以“帽”取人向以岗择人转变,用人单位自主评聘“高精尖缺”人才,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