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德
摘要:微课作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其本身所具备的教学应用价值突出,在辅助教学方面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契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下文对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教学应用方法展开探讨,以期教学观点存在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作用;教学策略
引言: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是教学者依据课内以及课外延伸教学的实际需求,设计或者选择的教学资源,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精准教学或者构建系统的教学资源集合,尽管是不同类型的微课,但是都能够起到辅助教与学的作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无法全面激发学生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也产生了抵触心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课堂教學模式局限,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部分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教学可能不够深入,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且课上提问的机会较少,部分教学问题可能会被搁置,长久以来造成学生成就不良。针对这些现实存在的教学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微课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构建更加有效的历史课堂。
1.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教学和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相比之下,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微而精致,虽然微课内容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少,但集中聚焦在一个知识点上,教学内容不仅集中而且精简,因此具有更好的教学价值;第二,微而厚重,通常情况下,初中历史微课视频都在五分钟左右,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讲实讲透,有助于促进学生吸收消化;第三,微而形象,初中历史教师立足学生心理需求,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微课视频,从而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上述特征为基础,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1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高效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教学者对于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分析和解读,然后精准把握学情、了解教材内容分布情况以及重难点。在不断变化的课程理念影响下,学科教师想要有效落实课程教学目标,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推进教学工作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微课资源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举措。初中历史课程指导中,引入微课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借助互联网获取教育资源并且参考教学需求合理筛选后使用,在获取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可以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与其他优秀的学科教师、学者进行线上沟通,碰撞思维、交流经验,多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此外,微课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也建立了更加畅通沟通渠道,比如学生实时提问,教师在线解答,教学指导和师生探讨的过程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1.2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首先,微课资源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得以突破,学生可以接触更生动、新奇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情景和灵活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带给学生不同于以往的学习体验。其次,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微课在助力构建翻转课堂方面作用突出,学生不仅可以在课上借助微课资源自主学习,课后也可以依据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源或者自己通过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源来辅助自学。
2.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利用微课支撑教学导入
课堂导入设计决定了是否能在课堂开端就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优质的教学导入方案可以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且能够顺利导入新课内容,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一般来说,要求课堂导入时间不能过长,既要新奇、有趣,又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微课在这方面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其短小精悍,且具备动态化优势,可以带给学生感官刺激,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1]。例如,“三国鼎立”一课的课堂导入设计中,教师可以精心选择几个“三国”小故事剪辑成微课视频,然后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进行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现状。在微课视频的刺激下,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得以顺利切入课堂教学,并为接下来的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2利用微课把抽象知识具体化
初中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也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教学视频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在观看微课视频的同时,学习到历史知识。微课视频时间比较短,其中的内容比较精简,包含了所有的课堂知识点[2]。在微课视频的制作环节,教师必须要保证知识点收集的全面性,利用微课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实现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构建。例如,“新文化运动”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内容的改变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影响。”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应着重注意两点内容,一是新文化运动前后宣传内容与五四运动的差别,二是思考新文化运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把微课分为4个部分分别讲解,即“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对这四部分在微课中以生动的视频形式表现出来,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具体,而且这种教学方法趣味性十足,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效提升了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有助于推进学生综合能力形成。
2.3利用微课打造课堂教学情境
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场景,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历史涉及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风云人物、特定的事件和特定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利用微课展示当时特定的历史场景,再现历史风貌,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讲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展开教学:首先,利用微课给学生播放了《我的1919》。影片中,中国代表顾维钧据理力争山东主权,他那句“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的话语响彻云霄,义盖云天。此时,学生也是义愤填膺。接着提问:“巴黎和会上中国主权究竟怎么样了?”最后,及时补充道:“中国的外交失败了!日本攫取了山东的一切特权!祖国的大好河山沦丧了,国家就要灭亡了。此时此刻,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该怎么办?”,以此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4微课设计要注重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表现的尤其明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出于平均水平的学生占据了大多数,差异性的存在给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微课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落实因材施教理念,注重学生的这种特性,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设定不同的学习思路和目标,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3]。微课视频时间比较短,剩余的大部分课堂时间是学生的思维发挥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相应的探究性问题,结合微课视频,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保证他们可以达到班级的平均水平,充分的发挥出微课的作用[4]。例如,“辛亥革命”课时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发现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阶级守旧派之间的斗争”。通过微课,首先整体介绍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够在认知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下更快的掌握更深一层的知识。然后通过微课的形式更深层次,多角度的介绍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及历史成就,突出强调经过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及袁世凯最后盗取辛亥革命成果的结局,帮助学生加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思辨能力、历史意识、合作学习能力,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5运用微课延伸教学促进自主探究
初中历史教材的容量相对有限,难以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现实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微课开展延伸教学,进一步丰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素材,拓宽学生视野、深化认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优势将网络上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制作成微课,并将其上传到班级群,也可以在课堂结尾时进行播放,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切实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5]。例如,在“贞观之治”课堂教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结尾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微课,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再以影像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时期社会繁荣的景象。通过微课延伸教学,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后续知识的欲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自主探究意识。
结束语:
综上,微课以其诸多优势已经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微课教学模式符合当前的初中历史课程指导需求,契合初中生的兴趣特点和思维特征,能够辅助建立高效的、学生为本的历史课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现阶段初中历史微课教学活动的组织效果并不理想,还有很多教学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作为学科教师,我们需要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开发适用的微课资源,选择合适的微课应用方式,依照学生课堂表现与对微课的适应程度,不断做出课堂教学的战略性调整,保证微课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陈辉榕.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思路探讨[J].亚太教育,2019(11):8.
[2]呂阳娣.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7(81):152.
[3]王亚茹,李慧琪.浅议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5(04):130.
[4]张琛,张会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2017,3(03):142.
[5]葛海波.微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