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是当前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高校教师在教学和发展中产生这种职业倦怠,会给生活、工作等带来不良影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学校、自身等三方面,为有效解决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还需要根据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现状以及原因,探究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发展,提升高校教育教学和发展等方面的水平。
关键词: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方法
引言
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学和发展中,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的因素。为帮助民办高校教师解决和应对职业倦怠问题,需要提升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应对工作的重视,运用多样化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解决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困难问题。
一、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民办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不仅是正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也是性格活泼好动、热爱学习、有模仿能力的现代化学生。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效果和现状不够乐观,部分教师缺乏管束自己的能力以及自我约束意识,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同时,民办高校教师在思想、教育、态度、行为等方面也存在不同,进而也使得职业倦怠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发展潜力,还很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水平。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在教育和发展中,其职业倦怠问题还表现在缺乏学习自信心、责任感等方面,未能向学生传达自己正确的教育理念,进而很难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这样也不利于推动民办高校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当前还存在部分教师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的现象,主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讲解相关课程,在全面发展自身的职业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也导致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日益加剧,影响对学生人生道德以及良好素质的培养。此外,民办高校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结合自身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升民办高校教书和发展的水平。部分教师还将民办高校的教学当作自己经济来源的一部分,进而很容易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不能真正的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一些教师在课后还会花费课余时间做一些兼职工作,从而不断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片面追求利益,影响教师职业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目前,为解决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观点。还需要结合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实际情况,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应对方法,这样也能切实解决民办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等方面的发展问题。
二、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民办高校教师在新时期背景下职业倦怠形成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制约和阻碍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学和自我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水平。第一,社会方面的因素。当前还存在民办高校教师社会地位低、认可感不足的情况。不少社会民众对于民办高校教师存在错误认知和偏见。而且在人们心中“民办”两个字的地位不高,认为民办高校在教学和发展过程中,其教师的师资力量和水平也有待提升,缺乏一定的教学能力。同时,还有部分人认为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相比,其学历、科研水平、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从而也不利于帮助民办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信心,给民办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社会福利保障较差也是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虽然民办高校教师在社会方面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其经济收入与教师社会地位之间不成正比。现阶段还缺乏国家、政府的保障和支持,进而使民办高校教师在享受待遇等方面存在问题,与公办高校的教师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民办高校属于民营企业,进而使得许多民办高校教师不能享受向事业单位性质一样的待遇,加上教师流动性较大、岗位临时性强,从而经常出现调岗、下岗等现象,降低高校教师在教学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虽然国家加大民办高校教师在工作稳定性、住房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福利支持力度,但是一些民办高校教师仍然被迫接受一些不公平待遇,从而很难提升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学和发展等方面的稳定性与归属感。第二,学校方面的因素。目前民办高校生源质量不理想,也是导致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民办高校不断扩招,以及生源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也导致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加上民办高校缺乏国家和政府的管理,进而在教学管理和发展等方面坚持招生只求多、不求进步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其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制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工作压力过大也是许多民办高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教师不仅需要面临繁重的任务、沉重的压力。还需要在教学的基础上管理学生、监护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民办高校教师还需要承担学术研究的巨大压力,进而在发展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当前民办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必经之路就是科研任务的完成,这也是学校聘任和评优等各项考核的指标。民办高校教师为了达到考核和职称评定的要求,也会在教学工作之余,将大量的精力放在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从而增加了教师在教学和发展过程中的压力。第三,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由于社会对于教师的期望值提高,进而也使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也过于严苛,通常会给自己创设很高的教育目标,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存在问题和不足,很容易使教师产生挫败感。长期在挫败感的影响下,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虽然部分教师能够通过一段时间化解这种负能量,但是还有另外一部分的教师化解不了,这样也给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構建完善的用人机制
首先,民办高校可以强化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更多人对民办高校教师产生认可度和认知观念。同时,民办高校还要强化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让其获得公共认可、信任、资源等。从而促进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统一化开展,切实地解决民办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师评定、评优、课题申报等科研方面,民办高校需要构建其完善的教师发展体系和管理体系,公平对待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发展中的工作。其次,社会可以强化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构建完善的用人制度和为教师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提供针对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政策和物质保障,构建健全的教师保障机制、强化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从而推动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教师工资待遇以及福利水平的统一化发展。最后,社会和民办高校可以制定有关教师发展的政策和保障制度,鼓励和引导民办高校教师参与到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创新中,不断实现自我的教书育人价值。
(二)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
为了解决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问题,民办高校需要积极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引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断将自己良好的教学观念传递给学生,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民办高校在教学和发展中还存在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自我约束能力的现象,为推动学生和教師之间的有效发展,学校可以为师生教学发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加强青年教师学习能力、学习意识的培养,从而才能推动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民办高校在教师培养中,可以引导教师充分理解和包容学生,及时挖掘学生的优点,采用与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和谐沟通和情感交流等形式,提升教育教学的工作水平,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构建一种友善、友爱的平等师生关系。此外,民办高校需要给教师更多自主学习和外出学习的机会,给予教师科研、教学工作创新等方面的经费支持,不断推动教师学习热情以及发展效率的提升,让教师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自我职业能力的提升中,切实的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三)采用多样化激励方式
目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为达到对教师有效引导和培育的目的。民办高校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引导教师正确应对自己的职业倦怠症状,合理调整自己的教育心态,切实的解决职业倦怠问题。一方面,学校应该为民办高校教师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结合民办教师教学的实际能力和实践水平,安排相应的教学工作和任务。从而强化教师自身的职业胜任力,避免在不断出现问题的工作中,产生教学厌倦和心理焦虑等情绪,提升教师参与工作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可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应对,从而尽快的摆脱职业倦怠问题。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福利待遇、奖惩机制,帮助民办高校教师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以此突破事业上的瓶颈,减少教师的职业压力,防止教师出现和产生职业倦怠问题。民办高校也可以采用调整教师工资的方式,激发教师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积极性以及潜能,让其更好地实现自我的教育和科研价值。
结语:
民办高校教师在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作原则。民办高校可以构建完善的用人机制,帮助教师解决职业倦怠的相关问题。还要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采用多样化激励方式,推动教师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姿.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6,14:106+108.
[2]刘燕.民办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成因及纾解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01:68-71.
[3]毕春华,李娜,张洪美.民办高校教师职业怠倦成因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7,07:142-143.
[4]张红.平衡计分卡原理下甘肃省民办高校教师绩效激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9,06:94-98.
[5]刘燕.民办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7:55-57.
作者简介:杨小凤(1976.10.),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项目: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南宁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1B172,项目负责人:杨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