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印本平台是开放获取和科学交流的重要媒介组织。分析国外预印本平台的建设历程有助于中国预印本平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本研究回顾了国外预印本平台建设的历史图景,将其总结为前时代、雏形期、完善期、扩张期、繁荣期等五个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国外预印本平台逐渐形成了外部合作性强、平台影响力强、独立程度高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议中国预印本平台强化与期刊之间的学术资源合作,同时将引资与开发相结合,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提高科研服务力和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预印本 预印本平台 开放存取 学术出版 科技期刊
作为开放获取背景下学术传播重要渠道的预印本平台,被学界赋予了对抗学术垄断、实现学术自由的重要使命。预印本平台的出现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学术出版模式,更实现了科研工作者开放同行评议的愿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预印本平台天然的即时性为学术出版与传播提供了便利,为推动科研进展和解决社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预印本平台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成熟,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期刊出版商强行设置出版壁垒,使预印本平台的发展屡次受挫。经历多次交锋与博弈,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商最终达成了妥协,并形成了合作共享科研成果的出版机制,为科研人员的科学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本研究旨在梳理国外预印本平台从诞生到成熟的发展历史,试图勾勒预印本平台演变的进程。这对于中国发展以预印本平台为载体的学术交流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预印本平台的建设历程
(一)缘起:预印本平台的前时代(1945—196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科学信息的传播系统造成了破坏(诸多学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状态)。出版发行学术论文面临挑战。1945年,为了避免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印前交换”(preprint exchange)模式。而后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采纳了该模式,并建立了医学科学信息交换所(Medical Sciences Information Exchange)。该交换所试图代表美国学界将印前交换模式制度化。但是,由于该模式默认了未经审查的学术论文可以绕过期刊发表,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受到了许多资深科研工作者的反对Phelpsrh R H, Herling J P. Alternatives to the Scientific Periodical: A Report and Bibliography,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80187, 1959-11-19.。
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学术出版业踏入繁荣阶段。以期刊为主导的学术出版模式日渐无法满足学界对科学信息出版传播速度的需求。1950年,比利时粒子物理学家莱昂·罗森菲尔德(Leon Rosenfeld)批评科技期刊带来了研究成果的泛滥,其同行评议模式使许多新兴研究淹没在洪流之中。他观察到越来越多的物理学者愿意使用预印本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并预判期刊可能失去其出版传播的重要功能Beaverd P. Collaboration in an Invisible College.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21, no.11, 1966. p. 1011.。195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主办的国际科学信息会议召开。在长达1600页的研究报告中,预印本被多次提及,表明了其已备受学界关注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wo Volumes.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59. p.156.。
(二)争议:预印本平台的雏形期(1961—1970年)
在1940年至1960年的二十年间,预印本多是科学个体之间的分散式交流,不具有集中性。1960年后,生物学领域一项名为信息交换小组的实验则打开了预印本平台化发展的路径,为预印本平台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196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成立了医学信息交换小组。该小组的功能在于复制和保存科研人员提交后的预印本,并以邮寄形式分发给加入了该小组的成员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oposed Creation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Groups Serviced by an Exchange Center, http://libgallery.cshl.edu/archive/files/35f488909b1283140a5c8b6e2d53e029.jpg, 2020-07-20.。到1965年底,来自46个不同国家的3663名研究人员参与其中,邮寄了2561种不同的预印本,同时还创建了另外5个信息交换小组Heenan W F, Weeks D C. Informal Communication among Scientists: A Study of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Group Program (Part I), http://www.dtic.mil/dtic/tr/fulltext/u2/726650.pdf,2020-07-23.。
然而,由于以科研工作者为主导的学术交流机制将学术期刊排除在外,信息交换小组很快遭到了期刊出版商的强烈反对。1966年5月,《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发表了一篇题为《期刊过时了吗?》(Is Journal Publication Obsolescent?)的社論,该期刊编辑提醒科研工作者应努力提升论文质量,而不是借预印本迅速出版成果Dray S. Information Exchange Group No. 5. Science, no.153, 1966. p.694-695.。《自然》(Nature)紧随其后刊发了一则社论,其认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应当把花在信息交换小组上的资金转投到商业期刊方面,以扶持商业期刊产出更具完整性、系统性、规范性的论文Pasternak S. Is Journal Publication Obsolescent. Physics Today, vol.38, no.5, 1966. p.38-43.。9月,《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杂志》宣布决不接收任何以预印本形式发表过的文章Thorpe W V. Biological Journals and Exchange Groups. Nature, no.156, 1967. p.547-548.。在巨大的压力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不得不选择关闭信息交换小组。
虽该小组以失败告终,但为后续预印本平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Confrey E A. Information Exchange Groups to be discontinued. Science, no.154, 1966. p.843.。冷泉港实验室的档案显示,信息交换小组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员来自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主要来自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同时还包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人员Green D. Death of an Experiment.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no.65, 1967. p.82-88.。在信息交换小组被封杀后,包括《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均明确表示不能接收以预印本形式发表的文章,并形成了控制医学学术内容发布的英杰芬格规则Anonymous. Secret Colleges End. Nature, no.212, 1966. p.865-866.Anonymous. Information Exchang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o.276, 1967. p.238-239.。
(三)破局:預印本平台的完善期(1970—1991年)
1970年后,电子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为快速共享学术成果提供了可能Mccarthy M J. The Historian and Electronic Research: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History Microcomputer Review, no.9, 1993. p.29-46.。1974年,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高能物理信息检索系统(SPIRESHEP)投入使用。到1975年,该中心图书馆平均每周接收到约70份预印本。同一时期,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NRAO)组织了一项每周整理各个机构预印本清单的项目。该项目后被称之为“RAPsheet”Addis L. Brief and Biased History of Preprint and Database Activities at the SLAC Library: 1962-1994, https://www.slac.stanford.edu/spires/papers/history.html, 2002-01-26.。
20世纪80年代,预印本成为了美国科研工作者共享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当时一项针对美国科技期刊使用情况的研究表明,有大约一半的科研工作者正在使用预印本进行学术交流Martin S. Preprint Listing Service “Rapsheet” and “Unrapsheet”.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Newsletter, no.2, 1981. p.41.。1985年,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数据库系统开发了名为“QSPIRES”的程序,该程序允许物理学家使用电子邮件搜索预印本数据库。这使得科研工作者能即时检索到特定作者或机构的所有论文,或著作被引用的频率O’Connell H B. Physicists Thriving with Paperless Publishing, https://www.osti.gov/biblio/753289/, 2000-02-03.。
1991年,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的研究人员金斯帕格(Ginsparg)在NeXT计算机上建立了第一个全自动电子邮件存储库。该存储库因规模较大,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的资助,并更名为“arXiv”Gastel B. From the Los Alamos Preprint Archive to the arXiv: An Interview with Paul Ginsparg. Science Editor, vol.25, no.2, 2002. p.42-43.。“arXiv”的正式创立标志着国外第一个预印本平台诞生侯志江:《arXiv预印本服务研究及启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年第2期。。
(四)起舞:预印本平台的扩张期(1992—2012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商业软件出版繁荣。在此背景下,号召“自由、开放、合作、共享”的开放科学运动日益兴盛Ross J S, Krumholz H M. Ushering in a New Era of Open Science Through Data Sharing: The Wall Must Come Dow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vol.309, no.13, 2013. p.1355-1356.。开放科学运动包含了自由软件及开源软件运动、开放存取运动以及开放数据运动等一系列推动科学开放获取与交流的实践唐义、肖希明:《开放科学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情报资料工作》2013年第5期。。预印本平台自发布、自传播的功能恰好迎合了开放科学运动的取向,加之其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功运营,激发了计算机科学、图书馆学等学科人员的学术交流需求。一批专业属性较强的预印本平台随后相继创立。如表1所示,徐佳宁的研究发现21世纪初国外预印本平台的总数超过100个,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挪威、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均创建了本国的预印本平台徐佳宁:《国际电子预印本发展现状实证研究》,《图书馆建设》2010年第10期。。这些预印本平台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分属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图书馆学等。
预印本平台在扩张的同时,期刊出版商也感受到了这种新颖的出版形式势不可挡。2005年3月,《自然》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然〉尊重预印本服务》(Nature respects preprint servers)的社论,以澄清关于《自然》不接受预印本的流言Anonymous. Nature Respects Preprint Servers. Nature, no.257, 2005. p.434.。2007年,为了对抗日益增长的预印本平台,《自然》主动创建了名为“Nature Precedings”的预印本平台,试图夺回期刊运营预印本服务的主动权。事实上,期刊主动介入预印本服务是其走向开放获取的重要一步,但是在当时许多科研人员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对“Nature Precedings”等新预印本平台的使用意愿并不强。因此“Nature Precedings”在运营5年后黯然退出市场Anonymous. About Precedings, https://www.nature.com/npre/about, 2020-07-25.。不过,期刊的主动介入让传统预印本平台运营商感受到了威胁,如何达成一种“共赢”的商业模式成为了他们思考的方向。
(五)合作:预印本平台的繁荣期(2013年至今)
2013年后,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社交媒体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富有交互性、即时性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预印本平台的功能开发。2013年11月,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CSHL)启动了预印本平台bioRxiv。该平台主要发表生命科学预印本Anonymous. About bioRxiv, https://www.biorxiv.org/aboutbiorxiv, 2020-07-25.。与之前的预印本平台不同,bioRxiv充分借助了社交媒体的互动功能,其为每篇预印本设计了用户评论界面。投稿者只需打开自己的预印本链接,便可以看到同行对该预印本的反馈,从而获得更多专业的意见Learn J R. What bioRxiv’s First 30000 Preprints Reveal about Biologist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0199-6, 2019-01-22.。这一设计实际上是对开放性同行评议的践行,突破了期刊对同行评议的垄断,使学术交流、传播更加快速和便捷。
不仅如此,bioRxiv还借鉴了社交媒体的“博客迭代”模式。投稿者可以通过该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预印本版本,使所有用户都可以看到该篇预印本丰富与完善的过程。这一设计不仅打破了期刊出版内容“不可更改”的定律,更使学者可以抢占论文的首发权,满足了科研工作工作者的出版需求。该预印本平台在上线后被《科学》(Science)评为了十大科学突破之一Anonymous. 2017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https://vis.sciencemag.org/breakthrough2017/, 2020-07-26.。bioRxiv的成功很快引发了其他预印本平台的效仿,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創办预印本平台的热潮。与扩张期不同,此次预印本平台创办的学科更加细分,且更重视平台建设(如表2所示)。
国外预印本平台的繁荣却没有改变英杰芬格规则。预印本平台商要做的便是与期刊合作,成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bioRxiv的“双向传送模式”和ESSOAr的“一键式传输模式”被广泛借鉴。这两种合作模式调和了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商之间的矛盾,使预印本平台逐渐被纳入到科研评价体系中。2017年,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均鼓励受资助者在基金申请书中引用预印本。陈和扎克伯格基金会(ChanZuckerberg Initiative,CZI)甚至要求受资助者在论文被提交给期刊的同时发表预印本唐耕砚:《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滞策略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的医学期刊为例》,《出版科学》2020年第3期。。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预印本平台的快速共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研进展。
《柳叶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的研究表明,因能够及时传播最新信息,预印本在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可以发挥强大作用Majumder S M, Mandl D K. Early in the Epidemic: Impact of Preprints on Global Discourse about COVID-19 Transmissibility.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vol.8, no.7, 2020. p.901-908.。此外,在疫情之中,预印本平台还受到了期刊界的认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摒弃了英杰芬格规则,宣布接收在预印本平台发布的论文唐耕砚:《〈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及启示》,《医学与社会》2021年第5期。。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 Press)的新期刊则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对收到的预印本进行快速分类,并进行公开审稿和分享Anonymous. The MIT Press and UC Berkeley Launch Rapid Reviews: COVID-19, https://mitpress.mit.edu/blog/mitpressanducberkeleylaunchrapidreviewscovid-19,2020-06-29.。这进一步表明,在预印本平台的繁荣时期,其对期刊资源的整合,以及对科学评价体系的统摄力正逐渐增强。按此趋势,国外预印本平台未来可能发展成为一种资源复合型的学术交流平台。
二、国外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特点分析
(一)外部合作性强,且形成了固定协作模式
从国外预印本平台的建设历程来看,其已初具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外部合作性较强。国外预印本平台在建设初期由于合作意识较弱,与期刊之间存在强烈的利益矛盾,导致期刊出台英杰芬格规则限制其发展。为了缓解此问题,预印本平台强化了自身的外部合作性。例如bioRxiv、medRxiv等生命科学预印本平台与《微生物学》(Access Microbiology)、《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等超百本生命科学类期刊签订了合作协议bioRxiv. About bioRxiv, https://www.biorxiv.org/aboutbiorxiv, 2020-12-08.。此外,著名的创新型期刊《eLife》在2020年12月宣布未来将只审核合作预印本平台传递的论文,如作者尚未在预印本平台上发布论文,该期刊将主动为作者发布Eisen M B, Akhmanova A, Behrens T E, et al. Peer Review: Implementing a “Publish, then Review” Model of Publishing,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64910, 2020-12-01.。
其二,在合作的过程中,国外预印本平台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合作模式,其通过设计“双向传送”或“一键式传输”等模式强化与期刊的合作。前者在作者存缴预印本的同时,将稿件自动递交到期刊的投稿系统。此外作者也可选择在期刊录用前,先将稿件发布在bioRxiv上。这实现了作者、期刊、预印本平台的多方共享。后者则为作者投稿提供了“传输稿件”的选项,即稿件经过期刊编辑部初审后,采编系统会自动将稿件元数据发送给预印本平台,预印本平台接收到稿件后,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作者,并引导作者前往预印本平台继续完善信息杨硕:《预印本库与传统期刊合作的典型模式研究》,《科技与出版》2020年第7期。。例如,SSRN就通过此模式与《柳叶刀》(The Lancet)建立了深度合作,通过“一键传输模式”整合学术资源。
(二)平台影响力强,被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中
国外预印本平台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影响力较强。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布朗(Brown C)等人的研究发现,由于物理学、经济学、生物与临床医学预印本的使用率较高,相关学科均建立了权威的预印本平台,因此上述学科的预印本被引次数不断提升Brown C. The E‐Volution of Preprints in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of Physicists and Astronom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52, no.3, 2001. p.187-200.Li X M, Mike T, Kayvan K. The Role of arXiv, RePEc, SSRN and PMC in Form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sli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67, no.6, 2015. p.614-635.解贺嘉、刘筱敏:《国外预印本平台研究述评》,《科技与出版》2020年第6期。。此外,高能物理、太阳物理学、生物医学等学科的實证研究也发现,国外预印本平台上的论文能够获得更多引用,在学术圈层内的影响力较大Conroy G. Preprints Boost Article Citations and Mentions, https://www.natureindex.com/newsblog/preprintsboostarticlecitationsandmentions, 2019-07-09.。在社会影响力方面,评价论文社会影响力的关键指标Altmetrics显示,预印本平台上的论文在社交媒体的转发量、阅读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唐耕砚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发生期间,预印本平台上的论文在官方媒体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显示度唐耕砚、蔡豪:《预印本平台的舆论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反思》,《科学学研究》2021年第4期。。
国外预印本平台较高的影响力源自其在建设后期被纳入到科研评价体系中。从国外预印本平台的历程来看,其为了彰显此特点,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其一,不断扩大与期刊的合作范围,通过转移符号资本提升平台的品牌认知度;其二,积极取得科学基金的认可,使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成果强制发表在平台上,从而让自己接轨科研评价体系;其三,通过提高开放同行评议的活跃度、质量,强化学术共同体中的认同感。现阶段,国外预印本平台正在进一步强化开放同行评议的透明度,如bioRxiv等预印本平台开始允许某些期刊和独立评审服务在预印本上线的同时,公开发表对其研究内容的评估任芳言:《预印本平台bioRxiv将同时刊发论文与同行评议》,《中国科学报》2019年10月17日。。这可使预印本平台进一步提高平台影响力。
(三)独立性程度高,运营资金多为机构资助
独立性程度高是国外预印本平台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作为学界自治、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预印本平台一般不会接受商业机构的资助,同时也向学术共同体免费开放。在资金来源上,为了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国外预印本平台多是通过学术机构的资金维持运营,或援求科学基金的资助。例如bioRxiv、medRxiv等预印本平台的运营资金就来源于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科研资金支出。但学术机构属于非盈利性机构,其对于预印本平台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小,许多预印本平台面临着独立性与商业化之间的矛盾。2020年,第一个面向特定地区研究工作的预印本平台INARXIV就因为无法支付服务器的托管费用而宣布关闭辛雨:《没钱,一预印本服务器即将关闭》,《中国科学报》2020年2月16日。。同年,海洋保护领域的预印本平台MarXiv宣布停止提交论文,部分原因是数据库的托管费用过高Smriti M. Popular Preprint Servers Face Closure because of Money Troubles. Nature, vol.578, no.7795, 2020. p.349.。
为缓解独立性与商业化之间的矛盾,bioRxiv等预印本平台强化了与科技慈善基金的合作,在历经多次谈判后,其最终获得了陈和扎克伯格慈善资金的资助《论文发表慢惹急扎克伯格,资助bioRxiv为终结人类疾病》,财新网,http://china.caixin.com/2017-04-29/101084766.html, 2017年4月29日。。该资金将被用于雇员、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的支出。除了引入科技慈善基金的资助,一些预印本平台不得不通过引入大型出版商的资本,以实现规模扩张。例如SSRN为了获得更多运营资金,在2016年便被大型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收购。但是,预印本平台通过此种方式获得运营资金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有可能会蚕食其独立性的特点。SSRN在被收购后就曾引发了部分科研人员的抗议,科研人员认为大型出版商控制下的预印本平台将会被垄断,其独立性可能因此降低 徐徐:《爱思唯尔收购社会科学领域预印本服务器》,《中国科学报》2016年5月19日。。
三、国外预印本平台建设的中国启示
(一)强化学术资源合作,明确自身功能性
与国外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特点相比,中国预印本平台的外部合作性较弱。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该平台虽然早期与850本学术期刊达成了论文收录合作,但由于期刊参与意愿不强,论文收录项目仅进行到2016年。这表明中国预印本平台试图提升外部合作性,但期刊出于利益诉求,并不一定愿意参与其中。不过,由于中国预印本平台多带有官方背景(如“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国家科技图书馆联合建设;“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建设),其具有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协调能力。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这种能力可帮助中国预印本平台找到与期刊博弈的纳什不动点,从而达成非零和博弈。
本研究认为,中国预印本平台可借鉴国外预印本平台与期刊的“一键传输”等合作模式,利用自身的官方背景,与期刊达成协商。诸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可争取以主办单位牵头的方式,强化与期刊的联系,进而通过整合学术出版资源,建立一个从作者到预印本、期刊,再到读者的互动性平台。在与期刊合作的过程中,中国预印本平台应遵循中国的出版体制,探寻一种更深度、更具特色的稿件传递模式,如以官方背景作为符号资本,將平台的开放同行评议证明传送给期刊,既提升平台在科研评价中的可用性,又帮助科研工作者的论文缩短出版时滞。此外,中国预印本平台还应确定在科学交流体系的位置,明确划分与期刊的功能,厘清利益归属,避免版权纷争,建立友好型关系,推动科学交流与传播。
(二)建立评议激励制度,提升平台影响力
王凌峰、姚依楠的研究发现国内科研人员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预印本平台的认知和使用意愿很低王凌峰、姚依楠:《国内高校科研人员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认知与使用状况调查》,《图书情报导刊》2019年第4期。。这表明中国预印本平台的影响力仍然较弱。究其原因,中国的预印本平台未纳入科研评价体系,无法辅助学术共同体的职业晋升,难以取得其认同。虽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曾与国内高校合作,取得了部分高校的认可(2013年,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40多所高校把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预印本认可为符合研究生毕业、职称评定要求的论文),但由于该平台同行评议的积极性较弱,预印本发布后获得反馈的时滞较长,最终未获全面推广《网上发表论文已被全国40所高校认可》,人民网, http://edu.people.com.cn/n/2013/1011/c1053-23168662.html,2013年10月11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预印本平台无法取得高校的认可,在中国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背景下,预印本平台仍可找到媒介生态位。
从国外预印本平台建设的历程来看,其主要通过提高同行评议质量来强化平台影响。因此中国预印本平台一方面应强化同行评议的积极性,通过建立专家引入制度、青年扶持制度等方式,刺激同行评议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平台的影响力。在专家引入制度上,中国预印本平台可设计平台认证机制,给予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专家一定的身份标识,鼓励专家提供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内容。在青年扶持制度上,中国预印本平台可给予青年学者一定的物质激励和荣誉奖励,刺激其同行评议行为。另一方面,中国预印本平台可结合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中的“代表作制度”,给予高质量预印本有说服力的“代表作”证明,使平台与科研评价体系接轨。例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通过提供论文的评级证明给予作者一定的反馈。
(三)引资与开发相结合,调和商业化矛盾
中国的预印本平台由于具有官方背景,主要是以非营利性组织的性质而设立,其主管单位投入的资金相对稳定,但如要扩张规模,或增强功能建设,则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这对于中国预印本平台来说具有一定难度。一方面,社会资本的引入可能意味着运营者会丧失对平台建设的控制权。例如爱思唯尔对SSRN的收购,就将SSRN的经营权转移到了自身。另一方面,社会资本的引入可能会蚕食预印本平台的独立性。预印本平台被学界视为实现学术自由的重要渠道,如社会的商业资本介入,则可能降低其开放性,从而导致科研人员产生抵触心理。因此,预印本平台需平衡好于学术出版业而言的产业性,以及于学术共同体而言的独立性。
从国外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经验来看,首先,中国预印本平台可积极与知名科技企业合作,或者寻求科技慈善基金的资助,进而强化平台的学术服务水平,借助基金资助模式彰显自身的独立性特点。其次,中国预印本平台可主动进行盈利模式的颠覆性创新。例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通过创办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利用期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反哺预印本平台。其他中国预印本平台也可借鉴此方式平衡自身的商业性和独立性。最后,中国预印本平台还可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例如通过设计年度订阅模式向作者或图书馆等机构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或通过设置适当的付费墙,向读者收取知识服务费,以此调和独立性特点与商业化诉求之间的矛盾。
四、結语
本研究分析了国外预印本平台建设的历程,将其总结为前时代、雏形期、完善期、扩张期、繁荣期等五个阶段。在国外预印本平台的建设历程中,其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高外部合作性、高独立性、强平台影响力等特点。由于合作意愿不强、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中国预印本平台正面临发展的瓶颈,其应以史为鉴,通过整合学术资源、提升同行评议质量、强化学术服务力等,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平台特点,推动科学交流模式向更纵深、更互动的方向发展。
〔作者唐耕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2019级硕士研究生〕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nd Inspirations
from Foreign Preprint Platform Development
Tang GengyanAbstract:The preprint platforms act as an important media organization for open access and scientific exchanges.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oreign preprint platforms will help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s take that history as a mirror to guide own growth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ast development of foreign preprint platforms, and divides the process into five stages, including preexistence, inception, improvement, expansion, and boom. During this process, foreign preprint platforms have gradually taken on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enhanced cooperation with external parties, strong influence and a high degree of independence.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Chinese preprint platforms step up academic resource cooperation with journals, and also combine the attraction of investment with development to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platform functions,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 ability and academic influence.
Keywords:preprints, preprint platforms, open access, academic publis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