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迪
摘 要: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而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做实验的基础上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成为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奠基石。
关键词:想象力;生物;培养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天赋,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力。在康德古典哲学中,想象力是指将具有鲜活性、特殊性、直接性的感性直观材料归摄在理性的概念即先验的逻辑规则下所借助的能力。简单来说,想象力不仅是一种能够对已有的事物和经验进行加工改造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出未有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正是因为有这种能力,人类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才能一直站在生物链的顶端,使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意义
想象力是能动的知识,是创造力和智慧的必要背景。这里的创造力指的就是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社会急需各种类型的人才,其中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而具备想象力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
想象力是科技创新的起点。前不久,有两条科技新闻十分引人注意:一是科技创新的“降温神器”,这是由东南大学的陈震教授课题组通过辐射制冷新技术实现的,这项技术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降温,使得地球上的热量能够以不消耗任何能源的方式释放到外太空去;二是微分几何学的两大核心猜想——“哈密尔顿—田猜想”和“偏零阶估计猜想”经过二十多年后终于获得证实,这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秀雄、王兵在国际上率先突破解决的,陈秀雄和王兵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微分几何中“里奇流”的收敛性,创新思维方法,终于证明了这两个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猜想。这两项研究都是从想象力出发,从而打开了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门。一切创新皆来源于想象,通过想象力,才能建设新的科学认知。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激发学习兴趣。在一节课中,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机,教师要联系实际进行多样化的导入,如利用直观教具、动画或视频等,对导入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在一节课的开头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提出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生物是初中新开的一门课程,不仅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而且能以新的角度去探索世界。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往往充满好奇心,教师应当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生物的动力。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对于知识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提出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有价值,此时教师一定要具备耐心,不能打击学生,要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动力。
3.不断夯实、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
想象力并不是杂乱无章、无迹可寻的,想象力是在现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加工,并升华、创新,从而产生出新的知识与经验,是一种科学的、富有逻辑的创造能力。因此,一个人拥有的知识越丰富、越扎实,他的想象力也就会越来越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夯实、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在理解、容纳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并利用多种课外素材丰富、巩固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条件。
4.通过科学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生物这门学科的实验性非常强,生物实验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分析讨论等步骤,通过规范的、科学的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实验中,由于某些原因,并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教师可以引導学生反思整个实验,对引起实验失败的多种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且为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亲自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注意捕捉学生的灵感,进行灵感训练
灵感是想象力的重要来源,是想象力的源泉。学生的灵感在课堂中表现为个性化的想法、多样化的联想和独特的思路等,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智慧的火花”,并给予肯定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灵感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大胆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灵感训练,在激发学生灵感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灵感向逻辑性、科学性方向引导,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灵感体系,使之成为学生想象力的不竭源泉。
三、结语
初中生处在智力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阶段。生物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联系密切,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关乎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关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为生物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