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园园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下,始终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所在。对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能研究和大胆尝试新方法。其中的“四度六步”法就是在这一形势下产生的新方法,该措施主要在于对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使其在快乐参与中掌握相应的数学技能和知识,实现全面提升。
关键词:四度六步;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所谓“四度”具体来说是指温度、梯度、深度、宽度这四个方面,从多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工作所需;而六步则是指温故、引新、探究、变式、尝试和提升这几大学习中需要关注的要点。这一方式主要是基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时普遍存在的兴趣与自信心下降、焦虑程度提升等特点提出的,有利于帮助其重新找回数学学习乐趣和成就感,达成数学教学目标。为此,就应在实际教学当中对应用这一措施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四度
一是温度,其目的主要在于注重对所有学生的关注度,从而保证课堂的趣味性和多彩性。在这之中教师应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确保所有学生在其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并得到相应的学习鼓励。
二是梯度,这里主要是说需要实现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有层次地展开学习。教师自身应当树立起良好的分层教学意识,将因材施教理论贯穿其中,注重教学内容、问题的梯度性,使所有学生都能从中感受自己的独特性。
三是深度,主要在于实现对教学内容深度探究,挖掘更多的知识点。教师需将某些机具挑战性的内容作为核心,使学生能深入到数学知识的本质方面,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是宽度,要将课堂和其他方面联系起来,如实现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构建极具趣味性和多彩性的问题情境,进一步强化其数学能力,从中重新树立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六步
一是温故。即在复习提问当中重点把握对上一节内容的复习,同时加强对本节内容的联系。并把温故问题设计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性内容,这一环节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也是学生认知的依据和起点,更是形成新知识的主要根基。
二是引新。即在情境引入过程中一方面从大家已有的知识经验着手,另一方面要特别指向教学目标与核心内容,同时更关键的则要保证情境本身的开放性、可研究性以及思考性,进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比如通过问题引入等方式让学生从开始就正式进入自觉学习状态[1]。例如在教授“圆”时,就可以从问题引入着手,先向大家提问“大家生活中遇到的哪些物体是圆的?”促使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当中挖掘出数学模型,从而进一步启发其思维,积极思考,并参与到后续的学习当中。教师还可以依照学生的实际回答情况进一步提出“汽车轮子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为什么不用方形、三角形、其他多边形呢?”等,尽可能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区进行分析、思考和推理,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三是探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设计好数学问题,即要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能始终和教学主题相互联系,能打开学生视野和思维,还要能进一步拓宽和拓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可参与度。即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实现合作性探究。依然以“圆”为例,实际教学时可以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大家在三分钟之内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圆形物体,先实现课堂的有效活跃,然后再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大家进行合作讨论,如“有什么方法可以画圆?具体步骤是什么?哪种方式最好?”等等。完成第二步之后,教师再提出“什么是圆心?半径是什么?同一个圆当中其半径是否相等?什么决定了圆的基本大小?”等,由学生对其进行分组讨论和分析,促使大家对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熟练掌握。为有效强化学生的掌握程度,还可以直接让每小组自己制作一张纸质的圆,并将其反复对折几次,量出折痕的长度,引导大家思考“其中有什么关于圆的规律?”促使学生实现对圆概念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当大家基本掌握了一些有关圆的相关数学知识后,则可以继续进行提问,如“圆还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与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的目的。这种探究模式,能把原本抽象的问题转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发现等,可以在强化观察与探索意识的基础上,达到提升学习兴趣的目的,帮助大家树立学习自信心。
四是变式。一方面,在变式训练中,应当与实际情况相契合,同时参考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从教材当中寻找例题,以此进行挖掘和拓展。另一方面,注重变式的梯度性,即要渐次开展,以学生认知特点为核心,确定出初步练习、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三个基本过程。此外,还应和知识的本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有所得,实现思维发展,提升数学能力。
五是尝试。首先,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注重层次性;其次,要能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实现知识网络构建;最后,要及时针对学生的练习效果进行讲解和评定,帮助其及时克服和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
六是提升。可适当通过课堂小结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给其支出相应的思路方法,实现知识归纳,确保其最终能够有所悟、有所得、有所感。
三、结束语
四度六步法中的四度是一种价值引领以及课堂教学的基本境界,而六步则是达到价值追求及教学境界的重要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和教师实现共同进步,营造出丰富多彩、极具活力的课堂模式。实际开展时应当在充分把握四度的基础上,始终以六步为核心教学流程,明确各步骤的实际要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枬.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精彩课堂——对戴启猛初中数学"四度六步教学法"的评析[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20,000(002):28-30.
[2]牛生海.淺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国际教育论坛,2020,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