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笑萍 汪艳红
本期语文主题学习专栏选编了二篇文章。黄石市武汉路小学经过实践和探索,总结出“语文主题学习”的三条经验;刘芳老师则从“语文主题学习”整本书阅读示范课的感悟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呼吁“让课堂‘真一点”。
“语文主题学习”倡导围绕主题的阅读,但在实验过程中,重主题、轻阅读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如何在主题学习的大前提下突出阅读呢?黄石市武汉路小学探索出几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循序渐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主题学习”倡导大量阅读。实验之初,教师对如何实现大量阅读多少有些迷茫,再加上学生的阅读积累少、阅读速度慢,课堂上的拓展阅读很难完成,所以,学校鼓励教师先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丛书阅读。
1.利用不同时间段进行大量阅读
学校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借助主题丛书中“经典诵读”板块和校本教材,带领学生多读多诵。在经典诵读的目标上,学校着眼于兴趣阅读、文本熏陶、个人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学生可以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学校要求每个年级利用每天午会时间,落实“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自由阅读”板块,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心有所动,趣从中来。学校还倡导亲子阅读。主要方法包括,请家长配合,按照阅读要求有计划地完成教材和丛书中的“整本书阅读”,班级每周或每月评选“阅读之星”,学校学期末评选校级“读趣少年”“书香之家”。
2.先放后收,循序渐进,推进大量阅读
所谓“先放后收,循序渐进”,就是先让学生完全自由地阅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再由教师进行阅读方法、阅读规律、阅读目的等方面的指导,逐步规范学生阅读,达到阅读即收获的目的。
学校鼓励学生带自己喜欢的书籍来学校读,并且倡导学生把带来的书推荐给小组的其他学生,交换阅读。这样的图书换读,让那些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能换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在自选读、交换读后,教师将学校规定的阅读教材发放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阅读感兴趣的文章或段落,逐步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主题丛书上来。
二、指导和坚守,让主题学习有“法”可依
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1.阅读批注的指导
阅读必须动笔,是阅读的最基本要求。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学校根据实际,为学生量身定制了多种批注方法。如触情点批注,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对文本中触发自己联想或使自己动情的地方进行批注,记下自己的情感体验。再如质疑点批注,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那些自己感到困惑、怀疑乃至不认同的地方进行批注,随时记下自己的不同见解。此外,还有关键词句批注、联想点批注、补充点批注、鉴赏点批注等。
2.知识积累指导
阅读是知识积累的重要载体。学校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好词佳句,并在好句后加上自己的体会或感受,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积累就相当可观了。为了学以致用,学校还要求学生对已经读过的书籍进行反思,写出读后感,以检测学生阅读的深度。
学校给每名学生发放一本摘记本——“采蜜集”,要求学生把自己阅读书籍的相关信息记在摘记本中。内容包括文章的类别、题目、作者、内容摘录,其中的内容摘录可以是篇、段、句、词,也可以是故事梗概。
在记录“采蜜集”的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主要记录批注内容和阅读感受。阅读感受主要包括对人物的评价、感情抒发、疑问阐发、联想和想象、比较阅读、个人见解等。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读书笔记进行评点,让学生对记录内容进行初步分类,使笔记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将来查阅和使用。
3.坚守原则——“一课一得”
为了让“语文主题学习”更有实效,学校依据“三讲”(教师集中精力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内容,讲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的原则指导学生阅读。
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学校在开展“语文主题学习”时,要求教师整合阅读资源,合理取舍內容。比如,可以整合主题丛书与其他阅读资源,对教材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要想让学生对教材、丛书有个性化的解读,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必须自己先吃透教材与丛书。无论是词语积累,还是内容把握、情感抒发等要有自己的深刻认识,做到先学生之惑而惑,先课堂之思而思,切实落实“一课一得”,即根据统编教材的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制定教学目标,找准“一课一得”的整合切入点,与主题学习丛书的篇目进行整合,完成一篇带多篇的教学。
三、探索教学模式,让主题教学有“章”可循
统编教材构建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该体系由各单元的教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拓展文章和整本书阅读构成,沟通了课内外阅读。依据此体系,学校探索出以下两种教学模式。
1.运用预习学案进行前置学习
预习是学习新课之前的准备,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学校的“创生”课堂教学模式的载体是“三案”:预习学案、课堂导学案、课后检测案。
在单元教学的实验中,学校的预习达标课是针对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预习课,也是每个单元学习的起始课。它包括认字词、读课文、知内容、提问题、查资料五部分。教师一般从二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循序渐进,由扶到放,让低年级学生逐渐学会预习。对中、高年级,学校采用自主预习任务单和导学案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单元学习之前,由教师制订预习任务单,也可由学生制订、教师指导。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自学,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互学,最后由教师进行单元预习达标检测。预习达标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互助学习的良好习惯,也能节省更多时间,保证课堂上的阅读效果。
2.探索各类课型模式,完成教材整合
学校以“创生”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进行大胆的创新探索,构建了“语文主题学习”的五个环节:前置预习、自学质疑—明确目标、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精讲点拨—总结学法、拓展阅读—布置作业、延伸课外。并确定了由1、X、N组构而成的课型:“1”是教材上一个单元的教读课文,“X”指的是主题丛书中的阅读文本,“N”是教材上一个单元的若干篇略读课文。
“1+X”模式,是“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这种模式以一篇必修教材的文章为“点”,向主题丛书的“面”上辐射,把从必修教材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多篇主题丛书文章的学习中,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运用能力。
“X+1”模式,是“反三归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由教师先选择主题丛书中与教材内容相近的文章指导学生学习,学完之后,让学生根据之前所学方法学习教材中的1篇精读课文。?
“N+X”模式,是组文阅读课。这种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学完教材中一个单元的几篇略读课文后,用所学方法再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几篇类似文章。
(作者单位:黄石市武汉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