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体验中培养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2021-10-28 05:56李国如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宪法准则法治

李国如

为解决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学而不信、知而不行”等问题,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荆州市沙市区积极探索“道德与法治一例到底深度体验”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精确筛选和精心设计的详细、完整、复杂、多角度的典型案例贯穿教学始终,并通过情境式、任务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度体验、深入剖析,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学生体验的形式分间接体验和直接体验两种。“直接体验”是组织学生到农场、工厂、超市、机关等地方去体验生产生活,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感知和感悟的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间接体验为主。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是间接体验式教学的主要方式。情境体验的方法有故事体验、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深度体验教育赋予教育者更为直观、动态的教育视角,为学生的成长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沉浸性体验,培养思辨力

沉浸性课堂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找到知识与“我”的关联,探索知识符号所代表的内容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反思和升华“我”所理解的知识,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认知水平,达到更高阶的思维发展要求。

在学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從内涵和外延的角度做如下解构:活动准则有哪几种?学生通过列举,推论根本的活动准则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宪法。宪法是你、我、他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城乡居民的根本活动准则,是汉族同胞、少数民族同胞的根本活动准则,也就是所有中国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也是少先队、共青团的根本活动准则,是消费者协会、律师协会的根本活动准则,是荆州市委市政府的根本活动准则,也就是我国所有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如此,学生找到了知识和“我”的关联,进而经过反思,做如下推论:①范冰冰是中国人,所以范冰冰要遵守中国的宪法,范冰冰违反国家税法就受到了法律的追究;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悟了“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从而建构并升华了“我”的知识。

二、层级式体验,形成调适力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留下自我感知、自我理解、自我提升的时空,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认知发展和实践体验。层级式体验教学能够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演绎或归纳,逐步走向思维的高阶水平,形成调适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讲述“平等的两层含义”时,笔者抛出如下问题:①举例说明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学生的答案非常多元,如在食堂买饭都要排队、上课听讲都不能随意讲话、回答问题都要举手、行使权利都要讲程序、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都会受到法律保护等。②举例说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学生也能轻轻松松地说出不少答案。如: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倾斜——加大扶贫支持力度,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学生中(高)考加分;体育中考男女标准不一;救护车在急救时可以走专属通道,可以闯红灯;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获得国家救济,领取低保;等等。③“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否矛盾?为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两者不矛盾,因为这是对人权的尊重,体现出对真善美的呼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连环式问题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笔者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完成了对题目的解构。前两个问题较为简单,学生答案也比较出彩,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地回答问题③,这既体现了学情的差异,又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既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又强化了对“平等”含义的理解。

三、参与型体验,提高表达力

参与型体验教学有助于解决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学而不信、知而不行等问题。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情境,留下思考的时间,满足学生表达的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表达、愿意表达、乐于表达,通过多样的表达形式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度体验。

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特别强调学生的思考。如何将学生的思考所得转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呢?笔者重构教材,把人生理解为一张考卷,在考卷上设置三道考题——一道填空题,一道辨析题,一道实践题,逐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转化为实现生命价值的具体行动规划。

填空题:人活着为了               。

辨析题:你觉得怎样的人生最有意义?

实践题:我想这样规划我的未来。

开放的填空题,让学生感受生命意义的独特美;具有探究价值的辨析题,让学生感受生命意义的人性美;回归自我的实践题,让学生感受生命意义的创造美。这样的深度体验,把课堂学习与鲜活的生命、逐渐延展的生活紧密关联,既审视过往,又服务当下,还规划未来。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达对知识、观点、问题的看法或意见,既是理解的表现,又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分组讨论时,笔者明确具体要求:轻声讨论,按序发言,记录要点并推选代表发言。有效的表达能够将被动的知识变成能力,实现从学到用的转化;充分的表达能够评价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在学生表达过程中,还能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长此以往,学科教学会逐渐转变为学科教育,学生的学科思维力、价值判断力、见解表达力、问题解决力都会得到提升。

四、迁移型体验,培育行动力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反映正确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感人事迹,其中很多事迹就发生在学生身边。教师要用好它们,唤起学生情感上的敏锐性,提升学生行为上的精细度。

2021年暑期,八(3)班学生组织开展了“情系河南洪灾同胞,奉献实中学子爱心”的义卖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设置了5个摊位,把家中闲置的书籍、玩具、字画等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进行售卖,最后卖得义款3113.5元,悉数捐赠给河南慈善总会。活动结束后,笔者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新冠疫情时湖北是重灾区,各地纷纷伸出援手,河南现在受水灾影响,我希望为河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持河南灾后重建。”有的学生说:“义卖不是玩耍,要组织好、宣传好,让别人理解你并支持你,要用正能量去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还有的学生说:“别人买我们的玩具和旧书表达了对我们的爱心和善心。正是爱的收获与付出,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安全、多彩、温暖、充满希望。”这次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感受到肩上的责任。

(作者单位:荆州市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宪法准则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