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

2021-10-28 22:26周春燕
幸福家庭 2021年11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音乐

周春燕

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将音乐与游戏结合起来,赋予抽象的音乐知识以具体的形式,促使幼儿快乐、自愿地参与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课程的强大魅力。教师合理运用游戏开展音乐课程教学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加深幼儿对音乐课程的理解,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意识到音乐活动游戏化的重要性,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音乐、欣赏音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充满探究的欲望,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将音乐活动与游戏相结合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组织音乐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降低幼儿音乐学习的难度

幼儿的年龄较小,认知基础较为浅薄,思维水平有限。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幼儿只能欣赏歌词浅显易懂、旋律简单的音乐作品。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幼儿的掌握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幼儿的学习难度。随着音乐活动游戏化的不断推进,教师将起伏的旋律、复杂的歌词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游戏中用心聆听和感悟,提高了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了幼儿音乐学习的难度。

(三)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幼儿的脑海中有着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但是他们因为教师的威严或自身的性格,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音乐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同一首歌曲能带给大家不同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活动游戏化让幼儿有了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开阔了幼儿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解答了幼儿脑海中的疑惑。

(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过于关注幼儿数学、语文等学科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忽视了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以及身心发展的状况。随着游戏化音乐活动的不断开展,教师和家长注意到音乐课程教学不仅是教授幼兒专业知识,更是对他们审美能力、品德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是实现幼儿全面化发展的关键途径。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方法

(一)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喜欢模仿身边的人或各种小动物等,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在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时,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游戏,将音乐的再创造、欣赏与表演等融合在一起,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小兔、小鸟、小鱼等动物的照片,并引导幼儿自主讨论这些小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喜欢吃哪些食物。教师可让几名幼儿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谈谈扮演感受。如扮演小鱼的幼儿在扭动身体时,感受到了大海的温暖;扮演小兔子的幼儿在蹦蹦跳跳啃胡萝卜时,体会到了生活的幸福。在分角色表演时,幼儿能进一步感受歌词“留一片绿草给小兔,留一片蓝天给小鸟,留一片清泉给小鱼……”的含义,他们会在演唱时融入更多的个人情感,真正唱出自己的心声,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游戏开展音乐教学,能引导幼儿走进歌曲所描绘的世界中,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产生更多的共鸣,进而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趣味游戏

幼儿对音乐的感知与探索是以趣味性为前提的。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增加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学习歌曲《小小粉刷匠》时,课程标准要求幼儿理解歌词,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现出粉刷匠工作时的快乐,并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动作,体会劳动带给人们的欢乐情绪。幼儿喜欢拿着颜料笔到处涂鸦,家里的墙壁、地板,幼儿园建构区的纸箱、纸盒等都是他们创作的主场所。教师可以组织趣味游戏,为幼儿创设森林里小熊搬新家的情境,让幼儿帮小熊把房子粉刷得漂亮一些。有的幼儿说要来回刷,有的幼儿说要上下刷……在畅所欲言中,幼儿的心情愉悦、兴致高涨。此时,教师可以引入音乐歌词的教学,让幼儿在聆听歌曲旋律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能在多次聆听后跟着哼唱。为加深幼儿对音乐歌词的理解与记忆,教师还可为每名幼儿准备小围裙、工作帽、粉刷桶和小刷子等,并以大纸箱作为小房子,让幼儿边歌唱边粉刷,通过实际劳动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意识到劳动带给生活的美好,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歌曲的主旨。教师通过组织趣味游戏开展音乐教学能增添幼儿学习的乐趣,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

(三)竞技游戏

幼儿有着无穷的潜力和强烈的好胜心,竞技类游戏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开展音乐教学,提高幼儿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歌曲《谁是小熊》时,课程标准要求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教师可以组织抢椅子的竞技类游戏,即幼儿围着椅子转圈,一边听音乐一边顺时针走动,当音乐停止时,要迅速找最近的椅子坐下,没有找到座位的幼儿就是小熊。这种抢椅子游戏能让幼儿在好胜心的驱使下集中注意力,体验到音乐游戏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猫捉老鼠》时,课程标准要求幼儿感受猫抓老鼠的旋律,并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教师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猫与老鼠,抓到老鼠最多的猫以及被猫抓到次数最少的老鼠将获得胜利。这种竞技类游戏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还能提高幼儿的灵活度和敏捷度。教师通过组织竞技类游戏开展音乐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每个幼儿都积极地参与活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与表扬,让幼儿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增强幼儿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四)小组游戏

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经常关注到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就忽视了歌词的含义;关注到歌词,又会忽视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游戏,将全班幼儿合理分组,让幼儿通过分工合作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取长补短,查漏补缺。

例如,在学习歌曲《小狗抬轿》时,课程标准要求幼儿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诙谐、幽默的特色,并能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模拟抬轿子的过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老虎、小狗头饰、扇子以及椅子布置成的花轿等材料,让有的幼儿扮演老虎,有的幼儿扮演抬轿子的小狗,有的幼儿负责喊号子、唱歌等,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下,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教师通过组织小组游戏开展音乐教学能促使幼儿敞开心扉,有助于幼儿收获更多音乐之外的知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幼儿感知周围世界的主要途径。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时,要从音乐作品的背景、旋律、节奏以及歌词等入手,将音乐作品与游戏有效结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幼儿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让音乐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通市江海镇区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音乐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