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小班幼儿身体处于迅速发育期,肢体动作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精细动作。本文讨论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途经,为其开展提供建议。
(一)劳动教育为优秀品格的养成奠基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教育能培养幼儿荣誉感和责任感,让其了解社会规则和学会团队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劳动能培养幼儿不畏困难、持之以恒和积极向上的优秀品格。在获得劳动成果后,幼儿可以体会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激发学习探索的愿望以及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
(二)劳动教育是获得直接经验的基本途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劳动教育能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敏度,对幼儿的大脑皮质运动区产生刺激,使脑细胞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幼儿对大脑的控制和對身体的调节能力。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能获得直接经验。
(三)劳动教育是整体性教育的充分体现
《指南》提出:“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实施劳动,使劳动与教育结合、体力与脑力结合,促进幼儿脑、心、手和谐发展的活动。”劳动教育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身体、情感、心理及道德的平衡发展,充分体现幼儿的整体性教育。
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健康、语言、社会、艺术和科学五大领域共同发展及相互融合。第一,劳动教育能为幼儿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促进幼儿肌肉发育和手眼协调发展,让幼儿心情愉快,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劳动教育能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与人交流,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劳动教育能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让幼儿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帮助幼儿建立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第四,劳动教育能为幼儿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第五,劳动教育能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并创造美。
有学者指出,教师要有生活课程价值意识,要有对幼儿经验的充分把握,以提升对生活事件、生活内容、生活环节的敏感性。
(一)一日生活皆课程,唤醒劳动兴趣
《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娃娃家、生活区、动手区等活动,开展各类生活劳动游戏。例如,教师将劳动和娃娃家游戏相结合,模拟家中生活劳动场景,再现家庭劳动生活,引导小班幼儿在互动中习得劳动技能,从而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自主进餐为契机,激发劳动意识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个生活环节落实《指南》目标,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师站位,优化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指导。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宽松的氛围,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支持幼儿制订合理的规则,帮助幼儿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培养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小班幼儿自主进餐环节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勺子,独立吃饭,然后将自己的餐具放到指定位置,自己漱口擦嘴,最后为他人服务,如分发餐具、擦桌子等。
教师可以根据各班级幼儿的个性特点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和幼儿共同讨论规则,可以让幼儿自选组织形式,可以随幼儿经验的发展而变化劳动内容。
(三)光盘行动为载体,体会劳动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3~6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要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和劳动成果的尊重。”幼儿教师可以抓住“光盘行动”这一教育话题,和幼儿一起研究身边的食物,通过探讨、感知、调查、体验等活动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做一做、品一品。
小班幼儿在劳动中了解食物,在劳动中学会感恩,在劳动中懂得节制,在劳动中能初步体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耕文化。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家长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良好劳动习惯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同时收集幼儿热爱劳动的各种故事制作成微课。
笔者通过“忆童年”等活动,让家长们发现劳动可以锻炼幼儿动手、创造、合作等能力,某位家长回应:“劳动是关于传承、关于爱的表达。”笔者还在微信群分享了幼儿打鸡蛋的视频,幼儿参与劳动的热情让家长们惊叹,这也鼓舞了其他幼儿积极参与劳动。教师要直面劳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让家长了解劳动的长远意义,为家长提供多种劳动策略和指导,鼓励家长之间相互支招,改变家长们的幼儿劳动观。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家长正确认识劳动,关注幼儿正确的劳动方法,让家长转变为幼儿生活课程的陪伴者、参与者、设计者。
(四)以主题为载体,感受劳动快乐
笔者每周会定期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给孩子讲述一些爱劳动的故事,如《三只小猪》等。孩子们在故事绘本中了解劳动,在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教师要倡导家园共育,让家长在家给幼儿安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父母打扫卫生、摆放碗筷等。
小班幼儿的劳动教育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游戏、区域自主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劳动观,促进幼儿劳动意识、技能、态度、情感和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