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莹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前提。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如果过于重视教育结果,忽略幼儿的学习体验,那么幼儿可能更不愿意自主学习。户外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幼儿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重视通过户外活动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本文将探究如何在户外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户外活动为幼儿学习自然知识提供了一个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带幼儿到雪地堆雪人、打雪仗,在游戏之余,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形状,和幼儿一起探讨雪花的形成原因。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传递自然知识,幼儿能更好地接受。
户外活动范围广,幼儿能对周围環境产生更深刻的感受。例如,一次郊游活动,幼儿看到鸟、树木后,对自然有更直观的感受,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户外活动一般需要分组进行。在活动中幼儿需要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不同部分。教师可以做好引导,增强幼儿的合作交流意识。例如,在户外搭积木游戏中,教师可以安排幼儿搭建一座公园。幼儿分别搭建公园的各个部分,在公园的搭建风格方面幼儿可能会存在一些分歧,他们需要自己进行沟通,解决问题。在户外互动中,合作和交流都是由幼儿自发进行的,这会帮助幼儿成功完成任务,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教育体验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中适时地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针对幼儿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对比幼儿在室内和户外时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其次,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亲自感受幼儿的状态,让家长感受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的学习效果,从而明白户外活动对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教师和家长互相支持,分别在日常生活和课堂中引导幼儿对自然进行探索,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为幼儿户外活动探索更合适的教育方式。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安排一些户外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将画板拿到室外,让幼儿在操场观察花草树木,用心感受自然。待幼儿完成观察后,教师再安排画画任务,这样的户外绘画教学不仅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在家中,家长可以带幼儿到小区的活动场所玩耍,让幼儿学会辨别不同的天气,帮助幼儿感受自然。家长要鼓励幼儿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引导他们合作交流,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在幼儿的自主发展中,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两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例如,在组织参观海洋馆的活动中,比起向学生介绍海洋生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看见海豚和工作人员互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猜测海豚靠什么传递信息;看到鲸鱼喷水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猜测鲸鱼是通过什么方式呼吸。教师首先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求知欲,然后引导幼儿根据各种海洋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思考,最后告知幼儿答案。幼儿看到相应的景象,加深了对海洋动物的了解,学得的知识和留下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很多想法,当幼儿向教师反馈时,教师要用欣赏的态度给予幼儿肯定。正面的回复可以为幼儿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世界。例如,幼儿一起搭积木,他们会利用搭建好的积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开发新的游戏玩法,推动幼儿的自主发展。教师不能随意否定幼儿的想法,要持欣赏的目光,肯定和鼓励是幼儿进步的动力。
教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将幼儿生活和幼儿教育结合起来,从小事出发,促进幼儿自主发展。例如,幼儿园进行节日装扮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装扮;外出看见不常见的树木或者花朵时,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查找资料;看见日出、日落时,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学习地球与太阳的关系;购物时,家长可以让幼儿选择物品等。教师和家长要让幼儿参与生活,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有所不同,幼儿在室内学习时集中在一起,能及时收到教师的指令,完成相关任务。户外空间较大,幼儿容易分散开,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如因为奔跑速度过快导致碰撞。教师需要提高安全意识,活动前做好示范,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工具,在活动进行中时刻观察,保护幼儿的安全。
户外活动更考验教师的耐心,教师要照顾的地方较多。部分幼儿沉迷于自己的活动,可能会忘记教师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和幼儿进行交流,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户外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在利用户外活动进行教育时,要注意策略,保持耐心,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五星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