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干部管理评价体系建设,推动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地见效

2021-10-28 11:26马宏伟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1年9期
关键词:哈尔滨考核干部

马宏伟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客运段围绕干部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一系列积极探索,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当前干部管理评价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干部评价考核周期较长。以往哈尔滨客运段的干部评价考核主要有三种方式,即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定期考核。日常考核侧重日常表现、任务兑现和履职状态;年度考核侧重经营绩效、管理效果和工作质量,主要形式是通过日常考核结果累加分析实现;定期考核侧重德才表现、能力素质和岗位胜任度,主要是对干部在一定时间内履职作用情况的全面考评。定期考核可与聘期考核一并进行,也就是说,对干部的履职定性评价,需要等待聘期考核的结果。但是,基层站段干部聘期一般为三年,也就意味着对一名干部的履职定性评价需要等待三年,考核周期之长,给干部作用作风作为的客观评价带来极大不便。

干部评价考核标准宽泛。以往哈尔滨客运段的干部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含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在一定时间内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现实要求,更需要干部维护职工利益的勇于担当、解决复杂问题矛盾的勇于担当以及真抓实干的勇于担当,现行的干部管理评价体系就显得有些动力不足、导向作用不够。

干部评价考核受众面窄。以往哈尔滨客运段的干部评价考核程序主要是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和查阅资料。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干部评价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受主观、客观因素影响,群众的意见有时很难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关键症结在于一方面参与的群众少,无法体现群体性意见建议,另一方面是有些指标可以量化,但也有些指标无法具体体现,造成参评群众无所适从。

干部评价考核管理缺位。以往哈尔滨客运段的干部评价考核中的业绩考核,集中体现在个人述职中,自下而上的述职报告容易产生数据造假或者虚夸的问题,造成“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乱象。同时,在干部评价考核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的综合分析研判,没有因地制宜地采取条件分析、数据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去深入分析考核得分背后的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显绩与潜绩、发展成果与成本代价等情况,容易产生“平衡照顾”“轮流坐庄”等次生问题。

干部评价考核运用乏力。以往哈尔滨客运段的干部评价考核的结果运用效能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存在一定的误用、错用、滥用和不用问题,导致考核结果流于形式或走过场,考核结束后就束之高阁而得不到进一步使用,或者是对考核结果遮遮掩掩,难以形成群众监督的氛围,也就无法形成干部考核的管理闭环,更无法对干部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加强干部管理评价体系建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抓实科学设计。哈尔滨客运段成立了以段长和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干部作风作用作为评价工作领导组,对评价主体、环节流程、评价项点、评价标准和结果运用等关键环节进行细化完善,确保干部评价工作设计科学、流程规范。

凝实评价标准。哈尔滨客运段探索建立了干部评价工作模型,推动破解“干部不担当”难题;重点围绕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素质优良、创先争优等七个维度,搭建模型框架,纳入考评标准,设置考评权限。

夯实评价环节。哈尔滨客运段采取逐级评价与系统评价、领导评价与职工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组织11名领导班子成员、290名干部和783名职工代表,利用一小时左右的同一时段,按工作关联度“背对背”打分,突出组织掌握与群众民意吻合原则,动态完善项点及分值,将每名干部的作风、作用、作为量化比对;同时,为消除打分顾虑,还原真实度,评估内容只对段党政正职公开,确保客观性、公正性。

压实评价运用。哈尔滨客运段在评价考核后,通过前中后各三分之一比例排序,一对一向本人推送评价分析报告,每名干部在看到自身成绩优点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未觉察到的问题和短板,使自我感觉良好的干部有了危机感、紧迫感,让排在前面的干部有了新动力、找到新方向,形成了正向激励、负面促动相统一,实现了按照“指挥棒”跑、根据“红绿灯”走的良性循环。

加强干部管理评价体系建设的相关启示

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必须把政治担当作为首位担当,把常态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国铁集团、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在哈尔滨客运段政令畅通、落地见效作为评价标准,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政治忠诚和政治担当。

必须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通过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深入贯彻有为才有位的选人用人理念,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着力打造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必须坚持创新完善方法手段。坚持逐级评价与系统评价、领导评价与职工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月、季、年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方式,通过引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有力有效地深化干部评价考核的精准性,初步实现绩由事考、人以绩论的良性循环。

必须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必须坚持容纠并举、双向发力,对该容的大胆容错,对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同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坚持动态调整干部评价模型、评价项点,适时补充加分项点,避免产生部分干部因从严管理、敢抓敢管造成职工“报复性”减分,影响干部评价客观性、公正性的问题。实践证明,做好新时代干部评价考核工作,必须及时为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引导干部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必须确保干部评价考核走深走实。坚持以突出组织把关为原则,坚持党委会定方向、定政策、定结果,确保干部评价考核的严肃性、权威性。

(作者系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爾滨客运段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哈尔滨考核干部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静听花开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倘若,爱在哈尔滨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