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10 月,如东县人大正式揭开人大代表“问河长”工作序幕;2019 年4 月,如东县委县政府将利剑指向了“清水绿岸”提质三年行动,并赋予县人大常委会提质行动“总督查”的职责。几年来,全县1427名省、市、县、镇人大代表以及111名街道人大议政员,与1538位各级河长一道巡查河道、监督共管,连续三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逐步建立“人大代表+河长”“党政+人大+代表”的闭环工作机制,按下督查助推“清水绿岸”提质行动的“快进键”。
建制度,点对点“强督查”。“清水绿岸”提质行动的大幕开启后,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完善和下发一系列文件,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推动每项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责任体系,确保县委交办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在督查助推过程中,县人大建立起县、镇(区、街道)两级人大联动的监督助推机制,一方面通过典型引路的办法,促进各镇(区、街道)人大比学赶超,另一方面将督查助推工作融入到本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努力打造兼具实效和特色的工作亮点。
以“清水绿岸”三年攻坚任务为目标导向,组织人大代表每月巡查一次河道,及时发现问题交办落实;每月分组到各镇(区、街道)督查“清水绿岸”任务完成情况和前期交办问题落实销号情况;融合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和日常水环境随机检查,通过召开工作落实情况座谈会,建立完善“问河长”工作制度等形式,闭环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抓关键,面对面“问河长”。2018 年10 月,如东县人大率先在全省专题组织开展人大代表“问河长”工作。2020年,秉持流域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县人大在以往“问河长”的基础上增加了“问局长”,将县“河长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入被询问对象。
在督查助推过程中,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全县相关镇(区、街道)督办“问河长”“问局长”工作交办问题整改落实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对督查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再交办。
2018 年以来,县、镇(区、街道)两级人大共开展人大代表集中“问河长”活动200 余次,给每一塘水、每一条河、每一片区域进行详细“体检”。成为如东落实“河长制”工作、推进水环境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机制以及助推“清水绿岸”提质行动的有效抓手。
见成效,实打实“惠民生”。今年4 月以来,县人大通过点对点专项督查、面对面交流互动,取得了实打实的整改成效,全县水生态环境不断提质增效。2020年,在全县三条入海河道水质全面消除劣V 类的基础上,如东6 个国、省考断面中4 个达到Ⅲ类,11 个市考以上断面中9个达到Ⅲ类,优Ⅲ比例达81.82%,大大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
如东县人大在督查助推“清水绿岸”提质行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探索出了全民治水的如东路径,构建起以“河长制”为统领、以人大代表作用发挥为支点、以人大有效监督为依托的治水体系新格局。